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渗透的儒学管理智慧,你真的懂吗?(老板必读)
2020-11-20
你生意做到一定程度,没有佛家那种思想,不行。如果你在竞争之中没有道家思想,也没有机会赢。如果公司成长到一定程度,你不懂得儒家思想的组织体系建设,你没有机会能够持久。当然你要走向全球的时候,如果你不懂基督教的文化,你不懂得伊斯兰教的文化,你是没有办法走遍世界的。”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儒家思想对我们产生了巨大而且深远的影响。
儒家文化业是构成当今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许多具有中国代表性的理解和传统美德,都是在儒家思想的教化下形成的一种经典的思想。
0 1
在古代,就有关于用儒家智慧治国的典范,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将儒家智慧与治国的方案完美融合,成就了自己的伟业。
齐桓公在位期间,重视对人才“忠与信”方面的培养,并用他们的才智帮助自己治理国家:
首先,齐桓公与管仲充分运用姜太公在政治地位上的优势,将本国军队的组建权和指挥权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其次,在武装力量体制方面实行了“民军制”与“常备军制”的结合,这也是儒家思想“仁治”的表现。“民军制”的好处是,平时没有战事的时候,士兵可以回家和自己的家人团聚,可以免遭分离之苦,同时还可以保证家里有充足的人力务农。
最后,齐桓公在与管仲进行军事改革的时候强调军事训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当时,齐国军队的训练同其他诸侯国相比,虽然在方式上并没有什么创新之处,但是在训练的经常化和正常化却处于领先的地位。
在管仲等人的辅佐下,通过在军事上以及其他领域上的不断变革,实现了齐国“一匡天下”的霸主目标。齐国能取得这样的地位,与齐桓公的善用贤才和仁义治国的智慧是分不开的。
管仲直到最后一刻,都设身处地为齐桓公着想,“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管仲死心塌地的辅佐,是源于齐桓公对自己的栽培,对自己的仁义。
儒家思想不主张从行为上使人们被迫执行规定的一些条条框框。比如:一些企业制定的迟到和早退的惩罚制度。他主张的是从思想上教化员工,然后使他们自觉地遵守企业的规定。
0 2
在历史上利用儒家智慧治国的帝王不胜枚举,除了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之外,康熙大帝在对国家的治理方面也是儒家智慧的代表。
康熙自幼就对儒家的学说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康熙十六年十二月,他明确地宣布,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之本。
康熙的这一态度为清朝内部持续了数十年的“文化之争”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政治上,康熙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皇权,表示“天下大权当统于一”。在进行加强皇权统治的同时,康熙进一步完善了困扰国家已久的官僚政治制度。
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得到了百姓的拥护。不仅如此,康熙还废止了“圈田令”,将土地分与百姓耕种。然后,还延长农民的免赋征税时间,将垦荒的三年免税政策,改为六年。
康熙十二年的时候,又把垦荒的六年免税政策改为十年。康熙在经济上的最后一项采取儒家思想的变革就是更名地政策,对于农民耕种的原先属于明朝宗室的土地,不必支付任何的耕地酬劳和税费。
康熙对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正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以“集权统治、仁政爱民”为指导,进行大刀阔斧的制度变革,将国家带上了快速稳定的发展轨迹。
康熙在位的六十一年里,利用儒家智慧,使清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经济最富庶的大帝国。
儒家思想成为治理国家的主流思想,绝非没有原因。在欧洲“启蒙运动”中的著名人物莱布尼茨和伏尔泰等知名人士都对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怀着很高的崇拜之情。
曾经有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曾说过“现在的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生存,就要学习中国孔子的儒家智慧”。
毕竟,儒家的思想能帮助企业从思想上感化员工为出发点,使他们真心地投入到企业的变革之中。
所以,思想上的感化,更容易使人心悦诚服,能让员工自觉地把企业主张的变革思想和变革步骤主动地植入自己的灵魂,心甘情愿地参与到变革中来,心甘情愿地为变革做贡献。
0 3
总体而言,儒家思想信奉的是“仁”,主张以“仁”治天下。企业也应该坚持这种思想,现在的员工已经摆脱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奴隶”的身份,被各种权利设定成了“社会人”。
他们享有各种自由和法律保护,面对这种广泛的选择权,企业要想留住员工帮自己一起独辟蹊径,走上变革的艰辛之路。就应该以“仁”对待自己的员工,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企业抛头颅洒热血。
'
要修炼这种儒家智慧,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变革,建议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自己”的员工,为企业寻找接班人
对企业员工来说,要热爱企业,这是每一个员工应该做到的,但是对企业而言,要热爱自己的员工,这也是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企业要想保证变革的参与性,首先应该让员工对企业有一种归属感,让他们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不得不变革的紧迫感。
2、讲诚信,遵守诺言
诚信是一个领导人在企业立足的根本,也是维护自己权威最有力武器。一言九鼎是古代对信用的约束,以此告诫对方已经和自己有言在先,就应该遵守诺言。如果一个企业的总裁出尔反尔,就会让自己的权威受到质疑,员工也会因此对总裁的言行表示怀疑,导致执行力的下降。
3、为员工着想,学会换位思考
一个决策者如果不懂得换位思考,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就不能保证这个决策的执行力度。许多时候说比做容易,如果不为员工着想,不懂得换位思考,往往会使工作的任务超过员工的承受范围,导致员工的情绪化。
4、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一把手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人物,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不要急于撇清自己的立场,把棘手的事情或是风险转移给员工处理,更有甚者是急于为企业寻找替罪羔羊。这样做只会让员工觉得你懦弱,只会让员工怀疑你的能力。因此,你应该拿出一个企业一把手应该有的担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员工心中树立一个高大的新形象。
'
自古以来,以仁治国的理念就已经深入人心。仁者,人人爱之,不仁者,人人远之。因此,在治理企业中,要培养自己的儒家智慧,以“仁”管理企业,使变革更加深入人心,得到更多员工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