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头坡脚话沧桑 说说昆明“十三坡”那些老故事

统筹 邓建华 云南网记者 张彤/文 自然 张彤 /图 编辑 自然

【编者按】

上海有外滩;杭州有西湖;成都有宽窄巷子、锦里…… 一提到昆明,你想到的是什么?昆明这座城市的地理文化地标是什么,在哪里?谁又能成为昆明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外形象中最耀眼的那一张文化名片?正在改造提升中的翠湖片区可以有这个担当,也应该有这个担当。为此,云南网本期做了一个系列策划报道——擦亮“昆明的眼睛”,以飨读者。

三山四海一丘田,有山必定就有坡”。百年老昆明“列市纵横,极为繁盛”,以坡为街名的就有13处,环山绕水,城巷起伏,这形成了昆明特有的城市格局。沧海桑田,一道道坡,它们隐于街市,藏于久远的历史之中,如今,它们在哪里?让我们重回老昆明,足踏新昆明,来找找十三坡今天的痕迹,说说十三坡久远的故事。

“深藏历史的小巷,沈官坡上崴着脚,中和巷首擦点药。圆通山被老虎追,急了跳进八大河。东寺街,西寺巷,茅厕拐拐小楼上。先生坡,贡院坡,拐个弯弯逼死坡。”老昆明人几乎都能把这首童谣哼上一两句。过去的昆明有很多街坊,每个坊之间有牌坊,起隔断的作用,而十三坡不是作为一个坡而单独存在,是街区的一部分,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

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会长、昆明市五华区政协常委郑千山介绍,十三坡是老昆明城市规划根据地理位置而形成,昆明西边是滇池,曾经的翠湖与滇池连为一体,后水位下降才让两者分离,而翠湖其余三面都是山峰,故产生了很多坡地。

城市变化太匆忙,有些日子来不及细品已变成回忆。地道的昆明人徐大爷今年已经73岁了,退休后搬来小吉坡居住,他对翠湖周边几个坡的由来如数家珍,在他的影响下,刚满8岁的小孙子也能数出好几个坡。

“翠湖周边变化太大了,还记得小时候我们经常来翠湖玩,遇上湖水干涸的时候,徒手就能抓到一条肥硕的大鱼,抱着战利品与小伙伴在周边的街巷穿梭,上坡下坡脚底有风火轮一样,那段日子简单又很快乐。”

2017年3月,昆明市关于《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发布让翠湖这个话题再次变为昆明人的热点高频词,不仅是因为翠湖是昆明的眼睛,数百年来在翠湖周边发生的故事让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变得有底蕴、也更加厚重。

在首批公布整治提升名单中,沈官坡和先生坡首当其中。说起沈官坡,它位于原先武成路中和巷的北段,即桑梓巷口至翠湖南路,地形是南北走向,南高而北低。外来客只知道坡脚有个著名的“石屏会馆”饭店,不知沈官坡。

郑千山介绍,沈官坡的由来传说与沈万三有关。所谓“沈官”即沈万三,是元末明初江南第一富家,坊间流传他有一个聚宝盆,不管将什么东西放在盆内,都能变成珍宝,由此可看出他财富之丰硕,生财技巧之高超,但他却也因巨富最终被发配云南。

有人说他来到云南后继续经商,利用茶马古道,将江南一带的特产运到云南,甚至进入西藏、缅甸、印度等地;还有人说丽江纳西乐中的“昆曲”元素也和沈万三有关。坊间关于沈万三的传说太多,无从考究,但昆明人为了纪念他,把他曾经居住的地方命名为沈官坡。

当年“走西头”商帮为方便石屏县读书人、商人在昆行动而建,后石屏商帮世家袁德洋的儿子袁嘉谷一举考取考取了经济特科一等第一名,成为1300年的科举历史上云南惟一的状元,弥补了“云南不点状元”的空白,袁嘉谷也曾主持对石屏会馆进行修缮。

袁嘉谷在昆旧居位于小吉坡坡脚与翠湖北路相交处。郑千山介绍,小吉坡北至文林街,长87米,北高南低。明末清初时期,小吉坡还是一片荒坡,清代以后,官吏士绅纷纷在此顺坡建房成巷,以佳言吉语取名小吉坡。

小吉坡现在已不复往日光景,两侧都是居民楼,中段西侧是昆明市教研科学研究院,东侧居民楼中间是周忠岳旧居,他曾参加光绪二十九年(1903)应癸卯科乡试,中第一名,称解元,后出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长。

