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启丨少年往事杂忆(散文)

我家书架上保留着两本小书,封面已经有些破损,这是我无数次翻阅的结果,被我用糨糊又粘了一层白纸加以保护。扉页上有我用少年时特有的硕大字体写的名字和购书时间地点:一九八三年十月十六日购于符离集书店。这两本书分别是《赵一曼的故事》和《童年时代的朋友》,它们伴随我快四十年了,其间我搬过多次家,都不曾丢弃它们。一看到这两本书,我脑海中马上就勾起和书有关的故事。

那年我12岁,当时我家院子里长着一棵大泡桐树,是我父母十几年前所栽,树龄比我年龄还大,树干粗得要两三个孩子才能搂抱过来,树冠几乎遮住了大半个院子。也许它太老了,在1983年的暑期,连续下了几场大暴雨,泡桐树的树根泡在水里一段时间,待水退后,大树的叶子便转黄脱落,还在盛夏里就光秃秃的了,父亲说桐树怕水淹,死了。怕沤坏木质,便带我们把它刨出来,截掉根枝,放在院外风干择机卖掉。父亲曾经找贩卖木材的人来看料,嫌那人出价低,未能成交。后来打听距我们家有五十里远的符离集木材厂价格高些,于是父亲决定把树干拉到那里去卖。

十月十六是周末,父亲一大早便起来收拾,母亲起来做饭让大家吃了,当时我们整个村庄都没有一辆汽车,连四轮拖拉机也没有,架子车是最常见的运输工具。我们把庞大的树干移到车厢里,一下就把不大的车厢挤满了。父亲试拉一下,觉得分量很沉重,便套上我家的那头灰骡子,母亲找口袋装些草料带上。准备完毕,便由父亲驾辕,母亲在旁边助力,我在前面牵着骡子,七点左右,我们朝着符离集出发。

以前我也乘汽车和火车经过这个因产烧鸡而闻名于世的镇子,乘车没感觉远,但是拉着架子车一步一步走着时,就显得特别遥远,有一种老走不到头的感觉。虽然十月的天气已经不热,但接近中午的日头还是威力不小。我的父母因为要爱惜骡子,自己便要使力气,早已大汗淋漓。我牵骡子不要出力,但二十里路后也满头是汗,腿脚沉重。母亲问父亲是不是歇歇脚?父亲说不能歇,负重·前行时一歇就不想动了,可以慢些,但要坚持往前走。父亲说的这个道理被我在人生中牢牢记住。就这样到了最后几里路,几乎是一步一挨往前挪。终于在下午2点多,我们到了目的地。卖掉了大树,印象中卖得90多元钱,比在家要多卖十来块。

父亲是个极节俭的人,我们曾经埋怨过他手太紧。这次也一样,符离集的烧鸡他不会买,没吃中午饭的我们很饿,父亲稍微犹豫片刻,把骡子拴在电杆上吃草料,他花两块钱买来十几个大馍,不知从哪里又掏出几个大萝卜,从小店借刀削皮后递给我和母亲,凑合着算填了肚子。吃东西时,我看见不远处是一家书店,这让一直喜欢读书的我马上有了精神,捏着没吃完的大馍迈进书店,挨个浏览书目。最后我看中了两本小书:《赵一曼的故事》和《童年时代的朋友》,两本书合计六角钱。我出去把想买书的意思给父亲说了,这次父亲没有犹豫直接掏钱给我买了书。我紧紧攥着两本书,翻看着内容,顿时忘记了所有的疲劳。

