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发现抑郁症发病机制新进展,是社会应激惹的祸
抑郁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更好地防治抑郁症,精神医学科研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找抑郁症的“源头”。
9月18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团队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以下是报道全文。
相关报道截图
简单来说,就是抑郁症“应激假说”认为,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持续的高应激状态(如自然灾害、创伤后或长期处于高压的生活状态),他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会被过度激活,这会导致抑郁症状。
以上报道中的研究就是进一步证实了这个假说中的生物学因素环节。科研人员人为地令实验小鼠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激活,小鼠就出现了抑郁样行为;接着再降低这个区域的激活水平,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就缓解了。
这个研究确实是非常重要的,科研人员可以继续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探索,可能最终开发出一款能安全、有效地降低抑郁症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被过度激活的药物或治疗手段,从而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
这也是从生物学层面对抑郁症发病机制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就像现在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新型抗抑郁药(SSRIs等),在整体上,确实令大量抑郁症患者缓解了症状,恢复了一定的社会功能,对于抑郁症的诊疗发展功不可没。
不过,从动物实验的研究成果,到利用这个成果研发治疗手段,再到这个治疗手段能在临床中使用,这需要非常长的周期。对于目前已经得了抑郁症的患者来说,如果希望上述研究开发出的新药物能解决问题,这是非常不现实的。
对于抑郁症患者、家属来说,我们应该聚焦的是这个研究的基础——抑郁症的应激学说。
也就是说,抑郁症的“源头”是社会应激事件;应激导致大脑发生了生物学层面的相应变化;然后出现了抑郁症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生物学层面的相应变化不是最初病因,而是发病机制的中间环节。
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来阻止、或减少这个生物学层面的相应变化,确实是有用的,可以缓解症状。就像一组齿轮中,中间的一个齿轮被减慢速度了,那其它齿轮的转动当然会慢一些。
可是,如果最初提供动力的那个齿轮不停下来,甚至还加大了力量的话,那光靠中间齿轮的减速是根本不能解决问题的,是治标不治本的。
社会应激、或者说心理社会因素就是这个最初提供动力的齿轮,是抑郁症患者和父母最应该重视的因素;尤其是患者父母。
社会应激大致可以分为2种情况:
第1种情况,个体遭受了重大的心理创伤事件,比如地震、火灾、车祸、犯罪案件等等,在1个月内可能会出现急性应激障碍(ASD)。
若不缓解,可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甚至是时间更长的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
如果病情继续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最终很可能会继发抑郁发作,甚至重度抑郁发作。
第2种情况,个体未遭受过上面那些重大的心理创伤事件,其经历表面看起来很平顺、平常。
但其实在人生经历中尤其是成长过程中,他们多次遭受慢性应激事件,不断叠加后出现了抑郁症状,达到诊断标准后,确定罹患抑郁症。
当然,上述两种情况可能同时发生,共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一般来说,第1种情况很好理解,也是大众有所警惕和意识的。可临床中因第2种情况得了抑郁症的人多得多,但这个根源却最容易被人忽略。
从科学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慢性应激其实就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尤其是个体从小到大受到的、来自于父母不当家庭教育的心理压力。
我们最近实施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的一位患者,她自诉非常不愿意跟父亲相处,性格敏感多疑,特别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
我们通过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找到了心理根源,其中就有很多其父亲对她造成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在家庭生活中,其父亲长期用半揶揄、半开玩笑的语气评论她的言行举止。在她看来,这是令其十分难受的“冷嘲热讽”和否定,导致她总忍不住担心自己会招来别人不满。
我们把这个发现告诉其父亲,他大为震惊!他说自己说那些话时并没有恶意,有时是开玩笑,有时是想用这种“激将法”鞭策孩子,他跟朋友、同事也经常是这样说话的,甚至认为这种方式有利于促进下属更积极地工作。他从没觉得这有问题,更没想到会对孩子造成那么大伤害!
我相信在很多人眼里,这位患者父亲的说话方式并无不妥,反而可能觉得“这孩子怎么那么脆弱?这孩子脸皮怎么那么薄?大人不就开个玩笑吗?”
但对于幼儿、儿童和青少年来说,这些往往就是慢性应激,会对其性格和心理健康一点点地造成负面影响,如果再结合其它方面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其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就非常高。
希望父母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站在孩子的角度,用正确、积极、理性的态度和方法与其交流和相处,避免无意中埋下孩子罹患抑郁症的病根!
晴
日
推
荐
家长怎么帮助抑郁、双相孩子加快康复?
扫码加入“晴日知识课堂”
购买高级会员,一年内免费畅享所有专栏内容
热门文章:
- 孩子的抑郁、双相、强迫症久治难愈,很可能藏着难以启齿的秘密,父母及时发现了吗?
- 了解抑郁、双相加快康复的干货知识,看清孩子离真正的康复还有多远
- 孩子怎么突然就得了中重度抑郁症?因为父母忽视了这4个早期症状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