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老子为什么说“下士闻之大笑之”?“笑”有什么含义?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第一段: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第二段: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第三段: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读西方哲学史,就会对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怀有莫大的敬意,读《道德经》我们就会对老子和华夏文明生起更大的敬意。
此章老子把修道士分为三个等级,上士,中士,下士,成为以后几千年中修行传统的标准。上士对应上士道,中士对应中士道,下士对应下士道。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合成三士道,世间的学问也有初级、中级、高级,无论学习世间知识和修道的基本规律都是由浅入深,逐级提高。
但对于利根者,则不需要经过三士道的渐修,而可以顿悟。慧能是顿悟的代表,禅宗明心见性,顿悟成佛。老子这里提出的是针对普通修行人的渐修法门。十五章被称为修道士章,描绘了远古伟大修道士的修行实践和道果。
华夏文明起源极早,可以追溯到混沌氏、伏羲氏、神农氏时代。道的文化传统和德的文化传统都在华夏文明起源的最初时刻就诞生了。但道的文化传统又要早于德的文化传统。
德的文化传统是部落首领时代开始觉醒的,推举部落首领的第一条就是德行。但道的文化传统从人的意识诞生的第一刻就同时诞生,正像神话一样。神话就是道的文化传统的人文表达形式之一,神话人物都是道的化现。
因此,修道运动是最古老的文化行为,而且深入到民间,最早在丧葬文化中体现出来。葬礼早于婚礼,结婚生子是“私天下”时代的文化,葬礼是“公天下”时代的文化。葬礼中人必然会追问“他到里去了?”这是修道运动的第一个问题。
修道是一种最古老的文化形式,各个原始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信仰,特殊习俗,代代相传。此章经文让我们看到了古代修道团体的概况。
纵览世界多种文明,都有一群人称为修道士,他们不贪图世间利益,一生奉献给宇宙最深刻的道。他们深深探索宇宙和生命的由来和最后的归宿。根据修道的时间和实证的境界,可以分为上士、中士、下士。
上士是至少已经跟随师父学习六年以上,也许二十年三十年,而且对宇宙和生命的由来和归宿已经领会很深。中士至少跟随师父学习三年以上,有的已经超过九年。下士是跟随师父学习不到三年,还没有通过第一道考验。
细分的话,上士有三品,中士有三品,下士有三品。这样就是三道九品。但每一个修道团体的清规不同,也有分得更细的。佛教中菩萨道有十地,细分有五十二阶位。老子此处只提到了三士道。
这样的修行次第容易使修行人逐级提升,最后能够见道。这符合绝大部分修行人的根性。
此章经文分为三段。第一段经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精进不已,实修实证。闻道是闻什么道?闻“有生于无”之道。上士闻之而生欢喜心,心中疑惑顿除。有生于无,有即生即灭,无不生不灭。有生于无是《道德经》所传最精深的道,只要深切领会有生于无的妙理,则解脱可期。
从基质看,自己是什么等级?从修行所得看,自己是什么阶位?“道生之,德畜之”(五十一章),人的道性常在,皆由道所赐,因此人人都是上上之品。
佛说此身实稀有,珍贵无比。因此修行人不可自怨自艾,认为天秉不若他人。可自怨自艾者,就是自己得此难得之身,却不闻道,忘本忘根,此是最可恨处。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篇)可见孔子闻道的迫切心情。故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闻道百,不如行道一,行道才是修道士。闻道不行,只是世间知识,最多获得多闻的称号。
上士者,已经开始悟入诸法实相,心逐步与道相应,见万物皆从无生,不惊不骇,坦然得之而喜。有生于无是无上稀有法音,闻之而悟。自己的身体得之于无,又入归与无,妙用无穷。
勤而行之。王弼注:“有志也。”行是需要大志向的,正如勇士。勤就是精进,行是修行,实修实证。此中包含二重含义。
古德常说,“闻道百,不如行道一”。老子说:“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知与守的关系就是知与行的关系。老子说:“强行者有志”,(三十三章)老子不但修行要实修实证,而且要强行,像一个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大勇士。
修道的强行者被称为“大丈夫”,就是说修道士的勇猛精进无人能比。
王阳明总结文化人的缺点就是知与守不能合一,这是儒家文化人最大的通病。自从宋代新儒学诞生以来,二程朱熹借助佛学和《道德经》思想,儒学的理论短板已经得到极大的弥补。
新儒学被称为道学或理学,都是以道和天理为大纲大本,仁义的理论基础得到有效提升。但儒家最大的短板是实修实证,几千年中充分暴露出来,王阳明龙场悟道以后对儒家(古典儒家和新儒家)决心加以改变。王阳明时期的儒家文化人不是缺乏理论辩护力,而是依然缺乏实修实证。
与古典儒家相比,新儒家的实修实证力更加低下了。名誉地位动摇着对道的热忱,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正是从老子“勤而行之”的经文中演化出来。孟子是古典儒家实修实证的代表。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志刚至大,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宇宙之间。”(公孙丑篇)后世儒家达不到孟子的境界了。
中士闻道。中士从禀赋上看,中等基质;从获得修道阶级看,闻道根基未稳固。有的继续修行,有的可能退转。对于“有生于无”的第一稀有之法,既惊喜又不肯深信。
下士闻此法音,心不契入,怪异之,故大笑。有生于无,是亘古未闻之妙理,下士不肯信此理,因为太过惊奇。佛陀悟道后三转法论,第一转是宣说四谛法,第二转是宣说十二因缘法,第三转是宣说空性法门。有生于无接近于空性法门。
据说佛陀宣说空性法门时,有不少“中士”大骇而哭泣起来,因为觉得自己的世界崩溃了。
老子深知“有生于无”的妙道是前所未有的,是第一次向修道弟子宣说,看到了上士、中士、下士弟子的不同反应,同时也确定今后如何有针对性的引导弟子实修。
下士闻之,大笑之。老子作为大宗师,知道大笑之的价值很大。一是测试弟子的悟性和修行阶位,二是只有大笑过后才能有深刻记忆,在今后的修行中不断受到有生于无的“刺激”,对生命中遇到的各种困境会用有生于无来解释。
一旦下士因为生命中的困惑而寻求有生于无的妙道的帮助,则老子宣说有生于无的价值就凸显出来。老子显然是知道大笑之过后的一系列心理反应。
对于大修行人而言,大笑也是开悟瞬间的自然反应,黄帝听说师父老龙死了,嚗然放杖而笑。但老子此句经文不是指开悟者,而是对修行弟子的考验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