回去的路上,父亲让我和母亲坐在车厢里,依然套上骡子,他握着车把。我靠着车帮开始阅读刚到手的新书,我先读的是《赵一曼的故事》,出生在四川宜宾的赵一曼从小就具有正义感和反抗精神。参加革命后,坚决服从党的安排,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后来到东北担任抗日联军政委,在作战中受伤被俘,在日寇的严刑拷打之下宁死不屈,31岁在珠河县壮烈牺牲。我完全沉浸在故事情节中,忘了路的远近。直到回程大半,夕阳西下,天色渐暗,母亲让我下去走走,替换父亲拉会空车,我才回过神来。但一边走着还是不断地回味书中的故事情节。到家天早已全黑,我马上点灯读另一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任大霖的《童年时代的朋友》。来回一百多里路的疲劳和饥渴被我忘得干干净净。

后来我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看到赵一曼烈士当年用过的粗瓷大碗时,久久没有离开,同时想起了我那年和家人卖树买书的经历。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上的一道阅读理解题的内容便是赵一曼烈士的事迹,内容和我书中的一样。我看到考题感到特别熟悉,一方面为赵一曼烈士感到骄傲,一方面眼前又浮现出那年的往事。

清代袁枚说:“书非借不能读也。”我一直不完全认可,只要想读书,不管是借来的还是买来的,都能认真读。虽然我现在的条件比过去好不知多少倍,时间也过去了几十年。但我从来没有忘记过去的艰辛,仍然保持着克服困难的勇气,仍然保持着爱买书爱读书的习惯,少年时的往事也让我更珍惜现在的生活。如果说我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一直勤奋进取,没有虚度,都应该归功于我少年时期打下的思想基础。

作者简介:朱良启,男,现年48岁,毕业于安师大中文本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于烈山区淮北七中。淮北市作协会员,烈山区作协常务理事。《行参菩提》新媒体十大金牌作家。2014年开始散文随笔写作,先后有二十多篇作品在省市区获奖。在省市报刊、网络媒体发表文章二百余篇,五十万余字。



(0)

相关推荐

  • 牟民/父亲的冬天(小说)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父 亲 的 冬 天 牟   民 随着年岁的增长,父亲脑子开始遗忘.忘了吃饭,忘了抽烟,忘 了干活儿.过了八十五岁,喜欢满山溜达,溜达够了,一个人孤零零蹲街头.因 ...

  • 散文||人间至味

    人间至味 --<幸福起航>读后感 杨金红||安徽 三月的天气忽晴忽雨,满眼局促.在细密时光的罅隙中我噬吮着岁月酸涩的味道,彳亍满心.直到那个午后,我静静读完金子谦老师的<幸福起航&g ...

  • 【129】“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闫涛作品

    少年夫妻老来伴 闫涛(河南) 常听老人们讲"少年夫妻老来伴",我就像其他家常的俗话一样听听罢了.可从爸妈身上,我深刻体会到了这内在的含义. 人老了,一些老年病不请自到,悄然无声地缠 ...

  • 【内蒙古】萧忆《父亲的骡车》

    21世纪散文诗·第183期 父亲的骡车 内蒙古/萧忆 一 骡车,落满尘埃. 被丢弃在墙角,风吹雨打,浅声低泣. 它的主人,那头骡子,早已远去.远去的,还包括,赶骡子的父亲. 父亲的嗓子很高,往往能把生 ...

  • 散文||堂前萱草花

    堂前萱草花 一.一生挚爱中,或有沉重 夕阳的余晖斜照在厅堂的一隅,有萱草花正在拼命开放.那修长丰腴的茎蔓旁斜逸出重重叠叠的椭圆叶片,温柔地簇拥着一柄柄橘红色的花瓣,挨挨挤挤却又护人周全.有风吹过,纤纤 ...

  • 散文《抄家之痛》

    那年遭遇抄家,我刚刚九岁.­ 记得那天夜里四处好黑.月亮不见升起,只有几颗星星眨巴着,困涩难熬的眼睛.因为我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所以很晚很晚才回家休息. 就在我刚刚入梦之时,一阵咚!咚!咚!的砸 ...

  • “妈妈 你改嫁吧!我去阴间和爸爸团聚......”

