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马爷也曾说过“屎尿屁”的相声!到底通俗还是低俗内行一目了然!

从古至今,相声始终保持着民间口头艺术的本色。有人说,相声就该接地气,因为它是供老百姓消遣娱乐的方式;也有人认为相声是幽默智慧的结晶,雅俗共赏才是长久流传的根基。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相声界先后经历了两次蜕变的转折点。第一次是1939年北京启明茶社开创了文明相声的先河,第二次则是1950年成立的相声改进小组。两次破旧出新的变革,让相声表演彻底杜绝了旧社会撂地时脏口、荤口的肆意横行。通过几代相声艺人的共同努力,验证了不使低俗包袱也能给观众带来欢乐的真理。
而近些年来,关于某些相声通俗与低俗的争论却愈演愈烈。其中流传度较广的一种说法是,只要能得到大多数观众的认可喜欢,它就是通俗的。虽说通俗和低俗仅一字之差,但想要明确区分界定也不容易。不过有一点,通俗属性的相声中讽刺的是特定的一类人或某种社会现象,简单来说对事不对人。而低俗的相声则不然,它讽刺的只是捧哏搭档,包袱低级粗俗。还有一种说法,凡是段子里充斥着“屎尿屁”的都必然是低俗相声。这种说法也不准确,比如马志明先生的代表作当中就有典型例子,《打元宵》和《摸摸涮涮》都没离开所谓的“屎尿屁”,但这两段毋庸置疑都不属于低俗相声。
马氏相声善于塑造市井小人物,而在马志明的表演中“小市民味儿”尤为突出。这并不是个贬义词,反而“小市民味儿”更贴近普通观众的生活,语言浅显直白,通俗易懂。至于段子的讽刺深意,不同文化程度的观众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包袱带给观众的快乐都是一样的。
《打元宵》这个小段包袱不多,可以说前面八分钟的铺纲为的都是抖出来“吃元宵一口出屎蛋”的底包袱。段子结构紧凑,故事性强,虽说是假借黄族民父亲的名义,但讽刺的是欺软怕硬,爱占小便宜的一类人。这种包袱设计对演员表演水平要求很高,因为铺垫的过程中已经交代了小孩儿拉的屎蛋是怎么不小心落进元宵笸箩里的,相当于演员自己先把底给刨了,观众听到此处也都醒攒了,可为什么到底包袱观众还能乐出来?演员精湛表演技巧自然是不容忽视的,另外自食其果的结局也是观众想看到的。
其实《摸摸涮涮》这段也是紧紧围绕着“屎尿屁”组织包袱,但不管哪类观众听完都没觉得反感恶心,也就更谈不到什么低俗。段子大意是甲出主意跟乙合伙做生意,甲举着一盆屎在前面吆喝:打个哈哈逗个趣儿,摸一次一块钱。好事之人摸了一手屎,后面跟着的乙端着一盆水吆喝:涮涮吗?一块钱!段子里本身发生的事确实是低级趣味,但讽刺的是生财无道,专爱钻营歪门邪道的那种人。捧逗二人一高一矮,一庄一谐形成鲜明反差。甲:只要我这儿一开张,你准赚钱。乙:是啊,你一开张,我准挨揍。这样的底包袱也含蓄地点出了讽刺对象的最终下场。
少马爷的这两段“屎尿屁”的相声,既有包袱笑料,又有教育意义,完全契合了“寓教于乐”的初衷。同时也应了那句老话:“听相声都是劝人相声,教人学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