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读吧,多读几遍就懂了
读吧,读吧,多读几遍就懂了
以这篇短文记录下我的读书经历。
黑塞说,读世界文学是提高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还说,读书一定要读自己喜欢的书,不要违背自己的内心去读书。其实我开始读《乡土中国》就是违背自己的内心的,可是我还是读了,为什么没有听黑塞的话呢?
想了想,我明白了,黑塞说读自己喜欢的书,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养;其实,还有一种读书,不是为了提高教养,而是为了——生存。我想我开始读《乡土中国》就是为了生存。不过,在阅读的过程中,让自己生存的同时,也提高了一点教养。
这是第三遍读《乡土中国》了。当初听到《乡土中国》这名字,我以为里面即使没有江南的绝美风光,塞北的大漠风沙;也应该有隐藏在某个角落的小桥流水,有令人神往的塞外古村,总之我心里的《乡土中国》是一幅幅各具风姿的水墨画,它有我所不知道的风土人情,字里行间应该流淌着绵绵的古韵。(恕我鄙陋无知!)
待拿到手里,一翻,大吃一惊。再翻,心里嘀咕:原来,我想多了!
第一遍翻完,有个大概印象。那时想着自己离讲它还很远,只是翻翻而已。
疫情期间,暑假期间,开始读第二遍。铁定知道《乡土中国》登上讲台是板上钉钉的事,所以尽心尽力去读它,也还做了一些章节梳理。
时至今日,要动真格了——《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迫在眉睫了,于是重读。第三遍,有压力,才有清晰的头脑,才有了对文章的逻辑关系的一个比较清晰的把握。呵,我也能读进去这样的文章。
其实,读读这本书也挺好的。很多生活中的现象,我知道了它们的所以然,对人,对事,有了更深的认识——比如说,我小时候乡村里很多父母不支持孩子上学,这固然有经济的原因,还有费孝通先生分析的原因——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在这个环境里生活的人,文字对他们来说是没有用的——虽然时代在不断变迁,但这种乡土的本性并没有彻底改变。
今晚梳理了第一章的论证思路,暂且做个记录:
《乡土中国》第一章
文章先提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论点。
接着分析“乡土性”产生的原因——离不开土地。
再接着指出泥土对乡下人的可贵——密不可分。
然后分析出乡下人土气的原因——不流动(也是乡土社会特点)。
除了不流动,作者还从人与人之间的排列关系上得出乡土社会的另一特点——聚村而居。
接着分析聚村而居的原因。
由于聚村而居,村与村之间形成隔离、孤立的社会圈子(特点)。
也因为聚村而居,村子之内就是一个熟人社会(又是特点)。
因为是熟人社会,所以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是信用关系;但现代社会人与人则是契约关系。
社会在激烈变迁,乡土社会开始进入现代社会,信用关系在现代人眼里是“土气”的,土气是骂人的词了。(照应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