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三拾五:《权舆》,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君子叹食嗟来之食!

《权舆》是《诗》的第135首。这是一首讽刺诗,也是一首牢骚诗。对秦君来说,诗讽刺其前恭后倨、有始无终的待人之道,当然,这里的人,主要指贤士或贵族;而对所谓的贤士或贵族来说,诗中刻画的情境,则体现这些人物质上的落魄囧境和精神上的仰人鼻息。
《秦风》是《诗》“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篇,《权舆》则是《秦风》的最后一篇。关于这首诗的背景,解诗大家《毛诗序》说:“《权舆》,刺康公也。忘先君之旧臣,与贤者有始而无终也。”意思是秦穆公之子秦康公忘了“纠纠老秦”的初心,不能继承父祖遗志,不能广纳贤才、治国图强。
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孔颖达等人奉唐太宗诏命,作《五经正义》,为当时政府颁布的关于五经的官书,其中关于《诗》的名叫《毛诗正义》,也坚持刺秦君说:“作《权舆》诗者,刺康公也。康公遗忘其先君穆公之旧臣,不加礼饩(xì),与贤者交接,有始而无终,初时殷勤,后则疏薄,故刺之。”
嬴秦为求霸业,多有好养游士食客之君主,其中秦穆公便是较为突出的一位。他取由余于戎,获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枝于晋,并且屡败犹用孟明,善马以养勇士,一时间四方游士,望风奔秦。及至穆公死,其子康公立,忘旧弃贤,使游侠之士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诗人在此背景下,唱出这首嗟叹的歌。
权    舆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馀。
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
于嗟乎,不承权舆!
注释:1、权舆:本指草木初发,引申为起始,当初,先前。2、於(wū):通“呜”,叹词。3、夏屋:大的食器。夏,大。屋,通“握”。《尔雅》:“握,具也。”渠渠:丰盛。《广雅》:“渠渠,盛也。”4、无馀:不剩。5、于嗟乎:悲叹声。于嗟,通“吁嗟”。6、承:继承。7、簋(guǐ):古代青铜或陶制圆形食器。毛传:“四簋,黍稷稻粱。”朱熹《诗集传》:“四簋,礼食之盛也。”
《权舆》很短,只有两章。第一章里提及的变化还只是从大碗饭食到每食无余,到第二章里已经从“每食四簋”到“每食不饱”了,于是作者一唱三叹,“于嗟乎!不承权舆”,这嗟叹声中充满了失望和希望:对遭受冷遇的现实的失望和对康公恢复先王礼贤下士之风的希望。结果如何?不得而知!不过,仰人鼻息的日子,可想而知,不会好到哪里去!
唉我呀!曾经居住华屋,如今每顿不丰。
可叹啊!待遇远不如当初!
呜呼哉!曾经餐餐丰富,如今每顿不饱。
可怜啊!待遇远不如从前!
《权舆》中主人公,在讽刺秦君忘却旧臣、对贤士有始无终的现实之时,也暴露出了所谓的贤士和贵族留恋往昔富贵生活的心态。即使是不受君王待见,各种待遇今不如昔,所谓的贤士能臣们既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守,也没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的骨气,而是继续“叹食嗟来之食”,这就有点丧失气节,且是满腹牢骚了。

........................................................

........................................................

自然于道,自觉于法,自在于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