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两口守石头村当“山大王”,养4头牛10只鸡,3大保镖常跟随
近日,来到新安县石井镇寺坡山村,刚到村口,就遇到一位大叔,背着一捆干木材,三只狗前面跑着,看到作者一行围过来狂叫。
“哈呀,安生!回家吧!”大叔呵斥了一声,三只狗听话的从我们身边窜过,一路欢叫着,向不远处的石头村跑过去。“恁们是来旅游的吧?走,回家坐。”
寺坡山村是河南省首批传统村落,在明清时期又叫回龙山,有王、马、张三姓先后迁来,依山建起石房,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三个自然村。我们来的这处村落,似乎是叫“东沟”,偌大的村落,现在只有两户人家,大叔姓张,和老伴儿居住在这片山坳里。
三间平房的门口,马大婶正在剥玉米,看到老伴儿回来,问了一声:“你回来了,欧(方言:牛)弄哪了?”
张大叔肩膀一斜,把柴火扔在柴火堆上,拍了拍手说:“那不是,还在那边坡上,没事,自己就回来了。”
大婶放下手中的玉米,要起身回屋里搬凳子,被我们拦住。
坐在门口的石头上,抽了一根烟,张大叔打开了话匣子。张大叔有两个儿子,都在城里打工,大儿子家有两个男孩,大孙子已经22岁,在外面谈了个女朋友,眼看到了该结婚的时候,儿子却很为难。结婚就需要买房子,加上办婚礼、掏彩礼,估计还得几十万,对于一个家有学生的打工夫妻来说,这些钱可能已经是半辈子的债务。老二孙子过几年要是也说个媳妇,更是愁人事。
老两口不愿意下山的原因就是想在山里还能替替儿子们,养了两大两小四头牛,树缝里种一些玉米,剥剥喂鸡。大婶告诉作者:“吃的都是娃子们送回来的,也不种地,咱村里搞开发,地都给人家了,没有地。”
今年在树林里套种的一些玉米收成也不好,穗很小,加上收秋时候经常下雨,玉米芯已经霉了,大婶只能用厚厚的指甲抠掉玉米芯上发霉的玉米粒。
“养十来只鸡,现在生活条件好,吃的啥都是买的,白天了它们去坡上刨刨,晚上回来了,喂一把玉谷(玉米),要是有剩饭了,狗吃剩下的它们再吃点。人老了,想喝点糊涂饭,也不咋想吃鸡蛋,攒了好长时间,前两天洛阳来俩人,都买走了。这几天,天都该凉了,鸡也不下蛋……”马大婶说。
马大婶娘家就是本村的,成家时候彩礼钱是一头猪的价钱,现在孙子准备结婚,她笑着说:“一头猪?只怕得十几头猪,也不够。”
几分钟后,对面山坡的几头牛果真自己回来了,每头牛找一个有水的瓷缸或者水桶喝水。深秋的山林里已经没有什么青草,大叔说等它们喝饱了,拴过去添点草,让它们自己倒沫(倒沫,方言:反刍的意思)。
有牛经纪来看过大叔的牛,说了几次,大叔觉得价格还有点低,希望等价钱再高点了再卖。
尽管门口就有很大一块耕地,却没有耕种,大婶有些担心会荒了。开发商承包了之后,也没有耕种或者栽树,只是不让他们种庄稼,大婶就在地边种了几颗佛手瓜,结得很旺盛。“娃子儿,给你们摘两个吧,你看这么稠,俺老俩也吃不完。”
大婶告诉作者:他们早上习惯喝玉米粥,玉米糁是在街上买的,把佛手瓜削皮后炒一下,早上吃不完,中午粥里添水,烧开后扔一把面条,把剩余的菜到锅里一搅,又是一顿糊涂面条。
大叔牵着大公牛,走过斜坡,左边的树荫下就是他的拴牛场。
“住的可宽绰,那边的老房子是俺的,这边的平房是俺那小儿子的,房子盖成没几年,都去城里了。咱这儿没学校,娃子们上学老是关紧。才出去时候赁房子住,慢慢了买点瞎房子,就那还是买的早,听说现在房子一米(一平方,老人的缩略说法)都得6、7000,俺卖个牛娃也买不起一米房子。”帮大婶剥完筐里的十几穗玉米,大婶也坐在门口石堆上,看着老伴儿拴牛、喂牛。
大叔说:“俺俩就在这儿看坡了,看到老死。来旅游那些人都说俺是山大王,哈哈!来村里玩的城里人倒是不少,咱老了,不会做饭,也不会做生意,卖俩牛,卖点鸡蛋,有几个花销钱,不靠娃子们就中了。人有多大碗,才能吃多少饭。”
“娃子们回来了,我说攒了几个钱给他们,谁都不要。俺那大娃子说:妈,你就是给我三千两千,也不济啥事,你有钱了攒着点,你们想吃啥、穿啥了买点,俺可是不能花你们的钱。俺娃子说自己没本事,不能叫俺老俩跟着他们享福,心里就有亏欠,不花俺的钱。一说,俺娃子也是哭,我也是哭……人呀,好赖都是命,咱住到这山里头,那是命不好。你看这社会多好,有吃哩有穿哩,不用交公粮,不用躲刀客(刀kai:旧是豫西土匪被称为刀客),杭黑(指夜里)牛拴到大门外先(外先,方言:外面的意思)也没事,多好吧……”
对于现在的生活,老两口觉得很知足,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看着三个孙子顺顺利利娶来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