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唐诗长河,重拾国学基础

中国文化绵延五千多年,是因为我们语言的相对稳定,除了入声的消失,其他几乎变化不大。因此,现在的我们可以读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一千多年前的唐诗,两百多年前的宋词。这是传承的力量,于是我开始跟随楚子老师读唐诗、学国学,加入传承的行列。

1
徜徉唐诗长河细品其中滋味

从小我们就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开始了唐诗的学习,或许我们自己也记不得,迄今为止我们到底读了多少首诗了。清孙洙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我们在熟读甚至背诵过那么多的唐诗后,回头看看我们真的读懂唐诗了么?那些隐藏在诗文背后的故事有哪些?诗人当时真真切切的境遇感受又是如何呢?

十一节课,十一首诗,楚子老师带我们去近距离的认识每一位诗人,触摸每首诗的感情色彩,去感受每首诗带给我们的意境,去和作者一起经历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诗歌不再是纸面上简单的文字,它们变得鲜活立体。

我理解了陈子昂的怀才不遇,空有一身武艺才学无法上阵杀敌,站在古幽州台上的悲愤之情。那一刻我仿佛身临其境,看着他在空旷的幽州台上舞剑后,奋笔写下七首诗,然后泪流满面唱出那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和他共同感受那种悲哀寂寞蚀骨的心痛。

我看到韦应物因安史之乱从原来的市井流氓到浪子回头,成为一名好官,成为好丈夫,好父亲,写出情感极其细腻的“归棹洛阳人,殘钟广陵树”。我凝视着杜工部的《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看到他的心灰意冷,自此不再出仕归隐山林。

我感受着柳宗元病中的乐观,”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愚溪边的诗人,把痛苦至极的事欣赏给你看,把悲伤至极的心情快乐给你看,诗意中透露着的是快乐,诗人是不能被打倒的,他带给读者的是坚强和快乐。

我倾听着张九龄的《感遇·其一》中的内心独白,“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诗人坚信我是最优秀的,我有自己的人格,我坚持九龄风度,我坚持自己的处事方式。

听楚子老师讲唐诗,不仅仅读懂诗,还会一起看到诗背后的故事,看到每位诗人鲜明的个性,看到每位诗人就那样傲然的站在你的面前。魏德泮的歌词这样描述: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唐诗是祖先,在向我诉说。这一刻我用心在倾听诗中的苦乐诉说。

2
开蒙学对,重拾国学基础

楚子老师的课后福利,就是带着我们重拾国学基础,从对对子开始。我们了解了对仗工整只是基础,文字中也要讲究意境,渐渐的过渡到区分平仄,了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慢慢体会现已消失的常见的入声字,开始去读《笠翁对韵》,《平水韵》。就这样,我们慢慢学习着对对子,无声无息中进入了国学的大门。

这个过程真的让大家兴奋不已。每次课后都看到讨论群里快速晒出的作业,作业前都会加上@楚子老师,期待着老师的点评。有时我因故课还没听,看到讨论群里的作业,就直接杀过去,开始冥思苦做作业也是常有的事呢。老师和同学在群里互动着,老师认真点评,学生多次修改。同学和同学在群里互动着,这个字用的不好,那一处平仄不对。在这样的氛围下,大家互相鼓励着互相帮助着共同进步着!

看过红楼梦的都知道有香菱学诗的故事,我这次是真的感受那痴学的状态了。有时为想一联,真的会有茶饭不思的状态,半夜凌晨上传作业的情况也是常有的事。

对出”风高秋月白,夜深残荷冷”,看到老师说,不考虑平仄,为满分作业,心中会有沾沾自喜。对出“三面湖光,四围山色。千层海浪,万点鳞波”时,平仄终于对了时的微微欣喜。刻意考虑了平仄,对出“鸟宿池边树,犬归岭下扉。山村烟廓袅,远寺暮钟鸣”,老师评说,对仗是很好的文艺修辞,但此句用了两处,过犹不及;意境虽有,但读着累。

想一想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多顺口,如用了对仗就没有这么好了。正巧群里一位四年级小朋友对出了“鸟宿池边树,鱼戏荷叶香。清风拂柳枝,明月照晴窗”。老师说,这个也是两个对仗,但贵在句子语法简洁明了,读起来就很舒服,所以赞。

对对子需要多练多写,和孩子学说话一样,慢慢就通顺了。于是,我再想再改,尽量让对子读起来顺口、自然。当终于有了“鸟宿池边树,犬归岭下扉。山村烟袅袅,落日无需追”这句,终获老师评语,好很多。那时我长出一口气,喜不自禁的感觉。真的好难,但也是一种享受,古代文人墨客推敲文字冥思苦想才有的那种享受,我乐在其中。

就这样,我跟着老师读唐诗,蹒跚前行学对对子,有苦也有乐。只恨时间太快,课程太短,就这样听完了,意犹未尽呀!听闻趣说唐诗课又要开班了,后期还要专门开楹联课,又有机会继续听楚子老师讲唐诗,讲诗人,讲国学,讲联对,感兴趣的同道中人,一起来体会和学习吧!

作者:浣溪。青青莲子行动派大本营成员,个人成长营2期学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