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易经残卷·遁》上古伏羲时代(草稿)
遁:亨。小利贞。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彖曰:“遁亨”, 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
文言:(原缺)
遁:退也。“小利贞”,民众们追求自己的言行要像主事的贤者那样。此乃《比·六四》:“外比于贤,以从上也。”不可比而比之,必不合矣。生搬硬套纸上谈兵,贤者必然来谏,苦劝不听,贤者必退,遁也。《论语》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遁》曰:“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严,敬畏也,以恐惧修省也。《诗经·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刚当位而应:在那个君子以朋友讲习的民主时代,若民不济,而又不听劝,贤者在没有则的情况下,势必不事小民,以高尚其事。在位的执政们也是深有同感,只缘职责所限,不便离开罢了。是以执政们不但没有为难这些逃兵,还表示支持佗们的这种逃避行为,同是难兄难弟所以彼此的交节是美好的汇聚。
浸而长也:浸,被完全浸泡在水里。人被完全浸泡在水中,佗在水里必然呆不长久。《管子》曰:“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可复” 浸而长,是说民众们的这种生搬硬套纸上谈兵的行为会给佗带来危险,可佗还在那里大义凛然地劝人照着佗的要求做。由于当时是民主时代,民众们的权力比执政的权力大,那是一个“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说吃了你就吃了你的时代,为此上难以正其下。
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文言:(原缺)
贤者前去劝谏,结果那帮东西刚愎自用,根本就不听劝,贤者见状,于是抽身离开。一旦让这位贤者离开,那帮东西的声誉势必会因此而受损,于是趁着贤者还没有去远,又把佗给弄回来了。就像小狐狸张抓似地逃命,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只差一条尾巴还没有逃出来了。遗憾的是,还没等尾巴也逃出来,就让人把这小尾巴给薅住了,愣是让人揪着这条小尾巴又给拽回去了。《易》曰:“不往何灾也?!”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
文言:(原缺)
那帮东西你让他说行,按理讲,他说的绝对可行。可惜要是让他按照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去做,他真的做不好,于是贤者前去劝谏。有道是知己莫如己,那帮东西有几斤几两,他自己还是清楚的,见到可下子来了这么一位能办事的贤者,当然不能放过,于是这位贤者就被那帮刚愎自用的东西给直接扣下了,那帮东西让贤者像牛一样去干活。贤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兴利除弊把事情办好了,结果这功劳全都归了那帮老东西,而非贤者。理由是:这是他们让贤者这样做的。《大有·上九》也,自天祐之也。
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象曰:系遁之厉,有疾,惫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文言:(原缺)
有疾:来者没有自知之明也,未能把事情给人家办明白。类如《论语》说的那样:“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例如“王用出征,以正邦也”,《左传》:“文王闻崇德乱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退修教而复伐之,因垒而降。”服其德也,非畏惧其力也。《既济》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象曰:三年克之,惫也。”高宗无其德而行其事,是以民众病之,惫也,都让他给累坏了。
畜臣妾吉:这位老兄的确不错,他有安家兴国的本事。不过他真的没有平天下的那种才能,不可大事也。就是说,这帮家伙用错了人。《论语》曰“贼夫人之子。”小才大用,可让这帮老东西把人给坑惨了。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文言:(原缺)
好:这里指帮助隐退的贤者,让佗过上好日子。为了正义,贤者宁可生活贫困,也毫不犹豫地选择退隐,精英们赞同这些归隐者的品格,因此对那些帮助隐者的人给予嘉许。而百姓们则反对这种帮助行为。《左传》曰:“小人怨也。“ 佗都不肯为咱们出力,你帮佗干啥?”怨也,唯君子勤而不怨。
九五:嘉遁,贞吉。 象曰:嘉遁贞吉,以正志也。
面对贤者的劝谏,说啥也听不进去。等贤者拂袖而去之后,佗们在哪里吧嗒吧嗒嘴儿,觉得的确是自己错了,还是贤者说的对,于是遵照贤者的话做,从而令这些人得到好评。正其志也。
上九:肥遁,无不利。 象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文言:(原缺)
肥:是指这位隐遁的贤者已经过上好日子了,有道是“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因此你给佗太多的东西佗也没用。人家的东西都已经够用了,可是这部分支持贤者的人们还在继续增加着佗的财富。按常规讲,这个有点不正常,不过没有人会因此怀疑佗这位持有反对意见的人以及过分帮助佗的这些人们是否持有什么不良的目的。因为人们都知道:这是一位令人尊崇的贤者,佗处处为百姓着想,绝对无害。上上下下都信得过佗无所疑虑,是故无不利。真贤者也!极品也!“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之流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