《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一章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一章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此章名曰:人之立德。
孔子说,道不远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孔子看来,就是做人之道,而这样的道远人吗?儒家的如此立身之道是看得见的。
而老子据说之道,,是认识宇宙的世界观,是天道,是自然,是整个世界的理序。道是化生化育天地万物的混元太一,是不辞天地万物与其同根同质又不宰天地万物自性的大德妙用。人守道行道,是谓立德,立德之人,无知无欲无为。立德者,是老子对人的理想性化身。
德从何立,从道。
老子在这一章,述说了人之立德。德从道立,明道而后建德,建德而后立德。
人的明道有:上士闻道,中士闻道,下士闻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好理解,但能勤于道,行于道却不容易,有多少人能成为真正的上士闻道者呢?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是说,中士者,闻道之后,有时候能勤于道,也能行道,但有的时候就不能守道也不能行道了。这些人,什么时候“存”,什么时候“亡”呢?说的时候存,做的时候亡;无欲的时候存,有欲的时候亡;无名无利的时候存,有名有利的时候亡。
人世间,闻道者,中士最多。中士闻道,在“若存”时,能叫明道吗?当然不能;中士建德有可能吗?可能,也不可能。
下士闻道,大笑之。下士闻道后的大笑,如何理解?谁如果大笑过,自然不难理解。或觉得大道可笑,或觉得守道行道之人可笑。笑大道,认为世间根本不存在道;笑守道行道之人,觉得这些人愚昧无知,世上哪有不为利生,不为欲活的人。
下士之人,如今看来,为数甚众。老子两千多年前,竟然看到今天是一个利欲熏心的时代。
老子在说完下士后,补充了一句,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这句话先是对下士之人说的:笑吧,如果你们这些人在闻道之后,不大笑,那道就不足以是深妙玄通的大道了。同时,也是说给所有人的。下士笑道,笑守道之人,不如说,是在笑自己。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这几句话,是老子以建言之说,进一步说道之明。
关于建言,有两种说法,或认为,建言是一本书的书名,就是说,后面那三句话,是老子引用那本书里的。老子引建言之说,进一步说明道;或认为,建,应为设,老子自己为上述的上士、中士和下士之人设言立论,后面这三句话应是老子自己的话。那为什么要设言立说呢?这是一种表达方式,为强调重要意义的表达方式。
老子从明道,进道,夷道三个方面来说明真正的明道之人,是什么样的?或者说,道如何明?
明道者若昧:真正明道的人,勤道内敛,不尚机智,似庸似愚。
进道者若退:勤行大道的人,自然无为,默默修身行道,事事后其身,处处外其身,不为人先。
夷道若类:守道不二的人,其行平常自然,与众人和光同尘。
这才是真正的明道者,若昧若退若类。
明道是建德的根本,明道之人,方能建德。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
何为上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无为是上德。上德之德,若空谷,不见其德,德尽在其中。
大白者,清静修道之人,不分贵贱,不知尊卑,无上无下,这样的人,不知荣辱为何物。
广博之德,谦虚谨慎,以不足之心修道行道。
建德之人,潜移默化,不自见,不自是,若朴,若谷,若浊。
质真若素,是有德之人的独有形象。本质纯真,外表素相,敦厚。
大方无隅,这一句用比喻描绘有德之人的形象,一如广阔而又清明的空间,无边无际,没有棱角。坦然而正直,端方自然。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三句是描写上德之人,他们像大器,像大音,像大象。
像大器,上德之人经过长其的修道行道,所以晚成。
像大音,上德之人,就像巨大的声音一样,却常常不发声,无声无息。
像大象,上德之人,其形象高大无比,然后,他们常常无形无迹。
道隐无名,是说,上德人之,在明道之后,修得上德,而在他们的上德后面,大道却是无名无形无色无声,隐而不见。然而正是这无名之道,化育了人的上德。
无唯道,善贷且成。
这句话是老子,才道与德关系的总结。贷,给予。道善于给予人上德,并且,让人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