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家画钟馗

齐白石《钟进士醉酒图》

钟馗是家喻户晓的捉鬼英雄

沟通了天、地、人三界,

奔走于人、鬼、神之间,

是一位非常特别的神祗人物。

钟馗,姓钟名馗字正南,是中国传统道教诸神中唯一的万应之神,要福得福,要财得财,有求必应。

钟馗生得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

钟馗的诞生
源于唐玄宗的一个梦

唐 吴道子 《钟馗抉目图》

这个人物名声很大,除了源于他除鬼驱邪的能耐之外,他的神奇来历大概也是很重要的因素。钟馗这个人物的诞生,只是源于唐玄宗的一个梦。

开元年间,有几日唐玄宗总是感觉身体不舒服,找来太医诊治,也不见什么起色。一天晚上,唐玄宗做了个梦,梦见一大一小两个鬼绕着大殿跑来跑去,大鬼抓住了小鬼,挖了小鬼的双眼,撕巴撕巴几口便装进了肚子。

梦里的唐玄中打量着这个生猛的大鬼,看他戴着一顶歪歪扭扭的帽子,穿着一件蓝袍子,还露着一只臂膀,络腮胡子铁丝一般支支扎扎。玄宗战战兢兢的问:“你是什么人呀?”大鬼言道:“我叫钟馗,考武举没中。发誓要替陛下铲尽人间妖孽恶鬼。”

玄宗醒来之后,病就好了,而且还更健壮。玄宗找来画圣吴道子,将梦中所见讲给了吴道子,要吴道子画出来梦中的钟馗。听完皇上的讲述,吴道子感觉这钟馗似乎就在眼前一般,没过一会儿,便画了出来。玄宗看后大呼画得极像,就像与自己一同在梦中见过似的。

以上的故事最早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补笔谈》。由此,这个来自于皇帝一个梦的人物,便走进了中国百姓的生活中。

钟馗画发展的三个高峰
唐朝、五代到南北朝、元到清末民初

吴道子(款) 钟馗

唐朝悠悠数百年间,宫廷画家及民间艺人,都以吴氏的“钟馗样”作为摹本。就这样,钟馗、钟馗画、钟馗信仰,经过史家附会、民间造神、皇帝梦呓、画圣神笔,而盛传千古、历久不衰。

宋 龚开 《中山出游图》

钟馗画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是五代到南北朝时期随着李唐王朝的覆亡和绘事的不断发展,吴道子的“钟馗样”画风已渐被打破。五代黄筌对人物动作神韵的理解十分考究,既表现了对前人画迹的珍重,也突破了吴道子“钟馗样”的束缚,树立了自家风貌。

梁楷(款)《钟馗图》

同时代的画家王道求、周文矩,宋代的石恪、蒲生、孙知微、李公辚、梁楷、龚开、颜辉等人都对钟馗画情有独钟,他们不仅改革发展了钟馗画的表现技法,还大大丰富了钟馗画题材和内容。如王道求的《挟鬼钟馗图》、周文矩的《钟馗氏小妹图》、李公辚《钟馗嫁妹》、梁楷《簪花钟馗图》、龚开《钟山出游图》、颜辉《钟馗出猎图》等等。

溥儒 钟馗嫁妹(局部)

他们笔下的钟馗不仅限于捉鬼的情节,而扩展到了钟馗的家事和生活方面,钟馗形象从此被生活化、现实化了,也由“神性”到“人性”化了。换言之,离老百姓的希冀更贴近了,更可亲、可敬了。

任颐 《钟馗读书图》

元代到清末民初,为钟馗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可概括为“寄情寓意”阶段。

元 颜辉 钟馗

此间600余年,漫长的封建社会逐渐衰亡,社会长期处于动荡之中,正直的文人墨客,常常惨遭文字狱的迫害,他们不得不采取曲折方式抒情达意,于是钟馗画便成为他们寄寓惆怅、愤慨和希望的最佳题材。

