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习的过程中,很多人都曾经掉入这个坑
01
有个考研的同学说,自己总是忍不住买很多参考书,但是每一本都没办法从头做到尾,每次去书店,或者看到其他同学买了新资料,自己就受不了,总是喜欢囤积过多的参考书。
没有参考书,是问题。
参考书多了,也是问题。
记得以前上中学时,市面上可以参考的辅导资料不多,那时候也没有网购。一般来讲,大家拿到的复习资料和辅导资料,没有什么太大差别,于是我们更容易用心在那核心的一两本复习资料上。
没有太多可以选择的素材和渠道,我们只能拼命压榨这几本核心资料的价值,反复练习,效果反而比使用过多参考资料但只能浅尝辄止的情况好。
02
很多时候,我们买很多参考书,只不过把它们当成了护身符和安慰剂。
我也常常犯这个毛病,总是隔三差五在网上买书,以为买了书,就拥有了书的知识体系,实际上,除了给书架增加一点负重外,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一本书,应该是吸收其中的知识体系,或者一些观点,某个故事来丰富自己,这才达到了目的。并不是买它收藏,或者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一遍。如果能因为读一本书,改变了我们的某些观点,引发了我们的某些思考,就是划算的。
现在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买到无数的复习资料,有的时候,堆在案头的复习资料可能有十几本,这并不有利于我们集中注意力去搞定核心的一两本资料,容易在众多可选择的复习资料中来回徘徊。
03
实际上,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也正是由于我们有太多的可参考意见,那让我们陷入了不知道如何抉择的境地。
举个例子来说,之前看到一个英语大咖写的文章,他说市面上有无数种学好英语的方法和经验帖子,有的说要背单词,有时候不要背,有的说要学语法,有的说不用太关注语法。
奇怪的是,这些有着不同意见,甚至是完全相反意见的人,都能够学好英语,只不过有的人用的时间长,有的人用的时间短而已。
也就是说,他们的方法和路径不一样,但是最终都走到了自己想要到达的目的地,于是,目的地为不同的路径摇旗呐喊,让人不知所措,一会想选这个方法,一会想选那个方法。
要命的是,看了太多的信息,让我们在各种理论方法之间不停地的徘徊,浅尝辄止,东奔西走,南辕北辙,最后没有学好,就怪这个理论,怪那个方法。
日常学习、考试、考研、考证的过程也是一样,不要贪多,而要专注,深度钻研,学透一本书,而不是翻了很多书。
04
有一句话说的好,在持续的勤奋面前,方法反而显得没有那么重要,或者说持续的勤奋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你只需要负责努力,持续不断的努力,努力到一定的时间,自然会开花结果。
很多人失败在“没有持续努力到能够产出结果”,却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我还没有找到最合适的方法”。
要知道,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能坚持的那一个,而不是你还没找到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