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四一)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暍病

第三节、暍病

暍病,是什么病呢?一般我们说是暑病,中暑了,和现在的中暑有点不一样,我们中医讲的中暑,实际上是在这个暑湿季节得了病了,叫中暑了。如暑温,在高热环境下的热势病是不一样的。

这个暍病的表现是什么?

【原文】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太阳中暍”也就是说在太阳这个部位,受了热邪了,表现为发热恶寒,也就是一个是发热,一个是怕冷,再一个就是身体感觉到有沉重,还有疼痛的感觉。这些是中暍的临床特征。

脉象表现为弦、细、芤、迟。这不是同时出现的,应该说是可以见到弦脉,细脉,芤脉,迟脉,绝对不是同时见到这么的脉。这个弦应该是弦而有力的。细脉就应该是整个都是细,芤脉就是象摸到葱的那种感觉,芤脉就相当于葱叶子一样,摸上去感觉还比较硬,再一按就空了,也就是脉大,但是是中空的,肯定不是细脉。迟脉就是跳得慢。

“小便已,洒洒然毛耸”小便过后,打冷颤的那个样子,“洒洒然毛耸”就是身上起鸡皮疙瘩,手脚冰冷,“小有劳,身即热”稍微一活动,身体就发热,由于身体发热,需要张口来透气,热伤津液,不能上润口唇,所以,门牙就显得干燥。

如果发汗,我们都知道,发汗属于解表,解表要在邪正相争的情况下才适合解表,由于病人是暑病,暑病本来就会流很多汗,汗流多了,本来就会表阳虚,这个时候,如果再发汗,表阳就会更虚,所以,就会显得更加的怕冷。

如果用温针来治疗,发热就会加重,这是为什么呢?这只能说明里热很盛,里热还没有去,如果再不断的用下法,津液本来就伤得严重,这时再用用下法,再一次的损伤津液,这时就会出现小便涩痛,淋沥更厉害。

以上就是得了暍病,用不同的治法得到不同的结果,都是使病情加重。

【要点延伸】

1、中暍,非热射病,生物性热邪感染性疾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

2、生物性热邪致病禁发汗治疗“若发其汗, 则其恶寒甚"。发汗可致津液从皮肤丢失,血容量减少、外周血管收缩、保证重要内脏供血。

3、生物性热邪致病禁温针治疗:“加温针,则发热甚"。

4、生物性热邪致病禁泻下治疗“数下之,则淋甚"。泻下可致津液从肠道丢失,血容量减少、肾脏血液灌注不足、小便量少,泌尿系感染就会加重。

5、中暍的病位在哪里?没有任何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迹象的表述,只有“小便已酒酒然毛耸”、“数下之则淋甚”。而且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发汗、针灸、泻下对泌尿系感染均无益处,因此,中暍的病位是泌尿系,当为泌尿系生物性热邪感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