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宏生命日记(194):马拉松比赛总会决出第一方阵
胡子宏生命日记(194):
马拉松比赛总会决出第一方阵
(一)
最近,有一些家长跟我聊天,不知不觉就辩论起来——还是围绕刻苦学习那些话题。有的家长振振有词地问我,你鼓励孩子刻苦学习,考上重点大学,那好,如果都上重点大学,那谁来上普通的本二本三大学呢,谁来上技工学校呢?
类似的问题还有,如果都抢着去找好工作,那谁做环卫工呢?如果都抢着考第一名、前几名,那谁考最后呢?如果都抢着当领导,那谁来当职工呢?
这样的问题,一下子能问住我。是啊,社会总会有分工,如果有更好的工作,谁也不愿意做环卫工人,那为什么就是有一批人做环卫工人呢?
后来,我终于想到了答案。我们的生存同样适用于丛林法则,任何一个社会,都是胜者为王。人的生存就像漫长的马拉松,总归决出第一方阵——你见过有几次马拉松比赛决不出名次呢?这这场漫长的竞争中,那些走在前列的,自然就是社会的上层,走在后面的,自然就是社会的下层。
这下,你总会明白,为什么一定会产生环卫工人了吧?那些在马拉松比赛中处于落后梯队的,只能选择环卫工人,否则就难以生存。我不信,那些四五点就起床,在冰天雪地和雾霾中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他们会喜欢这个职业。我不信,那些被各类媒体尊重并褒扬的环卫工人,会放着公务员、教师不做,偏偏喜欢打扫卫生。
我的邻居讲了一个故事。他在大街上走,忽然内急,赶紧找了一个厕所。他方便完,抬头看,有掏粪工在忙碌,再一看,是自己年轻时的小伙伴。他惊诧地问,哥们,你怎么做这个工作?对方回答,岁数大了,没有别的手艺,总是要养家糊口,掏粪虽然看起来脏了点,累了点,但是每天就忙碌这俩小时,实际上并不累。他还说,这个工作没有竞争,没有压力,适应了也没有什么,再说,自己也没有能力干别的活儿呀。
所以说,不用操心,不可能出现人人都上重点大学,导致本二本三大学没人上的问题。因为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考相同的分数,总有一批够坚韧够刻苦的人走在前面。在丛林里,猴群的公猴会通过激烈的厮杀决出胜负,强者为王,弱者流亡。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貌似仁慈,实质上也是丛林法则。
任何一个生存环境总会无形中划分出不同的层次,就像一个班级,总是有前十名,中间十名,末端十名。你自己努力的程度够强,自然会跑到前面。社会上,你不够努力,或者时运不济,那就去做掏粪工,因为你的排名靠后,你要想生存,别无选择。
(二)
是,我们的孩子太累了,每天拖着大书包,那么多的作业,还有各类的辅导班。家长们心疼,孩子们自己也在叫屈。
几年前,我参加河北电视台一期节目的录制,有个高二的小女孩写作并出版了一本书。书名我忘记了,内容是为时下中学生繁重的学业而呐喊。因为她是孩子,她叫喊学业之苦,确实赢得了很多人的共鸣,于是很多人指责乃至咒骂这个应试教育制度。
我是节目邀请的嘉宾,我不同意小女孩的观点。我说,青春是用来吃苦的,谁的成长都要经过历练;当你陶醉于写这本书的乐趣时,你不觉得累,别人也许会觉得你累;同样,人家那些埋头苦读的人,你觉得累,人家未必觉得累。
小女孩谈及,校园里充斥着那么多的考试,每次考试都是对学生神经的折磨。那点分数难道就那么重要吗?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不能人尽其才呢?她提的问题确实很难回答。我们这个社会确实应该人尽其才,但是,怎么才能验证你有才呢?难道,你写一本书,就觉得自己是人才了吗?
我当时想,你写了一本书,自费出版,就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实际上,从专业作家的角度讲,你仅仅是幼儿园学会了拼音而已。
小女孩最后提出了一个哄堂大笑的见解。她说,如果没有那么多作业,没有那么多竞争,大家都不去学习,青春不就变得轻松了吗?考试的时候难道就分不出名次吗?
可是,人世间有丛林法则,有竞争就会有投入,校园里怎么会轻轻松松呢?这就是幼稚,幼稚到天真。
(三)
前不久,我跟高中同学产生了一次讨论,彼此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们高中时是同班同学,毕业后分别考上了北京和天津一所不错的大学。如今,她的儿子正在上初三,正被作业压得愁眉苦脸。她心疼孩子,就跟我讨论,为什么学校布置如此多的作业,让孩子压力如此大。
我说,只能说你家孩子的学习能力差,把作业当成了压力,学校的作业再多,也不会把全部的孩子压垮。
同学说,据她了解,即便是班里的尖子生,也是写作业到了深夜。她对学校充满了怨言,如此多的作业,孩子在长身体,影响孩子发育怎么办?
我说,我们上高中的时候,营养不良,也是学得很苦,我们的身体也没有发育不良。
同学不赞成我的看法,30年前,我们读高中,没有觉得压力这么大呀,那时候没有这么多的作业啊,自己没有像儿子这么愁眉苦脸啊。我哈哈一笑,那是因为我们都是尖子生,课业负担对我们来说不在话下,你要知道,也有相当一批同学,也是刻苦到了家,他们依然高考落榜。
高中同学跟17岁的小女孩一样,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设想——干嘛让孩子压力这么大呢,大家都轻松些,不写那么多作业,依然可以分出名次啊,依然会有人考上重点大学啊。
我们的讨论就此结束。因为她的设想不可能实现。
如果都抢着去找好工作,那谁做环卫工呢?为什么不让孩子们都活得轻松些,不写那么多作业,依然可以分出名次啊——上述的想法很天真,因为现实中不可能存在,仅仅是一种梦幻般的设想而已。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越是最下层民众之间,越是没有市场。素质教育希望的就是让孩子活得丰富多彩、快乐轻松,可是每一个学生分出良莠的出口却是高考,而高考就是比分数。
如果我自己有一门技能,就可以当个厨师,我干嘛去做清洁工呢?如果我刻苦学习几年,就可以考个重点大学,我干嘛非要去本三呢?你们轻松吧,我不怕山一般的作业,攻克它,就可以升入不错的高中,我干嘛像你们那样轻松呢?我勤恳工作,就可以在单位当上领导,我干嘛非要在工作上拈轻怕重呢?
人生像个漫长的马拉松,我紧跑几步,就可以跑到第一方阵,为什么我非要落后到最后一个方阵呢?
因此,校园里永远都会有刻苦学习的学生,因为他们想领先一步。社会上,那些没有技能,在人生马拉松没有跑到前列的人,自然就会去做清洁工,这就是血淋淋的生存法则。
青春奋斗的价值,其实就是为了在人生马拉松中跑得快些前些,这样你有足够的余地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如果想让别人像你一样轻松些,好让你的竞争压力小一些,那只能是妄想。如果你怯于竞争,跑得不够坚定,你最后谋生的位置,只能是清洁工。
多说一句,清洁工也不是什么丢人的职业,它也体现出人格魅力和生存价值。可是,它很苦,你愿意承受它的苦,请自便。
胡子宏,供职于河北邢台市文联,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河北作家协会会员,20多年来,在全国400多家报刊发表200多万字的散文随笔。作品有8篇次入选8册大中学课本、阅读教材。2016年7月罹患鼻咽癌,治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