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伪军流传的:顶上门,放上哨,还得防着唐家诰,这个唐家诰是谁

1941年,侵华日军对我蒙山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铁壁合围”,在敌人拉网式的扫荡之中,115师被迫突围转移,离开了蒙山根据地,随后转向滨海地区。

影视剧中部队转移

时任115师主力连队连长的王保胜,被上级特意留了下来,上级命令他在地方坚持游击、扩军行动。

王保胜随后便无条件留了下来,就这样,从昔日的主力连连长,顿时变成了个光杆司令。

在当时的条件下,想要拉起一个队伍,困难相当大,在日、伪、匪军的联合绞杀之下,许多村子被屠,山区里的丁壮严重凋零。

即便如此,王保胜还是拉起了一支几十人的队伍,在王保胜后来的回忆当中,每一个成员最终能够扛起救国的大旗,自己确实可谓是费尽了“心思”。

年轻时的王保胜

这里面就包括原本在山上自由散漫惯了的猎户—唐家诰。

唐家诰从一个普通的猎户,变成日伪军眼中的索命无常,期间的蜕变过程,仅仅只用了一年。

1942年初,忙于扩军的王保胜,在一次领着新人回山的途中,遇到了正在打猎的唐家诰。

当时唐家诰正端着一杆土枪,在山上打兔子,只见他一枪下去,草丛之中窜出的大野兔,便应声倒地。

轰出猎物,然后再开枪,这种打法叫做“打跑”,最是考验猎手的枪法,击中猎物前腿,身上的毛皮却完整无损。

“好枪法!”一旁的王保胜禁不住叫好道,“就是太可惜了!”

唐家诰瞥了眼旁边的王保胜,“可惜什么,这枪打得不对头?”

“你这一枪下去,应该倒下一个鬼子,这样才能对得起你这手神枪绝技呀。”

“你谁呀?”唐家诰问道。

“我叫王保胜,枪法虽然不如你,但我专打鬼子,怎么样,小伙子,跟我上山去打鬼子吧?”

王保胜遇到唐家诰的那一刻,就认定了,面前这个小伙子,是个打鬼子的料。

“我不去,我还得养家呢。”唐家诰当场就拒绝了王保胜。

可是王保胜看中的人才,哪会轻易放弃,为此他不厌其烦地找唐家诰做工作。跑到唐家十几趟,从劝唐家诰,到跟唐家诰母亲聊抗战,最终唐家诰不耐烦了,他对王保胜说:

“你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去当兵,七十岁的老娘你替我管?”

王保胜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放心好了,只要你上山,家里的事儿就不用你操心,耕种、挑水、运粪、收粮都由抗日政府来管。”

最后,唐家诰也实在没有拒绝的理由了,便答应,上山当几天兵试试,不行就回来。

结果,他这一上山,随后便成了蒙山地区,声名远著的大英雄。

不过,刚开始的唐家诰,思想散漫惯了,再加上打鬼子和打兔子,完全是两码事。

唐家诰第一次跟着王保胜打鬼子之时,那一仗打得特别苦,身边好几个相熟的队员,都一个个在眼前倒下了,这让刚上山的唐家诰,顿时动摇了继续下去的念头。

王保胜随后便跟唐家诰谈心,希望他留下来,因为他知道,唐家诰需要经过战火的淬炼,才能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战士。

晚年的王保胜

为了断了唐家诰回家的怯懦,王保胜还想出了一个“损招”,以至于后来两人老了坐在一起,唐家诰还打趣王保胜:

“这家伙,当年让我上山当八路,真是生生地逼上蒙山呀!”

在那段时期,只要是出去伏击日伪军,打死鬼子和汉奸之后,王保胜等人都会留话说是唐家诰干的。

他们这么一宣扬,使得整个费南县的日伪军一下子都知道了,有个索命无常——唐家诰。

唐家诰的名头越来越响,以至于到了后面,日伪军的队伍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顶上门,放上哨,还得防着唐家诰。”

这下子,唐家诰算是真的没有任何退路了,只好铁了心,一门心思地在山上打游击了。

对于唐家诰的揶揄,晚年坐在轮椅上的王保胜依然笃信:

“这小子,天生就是打鬼子的料,你不干,是蒙山根据地的损失,而且你这一辈该为国家出力,不出力,以后肯定会后悔!”

铁了心打鬼子的唐家诰,在随后的战争中果然成了日伪军心头的阴影,因为有着极其精准的枪法,每每与敌人照面之时,敌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便被一枪撂倒。

仗着艺高人胆大,唐家诰经常一个人前去敌占区,闯入龙潭虎穴之内,刺探情报,而且每次都能全身而退,有时候还能给山上的王保胜,顺便捎壶老酒。

有一天,唐家诰在回山的途中,看到有七个鬼子在河水中洗澡,这七个鬼子觉得此地离据点不过两里地,土八路即便吃了豹子胆,也不可能敢在自己据点门口附近闹事,因此肆无忌惮地在水中畅游。

谁能想到他们会遇到唐家诰。

“啪!”第一枪响了之后,河面顿时一片血红,其他鬼子闻声立即四散向水中潜去,但唐家诰的枪法,哪有走偏的道理。

随后六声枪响,一枪急过一枪,七个鬼子全部毙命,唐家诰不慌不忙,背上对方放在河岸上的枪支,骑上一匹战马,随后扬长而去。

在敌人据点门口杀人,让日军既恼火,又胆寒,敌人悬赏唐家诰的赏金,当天便又翻了一倍。

巍巍沂蒙山,归隐了多少英雄传说

抗战结束之后,当年跟着王保胜一起打鬼子的战士们,不少人交回枪支,回到了蒙山村子之内,重新回归农民的身份。

年迈之时的唐家诰,已经许久不再上山打猎了,那杆猎枪早已背在了他儿子的身上,他经常会去看看当年带领自己上山的王保胜。

“老伙计,后悔吗?”

“那可是我一生的荣耀!”

抗战时期,一时涌现出无数豪杰儿女,他们本是最普通的民众,却在民族危亡之际,选择了家国道义,或许不少人第一次也像唐家诰那样,产生过动摇,但他们最终还是无愧英雄的称号。

致敬唐家诰,致敬当年那群无名的英雄们!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品读历史、弘扬正能量,喜欢的小伙伴们可以关注转发(长按点赞按钮的小伙伴最可爱),共同弘扬正能量,让感人的事迹广为流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