清 《丰绥先兆图》

画中钟馗身著朱衣,左手揽镜,右手持乌帽。膝下坐小鬼,一蝙蝠翔于前。

清人郑绩在《梦幻居画学简明》中说:“画鬼神前辈名手多作之,俗眼视为奇怪,不思古人作画,并非以描摹悦事为能事,实借笔墨以写胸中怀抱耳。”

龚开《中山出游图》 元 纸本水墨 纵32.8厘米 横169.5厘米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以元初龚开《钟山出游图》为例。画的是钟馗和小妹在鬼卒使女的前呼后拥下,乘舆出游中山的热闹场面(中山即终南山),画中钟馗俨然一副悠闲的文官打扮,小妹和使女也脂粉敷面,温情惬意。与前人钟馗的刀光剑影别有一番情致。值得提及的是,画中龚开以钟馗自居,把统治者视为小鬼,借以寄寓对封建王朝的不满情绪,有积极的意义。

宋 龚开 《中山出游图》(局部)

元四家之一王蒙的《钟馗寒林图》,明朝戴进的《红品钟馗图》、钱榖《钟馗持笏图》和清诸大家如高其佩、金农、王素、黄慎、罗聘、闵贞、赵之谦、任熊、任伯年、吴昌硕等都是擅画钟馗的高手,其钟馗画作品所释放出来的意境和风格更是各有妙处。

明 戴进 钟馗

明 钱榖《午日钟馗图》

明 陈洪绶《蒲觞钟馗》

清 罗聘 《钟馗醉酒图》

到了近代如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徐燕荪、李可染的钟馗画也都是博古达今,奇葩纷呈,推动了钟馗画的发展更趋繁昌,钟馗画也成为了一个特别的画科,而对它的研究,自然也就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

溥儒 《钟馗迎福图》

张大千 《自画像钟馗》

徐悲鸿 《钟馗》 1938年作

钟馗画的与众不同
怪诞奇趣、随性写意

和其他人物画相比较,钟馗画少有一本正经、正襟危坐的姿态,多是怪诞奇趣的风貌;少有工整精绘的细笔,多是随性乱墨的写意。这样的特点,与钟馗的来源关系密切。

徐悲鸿 钟馗

来自于梦境的人物,缺少现实的写生原型,于是,打吴道子开始,便干脆用潇洒的写意之法为之。画圣定了基调,后世便传承下来。而这一画风传统,无意间为历代画家提供了一个纵情挥洒,不拘陈规的绘画平台。在钟馗画的快意笔墨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们的真性情、真个性和真想法。

溥 儒 《钟馗巡山图》

古代文人多有仕途不济、人生不顺的。怀着“天生我才”的抱负,而没有很好用武之地的,从钟馗的身上倒是可以找到一种共同的影子。

李可染 《丑钟馗图》

钟馗不可谓无能,但却无缘登科,于是,难免流露出一种玩世不恭的外在表现。这从他的衣着外貌等都能都看得出来。但是,他却并不是真的消极,还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实现着自己的价值,追求着一种更加纯粹内在的理想。

李可染 《钟馗送妹图》

所以,在历代钟馗题材画作中,有不少钟馗捧花的作品,且所捧多为梅、兰之类。而这捧花的钟馗,却往往是衣袍邋遢,虬髯四张,形象本就奇异,而这样的一个人手中,却捧着一瓶雅致高洁的花枝,更显怪诞。

张大千 钟馗戴花

程十发《钟馗捧花》

然而,正是这份怪诞,让后人看到了古代画家们(同时也是古代知识分子)的特殊的精神世界。

下面,一起来欣赏各位名家笔下的钟馗吧!