    2018年8月26日下午4时许,若开邦皎漂镇区一村寨发生12岁少年自杀悲剧,村民在了解到其上吊的原因后对此议论纷纷. 据了解,这名上吊自杀的12岁的少年,原本就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其父亲因病死亡已两年, ...

  • 散文||往事难忘【征文】

    往事难忘 回家过年,对于我这样远离家乡的人来说,是一桩多么重要的事,因为在我的心灵深处,珍存着那些让我感恩一生的人和事,那种人间的挚爱真情鼓舞着我,让我一次次走进尘封的往事,穿越遥远的时空,来到故乡的 ...

  • 第一推荐┃父亲的院子

    吕敏讷:父亲的院子 四岁,第一次,见到父亲.从天而降似的. 腊月,接近年关,喂了一年的猪,已被杀了.院子里落了白白的一层雪,家里新添了一头小猪娃,尖叫着满院子乱跑,父亲就追着猪娃,也在雪地里跑,唤着, ...

  • 朱良启丨树梢“百灵”(散文)

    课间休息时,我习惯地抓过近期的几份报纸浏览,<安徽日报>上一则题为<"大喇叭"又响起来了>的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内容是安徽省明光市为把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到基层 ...

  • 朱良启丨贺哥(散文)

    我们曾经那么要好,最后还是败给了时间和现实--题记 知乎上有有一个问题:好朋友为什么逐渐疏远?有一个回答被数万人点赞:渐老的岁月和渐远的三观. 听起来很是扎心,却又让人无奈和不甘心.在思索这个问题时, ...

  • 朱良启丨难忘毕业季(散文)

    一九九四年六月中旬,淮北煤师院.校园的各种花草长势正旺,天气已经开始燥热,和天气一样火热的是我们躁动的心,又是一届学生毕业时.我就是这些学生中的一员. 其实早在五月时,毕业的骊歌已经奏响,学校给我们每 ...

  • 朱良启丨病房记事(散文)

    2019年1月31日,我的48岁生日这天没有鲜花蛋糕,妻子本来要为我买蛋糕祝贺的.但我却无口福来享受,干脆不要买了.我是在医院病房里度过的这一天. 就像一台持续跑了几十万公里却很久没有保养的车会出现问 ...

  • 朱良启丨买书(散文)

    中午放学后,我到附近街上办点事.在回去时,我被街角一处书摊吸引住了.这是我几十年不曾改掉的一个习惯:只要见了书摊便走不动,一定浏览全摊,看看有没有我感兴趣的书籍,因为书摊不比正规书店,大部分都是旧书或 ...

  • 朱良启丨多情自古空遗恨(散文)

    公元868年,大唐懿宗咸通九年深秋的一天午后,这天天气真好,秋阳高悬,没有一丝风,湛蓝的天空,一望万里,偶尔有几团白云悠悠地从空中飘过.都城长安西市东北角的十字路口,独柳树刑场.大量的闲人正在朝这里涌 ...

  • 朱良启丨触动灵魂的一件小事(散文)

    在20世纪的1920年7月,鲁迅先生写过一篇很短的小说<一件小事>,文中叙说了一件小事:一个黄包车夫在拉"我"前行的过程中,不慎碰到一位老妇人,"我" ...

  • 朱良启丨青春记忆里的高中岁月(散文)

    1987年8月初,正值盛夏酷暑,草木葳蕤.我们家里空气中弥漫着焦灼的味道,因为就在7月,我和三姐.妹妹分别参加了中考.高考和小升初考试,当时除了小升初容易些,高中大学都难考.当时即使是一所农村高中也不 ...

  • 朱良启丨母亲和她的土地(散文)

    根据我的生活经验,看上去中国农村田野广阔,土地纵横交错,不好分辨,实际上那些长满庄稼的土地物各有主,更有些让人意外的是每块土地都有着自己的名字.它们的主人就像熟悉手中的纹路一样熟悉这些土地.小时候放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