古代书生奋笔苦读十余载,通过层层考试考取功名,贡院便是龙门一跃的必经路。从袁嘉谷故居向前百米,便是明清两代云南的贡院,现云南大学的校址,即全省进行科举考试的总考场。据《景泰云南图经·新建云南贡院记》记载,云南的科举考试,原先是借学堂或郡府举行的,到明朝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才单独修建贡院,地点在城中“长春观”旁,建院那一年的“乡试”,考中者达55名,是云南开科取士以来最多的一年。

“此贡院坡非彼贡院坡”,郑千山说,因云南大学扩建,曾经的贡院坡已经被圈进讯校园范围,旁边道路修建形成一个新的贡院坡,坡度减缓许多且道路扩宽了许多。

贡院坡旁百米有一坡地呈南北走向,建有许多驿馆,每逢乡试各地应试秀才多居于此,清末时这个坡脚有教书先生居住在此并设馆辅导科考秀才,所以百姓称之为先生坡。

沿着今天的华山西路北段行走,在距离马路有5米左右的距离有个小亭子,里面竖着一个碑刻——“明永历帝殉国处”纪念碑。说起十三坡,就算如今居住于昆明的外省人都能说上一二的,逼死坡能算是其一。

逼死坡,光看坡名便晓得这地方有故事。云南大学历史学、民族学教授林超民介绍,逼死坡,因明永历帝在此被逼死得名。也叫篦子坡、升平坡。南明王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榔,建年号永历,也是汉族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他称帝17年间颠沛流离,逃亡大半个中国还曾出逃缅甸。40岁那年,明永历帝被吴三桂逼得在金禅寺上吊自杀,这寺所在的坡地得名逼死坡。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以“三迤士民”的名义,在逼死坡头立“明永历帝殉国处”石碑一方。林超民说,现在永历帝纪念碑曾经在马路对面,如今移到现在的位置。

逼死坡旁一长达500米的大坡,现为昆明圆通街与青云街交会处,名叫学院坡,也称大兴坡,是李公朴先生殉难处,站在坡顶看坡脚,能清晰感受到坡度的变化,坡脚翠明园小区门口立有一块“李公朴先生殉难处”石碑。

“李公朴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林超民介绍,1946年6月底,民主同盟和各界人士在昆明发起万人签名运动,要求和平。南京国民政府密令“中共蓄意叛乱,民盟甘心从乱,际此紧急时期,对于该等奸党分子,于必要时得宜处置”。

昆明警备总司令霍揆彰奉令后,拟定了逮捕、暗杀民盟负责人的名单。李公朴被列为第一名,闻一多为第二名。7月11日晚,李公朴和夫人在外出归途中,在青云街大兴坡遭国民党特务暗杀。

7月5日,西南联大教授、民盟中央执行委员兼云南省支部常委闻一多在云南大学至公堂举行的李公朴先生死难经过报告会上发表讲演。闻一多先生在返回西仓坡教职员宿舍途中,于宿舍大门东侧的马路上,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殉难,成为震惊中国、轰动世界的“李闻”事件。

“这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从而引发对蒋介石政权的反对,同时这件事情也让国军对蒋介石政权也失去了信念,如此惨无人道,没有人权,直至今日都令人扼腕。”林超民至今谈起仍义愤填膺。

闻一多在西仓坡的故居已经消失在城市改造过程中,目前保留有一面墙,建有一座凉亭,及“闻一多殉难处纪念碑”和文保单位所立的文保提示牌。“因闻一多不仅在西南联大教学以及在一个中学代课,他曾留学美国学习艺术相关,回国后喜好绘画、速写,还会制作印章,当时很多人慕名请他制作印章,所以纪念碑上,还有关于其制印的记载。”

西仓坡因清道光八年(1828年)在巷内建有太平仓,得名太平巷;以民间习称大西仓,且巷位于西高东低的坡地,故清末民间称之为西仓坡。想必老一辈人都有深刻记忆,解放前,每当闹“米荒”之时,政府便在几个固定地点售卖廉价米,西仓坡便是其中之一。

另外一处粮仓则为北仓坡,靠近旧时的北城门现北门街中段通圆通山麓螺翠山庄一条,西起北门中街,长380米。

北仓坡上一号门牌的郑庄,是民族资本家郑一斋先生的住宅。当年郑受抗日战争的影响,结交并资助了不少民主人士和共产党员,其中包括李公朴先生1941年来到昆明工作时的活动的经费,以及创办著名的“北门书屋”,就得到过郑老先生的经济支援。

1942年李公朴先生迁居于坡脚的北门书屋,在昆明经销三联书店、华侨书店、上海图书杂志公司等出版的进步文化书刊。1946年李公朴闻一多相继被害后,书屋被迫关闭,今房屋基本保持原貌,现今被围挡物遮盖正在修缮。

