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十四年十月,元将脱脱率百万军攻打六合...
至正十四年十月,元将脱脱率百万军攻打六合,六合统帅遣使向朱元璋求救。使者与朱元璋乃是故交,因而朱元璋对此事非常上心。可是其统帅却与郭子兴有隙,他坚决不同意发兵。
朱元璋为人精明,当然不会完全因为交情就出兵。他选择出兵也是考虑到己方所面临的严峻局势。他见使者所说情况非常紧急,而郭子兴不为所动,于是劝道:“六合被围,如果没有援军相助,必然会被攻破。六合既破,滁州将直面元朝大军,到时候滁州也必然无法坚守。元帅切不可因为小节而误大事。”郭子兴见威胁到自己的势力,最终还是决定发兵。
开始,郭子兴是想派其他将领前往,可是众人听说元军有百万之众,畏惧不敢前行,以出师不吉为由推辞。郭子兴无奈只得派朱元璋前去救援。临行前,他让朱元璋也祈祷下,看是否吉利。朱元璋则一口否决:“事之可否,当断之于心,何必祷也。”他于是率军前往六合。
朱元璋到达六合之后,选择与耿再成一起坚守瓦梁垒,阻击、吸引元军。元军兵锋甚锐,每天晚上攻垒,但是每次眼看就要攻破了,却始终无法成功。到了第二天,防守工事又修葺一新。如此反复再四。虽然如此,瓦梁垒毕竟是窄小,而元军毕竟势大,攻城元军只是百万大军的一部分。长此以往,被攻破乃是必然。朱元璋于是决定将军民撤往滁州城,诱导元军前往滁州,于中途设伏。
为了顺利撤退,朱元璋使了一计。他撤掉守垒兵马,让其隐入屋舍中,派垒中妇女倚门大骂元兵。元军对这种奇葩的方式莫名其妙,其统帅惊疑不定,以为是陷阱,不敢前进。这时朱元璋又让垒中妇女赶着牲畜从垒中依次走出,壮丁、兵卒则跟在后面,元军仍然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又是什么计谋。他们不仅没有进攻,反而退后了一段距离。就这样军民顺利回到了滁州城。
元军虽然后撤,但是却没有撤兵。果然如朱元璋所料,元军又将矛头对准了滁州城。朱元璋一方面命耿再成出城迎战,一方面在城附近的山涧设立埋伏。耿再成假装大败,逃往山涧,元军急追。到达山涧后,伏兵顿起,元军丢盔弃甲,下马逃命。这时城中兵马尽出,从后面攻击元军,前后夹击下,元军大败。
一次战役的胜利不代表就解除了危险,此次攻城也只不过是一部分元军。如果后续问题处理不好,元军会派更多兵马前来。为了一劳永逸,朱元璋选择主动示弱。他准备了一批牛和大量美酒,又将所俘获的元军战马收集起来,让城中父老带着这些东西前往元军大营犒军。他们对元军统帅道:“城主老病,不能亲自前来,派遣我们来犒劳天兵。城中都是良民,只不过是组织起来应对盗贼。先前将军领兵攻城,城中百姓担心被屠戮,所以才选择反击。将军千万不要跟一帮愚民过不去。以后将军但有所需,我们保证配合。还望将军能够体谅。现在高邮巨寇未灭,非集中兵力攻打不可。难道将军还要分兵来对付我们这些良民吗?”
听完这一番话,元军统帅觉得非常有道理。他对滁州父老道:“你们肯定是良民。不是良民怎么会将俘获的马匹归还呢。”他于是撤军,前往攻打高邮张士诚。
@以史为伴 此事记载于《明太祖实录》。朱元璋为了保全六合、滁州采取的这一系列计谋,足见其谋略深远。《明史》在讲述明朝建立前后的战役时,多将用兵战略归结到朱元璋头上,看来也并非虚妄。元军攻打六合,他看到了滁州与六合的唇亡齿寒之势,毅然决定救援。面对百万元军铁骑,毫不畏惧。滁州乃是其当前的根本所在,他却敢于将元兵引至,足见其魄力。以妇女骂城、妇女赶着牛羊为先锋、山涧设伏、前后夹击,指挥若定,有当年诸葛孔明之风。至于后来以父老犒军、归还马匹、主动供应军需,彻底解决了滁州后顾之忧,更是妙不可言。这一次战役是以小博大、保全于夹缝之中的典型。此时的朱元璋势力尚且弱小,这次战役之后,朱元璋一直都没有遇到大规模的元军围剿。这为其逐渐发展势力提供了条件。等元朝真正开始正视他时,也就是朱元璋覆灭元朝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