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个茶都这么作,大宋不愧是小资王朝!
给眼睛一点闲暇,
用耳朵感受小约的茶趣。
在文艺之风繁盛的宋朝,茶文化可谓是发展到了空前极致。点茶更是风靡全民的活动。谁能想到,在这一片大好形势下,却潜藏着王朝倾颓的隐患?
奢靡的茶风,想来陆羽必定不乐见,因为在茶圣心目中,茶是俭德之人的饮品。但是在宋朝,茶已不茶,早已脱离了饮品的范畴,而成了被供在珍品架上的珍宝。
在中国茶史上,制茶工艺的顶峰当属北苑茶。北苑产茶的历史早,追求工艺精制,但宋朝之前并不太得志。直至宋朝收复南唐,北苑才迎来了最风光的时代。
北苑茶追求精工细作,据传,其传奇茶饼“龙园胜雪”,竟是以“水芽”精制而成的。
《北苑别录》中,将茶芽分为三个等级:两叶一芽的“紫芽”为最下品,一般白茶中的寿眉,就是以紫芽做成的。但在北苑,紫芽却是弃之不用的。
一芽一叶在北苑称为“中芽”,一般茶品中,一芽一叶已属上品,还有诗赞“一枪已笑将成叶,百草皆羞未敢花。”茶人将它称为“一枪一旗”。
在北苑,只有那刚长成的雀舌状的小茶芽才可称为上品。一般人或许觉得这便是极致了吧!不,山外有山,芽外有芽,“龙园胜雪”所用的“水芽”,才是人间极品。
所谓的“水芽”,便是剥去茶芽外熟叶,只取其中心一缕细芯,再泡入清泉之中,使那一缕茶芯被那泉水浸泡得白如银丝。因此,“水芽”也被称作“银丝冰芽”。可以想象,以这细丝缕一般的冰芽制成茶饼,其工序是何等细致和繁琐了。
且不说那绝品“龙园胜雪”的繁琐,据说单是蔡襄发明的“小龙团”,贡茶苑上千人不眠不休赶制,一年产量也不过区区几十斤。
除此之外,上贡给皇上的茶饼还需压上栩栩如生的纹理。宫中有专门负责绣茶的人,每逢宫中庆典,就要以五色金线在茶饼上绣出各种华美的装饰。
经此一番折腾,茶饼最终到皇帝手中时,自然是罕见之珍品了。
据传宋仁宗赏赐两府八位长官,也就只有两饼“小龙团”。首府重臣,国家的最高官员,一人也只得四分之一个茶饼……受赏的大臣当然没人舍得将那茶饼拿来研泡,而是供起来当作“传家宝”赏玩了。
欧阳修是幸运的。兢兢业业为皇帝服务二十年,皇帝赏了他一饼完整的“小龙团”茶饼。欧阳修爱不释手,珍藏在家,每每赏玩,感激涕零……
经过这般精心制作的茶饼,自然早已失去了作为饮品的功用。为追求美观,宋人往往还以“珍膏油面”来为茶饼增亮;为追求茶饼的香气,上贡的茶饼往往还会添加龙脑香料。
这些“添加剂”,既影响茶汤的口感,又对身体无益。龙脑香浓,加入茶饼饮用,却会让人头晕胸闷。因此,皇帝才有了制造不添加香料的茶饼的想法。
然而,茶事上的奢靡无度,早已使得朝廷财政逐渐捉襟见肘,隐患就此埋下。除了在制茶工艺上不惜耗费人力物力,宋朝在“茶纲”实施上也是天怒人怨。
何谓“茶纲”,“茶纲”又是如何影响民生的呢?我们下回再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