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赵府居敬堂本《灵枢经》校刻特点

《灵枢经》是中医学的奠基著作之一,其早期流传经历了战国至秦汉一个很长的时期,隋唐以前主要是以师徒相授、传抄等形式流传,大概在宋代始有版刻行世,金元以后刊刻渐多。今存《灵枢经》的版本的数十种,其中明朝嘉靖年间赵康王朱厚煜居敬堂刻本《简称赵府居敬堂本》较为著名,其刊刻精良,保存完整。清代藏书家王韬得此刻本,于卷八末空白处有墨笔题记云:“此书得于日本友人寺田弧处,谓为宋本,每半页八行,每行十七字,字结体颇大,而点书严密,宋本无疑,是可宝也。”此虽为王韬的一种误认,但明刻居敬堂刻本的刊刻精良从中可见一斑。此本与元·胡氏古林堂刻本,明·熊宗立种德堂本相校,现将此本在版刻与校勘方面均有独到之处,介绍如下。

版刻特点

赵府居敬堂本共有3种版式,皆藏于中国中医研究院。一为十二卷六册本,是与《素问》合刊者,目录后有“元二十四卷今并为十二卷计八十一篇”小注。该版本四周双边,线黑口,双白鱼尾,每半叶高20.1厘米,广13.9厘米,8行,行17字,版心文字上白口处为“赵府居敬堂”,中部为“灵枢卷”(目录为“灵枢经目录”,史崧序为“灵枢经序”),下白口处有“云”、“孝”、“忠”、“悌”、“恒”、“侃”、“伦”、“崔”等字,为刻工姓名。另一赵府居敬堂本十二卷四册,为单行本。前述赵府本与此本版式相同,字体大小也均为1.5厘米×1.2厘米左右。书册大小前者为17.3厘米×25.8厘米,而此本则为15.5厘米×25.5厘米。此本书名《黄帝内经灵枢经》。中国中医研究院尚有《灵枢经》十二卷六册,也为赵府本,版式与前两本同,惟书册规格为18.8厘米×29.5厘米。

赵府居敬堂本具有明本的鲜明特点:①字体为仿宋本,字画横平竖直,撇捺直挺,字形方正,为方块字;②印书纸张为白棉纸;③版式则为四周双边,线黑口,板心上刻“赵府居敬堂”,下为刻工名,行宽字大,开本也较大;④对熊本《灵枢经》某些错字作校正整理。赵府本《灵枢经》刊刻较精,且对《灵枢经》作了部分校正,为后来藏书家所重视,但其对《灵枢经》文字改动间有错误,刻字也偶有误刻,是其不足之处。

校勘特点

赵府本《灵枢经》在刊刻时主要与明代熊家本种德堂本相校,进行了一些文献学方面的工作。其在校勘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订正误字如熊本《胀论第三十五》:“今有其三而下下者,其过焉在?”赵本将前“下”改为“不”字。熊本《口问第二十八》:“头为之苦倾,目为之鸣。”赵府本改“鸣”为“眩”。又如熊本《刺节真邪第七十五》:“岐伯曰:振振者,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下“振”字赵府本为“埃”字。熊本《九针论第七十八》:“其为之治针,针小大如挺。”赵府本则据前文“故为之治针,必令尖如氂”改“其”为“故”,改“小大”为“尖”。

改正文字熊本《外揣第四十五》:“若是则外内相袭,若鼓之应桴。”将“外内”改为“内外”。又如熊本《官能第七十三》:“请正其道,令可久传。”赵府本作“请其正道,令可久传。”这种做法,是为了适应当时之语言习惯,实不必改。

补脱文如熊本《刺节真邪第七十五》:“振埃者,刺外去病也。”赵府本“外”下补“经”字。

改假字熊本与元胡氏古林堂本中所用之通假字,赵府本则以其本字代之。如熊本《杂病第二十六》:“手太阴心痛,当九节次之。”赵府本以“刺”代“次”。又如熊本《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五谷之津液和而为高。”赵府本以“膏”代“高”。

其他问题熊本中所用之简体字,赵府本悉以改正。省文符号,赵府本也均用原字替代。音释增入“音”字。又熊本中“大”“太”不分,赵本也加以区别。

赵府本《灵枢经》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刻书之误。如熊本《根结第五》:“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阴为枢,故开折则内节渎而暴病起矣。”赵府本误“少阴”为“少阳”。二是沿袭原本之误。如《四时气第四十九》:“邪在大肠,刺盲之原。”“厥逆上冲肠胃,燻于肝,散于盲,结于脐。”二“盲”字当作“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