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影寻踪——金家窑清真寺
金家窑清真寺旧影。
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漕运成为国之命脉。《金史》所列县份名单中,靖海(今静海)、武清两县搭界,河道相连。金朝设直沽寨,任命正副都统各一人,前者“初为武清巡检”,后者曾为靖海县柳口(今杨柳青)巡检。直沽寨设于三岔河口附近,这是天津最早记录的地名。至元朝,仍建都于燕京。为通漕运,元初开凿会通河,兴海漕,“东南贡赋集刘家港,由海道上直沽,达燕都”。海、河联运,直沽仍为枢纽,顺应“舟车攸会,聚落始繁”的发展,改直沽寨为海津镇。1402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为了纪念他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朱棣便把直沽赐名为天津,意为“天子渡河之地”。明初,漕运仍循海漕旧制。“直沽海运商舶往来之冲,宜设军卫”,永乐二年(1404年)天津筑城设卫,天津由此开启了城市化进程。当时,天津周边有15座官窑烧砖,另有李家窑、赵家窑、金家窑、南头窑四座私窑。其中金家窑为一金姓人所建,其后砖窑外迁,金家窑则演变成这一带的地名。当年,北运河在汇入三岔河口之前,曾向东拐了一个大弯,形成了一块三面临水之地,这个地方就是史志上记载的“三岔口北岸”。金家窑村就坐落在这块土地的中央。金家窑村东临狮子林村,西至河北大胡同,南至望海寺、海河楼,北至北运河弯道,村中人口稠密,金家窑大街犹如一条通衢大道横穿其中,东头到东河沿,西头至大胡同,终日车水马龙,可称潞河(北运河)尾闾第一村。因南北运河在此交汇,漕运船队多在此停泊,使三岔河口北岸迅速发展成为天津城外重要的人口集聚地。明朝初年,在运送漕粮的船队中有一些安徽安庆漕运帮的人,他们每年冬天都会在此地临时搭席棚作礼拜,后又陆续有回族同胞到此定居。明万历二年(1574年),安徽安庆府回族皇粮漕运帮集资在金家窑建起了最初的清真寺。后来在王宇周、左冠廷和穆玉山的资助下建设了清真寺的大殿、南北讲堂和沐浴室等。光绪年间,冯阿訇集资重修该寺。1917年、1984年、1988年和1990年,该清真寺的大殿、南北讲堂和门楼又相继进行了修缮。2000年因规划重建,2002年竣工。现金家窑清真寺大殿由150平方米扩至209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由592平方米扩至2023平方米。清真寺礼拜大殿建筑形式为中国古典殿宇式。清真寺坐西朝东,青砖圆券,高约3米,木制两门,两侧有石狮。前院南侧水房11间,供礼拜前大小净之用。北侧讲堂4间。院内有高大椿树一株,相传为明末栽植(今仍茂盛)。经堂(礼拜堂)为该寺主建筑,平面呈凸字型,殿高10米,前为卷棚顶抱厦,西阔三间,进深一间。中做硬山顶,后为九脊歇山顶,西阔五间,进深一间,单檐歇山,垂脊高挑,雕砖寿瓦,彩拱漆枋,古朴、肃穆、巍峨,雕饰精美。主体建筑礼拜堂的正脊顶部建有一座六角攒尖亭阁式望月楼,在其他清真寺建筑中较为少见。该寺主入口红漆大门上悬“清真无二”四字匾额,门两侧为保存基本完整的抱鼓石。
金家窑清真寺礼拜堂。
金家窑清真寺和天穆清真寺、西北角小伙巷清真寺并列为天津市著名的三大清真寺,是天津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也是天津城区兴建最早的一个。金家窑清真寺寺内现珍藏有70余部阿拉伯文藏经,20余部波斯文藏经,以及1927年由戴德桂撰写的《天津金家窑清真寺碑记》等碑刻数通。《金家窑清真寺》、《清真第一寺》、《认主独一》、《清真无二》这些匾为天津回族书法家曹柏昆及萧玉生所题写。2005年8月31日,该寺被列为天津市重点保护历史风貌建筑。2020年5月16日,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金家窑清真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