明 袁尚统《钟进士像》

明 张宏《福至天降图》

明 陈洪绶《钟馗像》

明 吴伟 钟馗

明 朱见深 钟馗

清 方熏

清 董旭

清 费丹旭

清 改琦

清 黄山寿

清 张翀《钟馗负童图》

清 佚名《丰绥先兆图》

清 金农《钟馗像》

清 黄慎《钟馗图》

清 罗聘《钟馗图》

清 王素《钟馗图》

清 任伯年《钟馗图》

清 倪墨耕《钟馗仕女图》

清 华嵒 《钟馗出游图》

清 高其佩 《钟馗像》

清 钱慧安

清 任熏

清 任颐

溥儒 《钟馗嫁妹》

徐悲鸿 钟馗

(0)

相关推荐

  • 徐悲鸿倾家荡产买下一幅画,却无偿捐献祖国,如今至少20个亿

    咱们中国的古画确实是风靡世界的,而且几千年来不知道出现了多少优秀的画家,可惜的是传世的古画确实算不上很多,而其中不少都在近代流失了出去,每每想到这里那都是心如刀割啊! 大家肯定知晓现代著名的画家徐悲鸿 ...

  • 历代名家画竹与写意竹子的画法步骤

    王绂 露梢晓滴图卷 明 明初的王绂.夏昶继承了宋元墨竹画的遗风,创作了不少精品佳作. 王绂 墨竹图轴 北京故宫院藏 王绂,字孟端,号友石生,别号九龙山人,苏州人.在他的代表作<偃竹图>中, ...

  • 历代名家画石,果然是姿态万千

    宋代是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的鼎盛时期,北宋徽宗举"花石纲",成为全国最大的藏石家.由于皇帝的倡导,达官贵族.绅商士子争相效尤.于是朝野上下,搜求奇石以供赏玩,一度成为宋代国人的时尚. ...

  • 历代名家画石皴法运用图解——明代

    石,在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以及盆景.园林等工艺美术设计中都有关涉,尤其是在山水画中,更是重要的描绘对象.神韵.风采.形态生动的石,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采石矶图 贺天健 皴法是表现山石﹑峰峦和 ...

  • 奇峰突兀 —— 历代名家画奇石(上)

    国际艺术微刊 · 最受欢迎公众号 国内外艺术名家·绘画·雕塑·书法·设计·文学·音乐 水墨醉江南 雨露 - 水墨醉江南 打开音乐 体验不一样的观赏感受! ... 陈洪绶 <米芾拜石图> 设 ...

  • 千姿百态 —— 历代名家画奇石(下)

    国际艺术微刊 · 最受欢迎公众号 国内外艺术名家·绘画·雕塑·书法·设计·文学·音乐 胡笳十八拍 中央民族乐团 - 中国纯古筝 打开音乐 体验不一样的观赏感受! ... 清金农  石图 "石 ...

  • 历代名家画“风竹”,动感十足!

    画家经纪人联盟 公众号 以下文章来源:网络 画竹, 画出"动势" 无疑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风竹的姿态.取势全在于枝叶, 枝叶要依风而倾斜, 用笔要贯气.利落,画出随风摇曳的感觉 ...

  • 花开富贵历代名家画牡丹图赏 (二)

    [花开富贵] 历代名家画牡丹图赏(二) 21 张熊 张熊,又名张熊祥,字寿甫,亦作寿父,号子祥,晚号祥翁,别号鸳湖外史,鸳湖老人,鸳湖老者,鸳鸯湖外史,西厢客.别署清河伯子,髯参军.室名银藤花馆.他生 ...

  • 又到秋深赏菊时!难得一见百幅历代名家画菊

    ▲北宋 赵昌<写生蛱蝶图>纸本设色27.7×9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朱绍宗<菊丛飞蝶图>纨扇 绢本设色 23.7×24.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明 徐霖(1462-15 ...

  • 历代名家画鹤,长寿吉祥!

    鹤是人们心中十分喜爱的吉祥之鸟,其与道家的仙学文化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期间,道家仙学更是视鹤为神仙的化身而神圣,并渗透了道家仙学的文化之中.道教认为人这个生命,经过修炼,灵魂和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