位于圆通山西南麓,因与北门街相交呈“丁”字形,云南大学正门东侧就形成了丁字坡,从而也被叫作丁字坡。长120米,宽3.5米。清代,百米丁字坡就是一条从贡院通往北城门由青石板铺成石级的坡路。

“原来丁字坡又窄又滑,骑车上不去,下坡不小心还会摔得青一块紫一块。”住在丁字坡旁边居民楼的郭女士回忆。那时,坡两边各有一条推自行车上下的便道,从未见人骑上去过,是昆明人难以“冲”到顶的大坡,现在经过修整平缓了些许。

丁字坡在清时,科考学子们通过这条泥泞石板路前往翠湖边吟诗作对,至民国时期,附近又住过不少仁人志士,如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朱自清,唐继尧之子唐筱蓂的“唐家花园”等,很多小楼曾经是民盟、西南联大和云大等领导人开展抗日民族运动的集会处。

在青年路中段连接华山南路处有一个坡,是一条昆明的老街道,坡上有中共云南地下党的建党旧址,是云南革命火种的发源地,旧址里设有建党纪念馆,成为对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巷子和周边的街道形状就像一副牛角,因而得名牛角坡。如今,坡的两侧仍是老居民楼居多,生活气息浓厚。

在坡脚开了一家小商店的老住户笑言,牛角坡后来被当地人普遍叫作节孝巷。传说晚清年间,牛角坡里寡居一位姜姓妇人,曾收养了一个遗弃的盲婴,两人相依为命。老母病故后,这个孝子乞讨葬母,感动邻里,坡头还曾有“节孝”牌坊,所以改名为“节孝巷”。

“竭尽忠诚,为国捐躯”,历朝历代都有这么一批忠勇义士,昆明亦然。老昆明的“尽忠寺”是为祭祀阵亡官兵,缅怀历代英烈而建。该寺地处翠湖南面,是个山坡,后有居民在此建屋筑舍,逐渐形成居民区,坡道也因尽忠寺而命名为“尽忠寺坡”。

郑千山说,尽忠寺闻名与云南重九起义功臣黄毓英有关,为感念他的功绩及对民国革命的贡献,云南军政府给予他崇高荣誉,追谥为“武毅公”。蔡锷将军也亲自撰写“黄武毅公墓志铭”,孙中山先生提书赠予“乾坤正气”匾额,并将他葬于圆通山南麓。人们将“尽忠寺”改为“黄武毅公祠”,简称“黄公祠”,如今旧貌已改。

永宁宫坡,顾名思义就是永宁宫前的坡。永宁宫是明清时期供奉岳飞的宫殿,不过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因其旧址就在现在大德寺双塔一带,也就是现在大德寺双塔前的坡。

相传,大德寺双塔前本有大、小绿水河,塔水相映生辉,固有“绿映双塔”的美誉。这曾为老昆明人熟知的“昆明十景”之一,现在双塔还在,但大小绿水河已不复存在。

一条条街道上坡下坡,从古走到今,有的尚还能觅到一丝半点的痕迹,一些坡则早已湮没于历史的尘烟中消逝了踪迹,今天也再难觅其踪迹。比如熟皮坡。

据说,它曾位于人民中路,象眼街至兴华街一带,元朝时期,这条路上长满了涂杉树,被人们砍来使用,坡上堆满了剥下来的树皮,就被人们叫做树皮坡。清朝时期,这一带有许多手工制皮作坊制革作坊,将生皮鞣制为熟皮,于是演变成熟皮坡,如今,熟皮坡早已完全消失于历史的变迁中。

今年8月,昆明翠湖历史文化片区整治提升工作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此次整治提升工作,主要思路为突出体现和彰显昆明乃至云南的历史文化,同时体现时尚元素,让翠湖的历史文化、近代文化、时尚文化有机融合、交相辉映。

“什么时候昆明的翠湖能够像杭州的西湖那样,就成功了。”郑千山说,未来的翠湖文化提升改造首先会在外观上有一些大动作,包括拆除一些不协调的餐厅、省文联改造项目等,今后翠湖片区的自然环境会得到大大的提升。其次,秉持尊重历史文化的前提,将一些街巷保留了旧时的称呼,其中就包括洪化桥、十三坡等,以此来体现翠湖深厚的文化,未来将会对九坡街面建筑进行立面改造提升。

他提出,历史文化的提升要有相应的文艺载体,下半年他计划正式提交一份有关于十三坡改造的提案,在十三坡当中进一步以合适的载体包括诗文、诗碑、碑文这等方式很雅驯、有文采的来体现这段历史,把街道每个坡以合适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果条件允许,我建议出一系列丛书,图文并茂讲述整个翠湖周边的历史故事,让翠湖文化成为一个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编辑:张潇予

(0)

相关推荐

  • 你有多久,没有回家陪伴父母了?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又是一年的深秋季,九九重阳又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这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节日,从彼时的祈福,祈长寿,逐渐演变成为祝福老人的节日. 今天的昆 ...

  • 冬日的昆明翠湖

    难得今天上午天气摆脱了前段时间反常的阴霾寒冷,天晴得很蓝,很清澈,间杂些洁白的薄纱一样的云缀在上面.而工作又不至于太紧张,于是一个人不紧不慢地望翠湖的方向走过去. 距离住处并不是太远,虽然多绕了些路. ...

  • 185 云南-翠湖

    海鸥,最常见的海鸟.候鸟,体长38-44厘米,翼展106-125厘米,体重300-500克,寿命约24年. 昆明的海鸥叫做红嘴鸥,每年的10月3日-11月3日,来自北西伯利亚,经贝加尔湖穿越俄罗斯和大 ...

  • CityWalk·昆明 | 用脚步丈量翠湖的周长

    · · · 发现身边的美 · · · Citywalk是一个最先兴起于欧洲的名词,意为城市行走,用脚步发现身边的美丽!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走出家门,在熟悉的城市里,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你将会在生活多年的城 ...

  • 昆明的街昆明的巷:尽忠寺坡(老昆明“十三坡”之一)

    北起翠湖南路东段西侧,南接黄公东街和登华街.53米长,3.4米宽,南北走向,南高而北低,路面为大青石铺就 .因清嘉庆年间在其坡顶建有主祀关圣帝的尽忠寺而得名.是当时十三个坡中最长的坡. 一.尽忠寺坡祭 ...

  • “DV看陵水”新村疍家:南海来风话沧桑

    在琼岛的东岸之滨--陵水黎族自治县,散落着一个个美丽的海湾和岛屿.此地因自古盛产久负盛名的南珠,且坐拥景色瑰美的三岛三湾等优质旅游资源,被赋予了 珍珠海岸的美称.传说中,是海中鲛人哭泣的泪水,凝结成了 ...

  • 自摄自话(第五十三周-2020终)

    戴上口罩和脱光衣服 一个遮了面目 一个剥了身份 再硬的顽石 也敌不过一场大病 把心蚀空 奔波的旅人呀 一身的羁重 都装进了行囊 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破土而出 进入到明天的食物链中 (2020.12. ...

  • 自摄自话(第四十三周)

    仰望雁鹄如弹丸 雁鹄视我行如蚁 一对视眼中难容大物 用银针刺痛了夜 星光微微一颤 落下许愿的那颗 名差关公一口神气 身比钟馗缺点鬼样 只好留副衣冠 争慕处士好妻子 城外星火已不夜 惊了云中鹤 同在尘世 ...

  • 玄武湖烟雨话沧桑

    玄武湖烟雨话沧桑 图文:周春天 在玄武湖畔住了二十来年,已然对它有了一种深深的眷恋.眷恋它紫金山东来的紫气,眷恋它夕阳西下的余晖,眷恋它灵动的湖水,更眷恋它梦幻般的烟雨. 玄武湖的烟雨啊,总让我如痴如 ...

  • 书山课海话沧桑 慥慥

    书山课海话沧桑 慥慥 高小毕业照有寄 文/孙虎 五十六年前,回眸一瞬间. 张张童稚脸,片片艳阳天. 抱负飞云外,扶摇越险关. 夕阳还美丽,盛世赋新篇.   盛世赋新篇. 儿童节有寄 文/孙虎  美丽韶 ...

  • 曾府侯门话沧桑

    富厚堂 白玉堂 曾府侯门话沧桑 张效雄 最近一些年,去双峰县曾国藩故居的游人趋之若鹜.我也不能免俗,20年前去过一次,这次五一长假,又陪太太去了一次. 去曾国藩故居,一般人去的是富厚堂,那一大片黑压压 ...

  • 《满庭芳苑》(390期)但爱开轩邀友醉,闲谈物外话沧桑

    本期作者: 刘文渊  陈旭榜 陈志生  季伟生  郑慎德  李为民  沈扬  吴平  毛毅  范志曾  郭通海  郑相豪  王济迅  黄亚青  马安田  耿万华  宋佑玉  唐昌棕  李满  赵洪军 ...

  • 《逸趣横生笔 丹青话沧桑》勤军山水

    <逸趣横生笔 丹青话沧桑>勤军山水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