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洛宁历史人物张琯生平的重要物证—— 蓝孺张公暨吕宜人合葬墓志铭 2024-07-31 17:28:27 蓝孺张公①暨吕宜人合葬墓志铭②吕履恒代裴芦院先生作宇宙之大经,曰忠,曰孝,而古今人克全者盖寡,以吾所见闻,若吾乡吕明德先生③可云无愧也。先生少习伊洛之学④,立身行道,一本於孝经,卒能立大节,以成不朽,故流风遗韵,后死者犹得与被其泽焉。先生之馆甥⑤曰蓝孺张公,实从先生讲学于洛社,故能移孝作忠,勇战而敬官,凡所闻于先生者,悉设诚而致行之,余尝窃闻长者之遗风矣!岁丁丑⑥,张公卒。既久,嗣公太乙⑦以状来谒铭,且泣曰:“不孝非犹夫人之为子也。先大夫捐馆舍,不孝未及龀趋庭之训,无闻今既长始克葬,不可以无述。闻先大夫受学于外,大父吕明德先生君与先生同里,即以知先生者知先大夫,先大夫且不朽,敢稽首以请。”予感其意弗克辞,于是按状而志之。张氏裔出清河,自汉以来世居同州,元末有仲文者,奉母迁河南之永宁,八传至公之祖论始显,由进士官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父鼎延由进士历官兵部右侍郎,母廉氏累封夫人。公讳琯,字伯润,号蓝孺,生有至性,以忠孝大节自期,见义勇为。甫七岁,即能理童仆曲直,祖父母有所分遗,必取少,推多与弟妹,中丞公⑧深器之。年十四,以茂才异等食饩,试辄第一,吕明德先生妻以女,公因从先生受学。崇祯癸酉⑨,贼渡河窥永宁,时中丞公自蜀归,命公捐金募兵,出奇计杀贼,或生擒之。甲戌⑩,中丞公卒。明年,贼再至。公率家众张承芳等衔枚趋贼垒,中伏,芳等七人死之,公以稍后免,贼亦由是遁,不敢窥永宁。后五年,庚辰(11)冬,贼复自南阳来,破宜阳,遂攻永宁。公奉父司马公(12)守南城,日具糗糒(13)飨军,守御备至。贼撤南城围,不敢偪,更攻其瑕,城乃陷。公被执至关中,备尝诸苦,终不屈。时贼已僭伪号,设制科,乡人陷贼中者,或劝公求试,公叱之曰:“吾读圣贤书,能明大义,不能提三尺剑诛此贼,岂效若辈辱身求活耶?”寻以计脱去,其临难不苟如此。中丞公尝平蜀寇,既撄劳疾,复以捍永尽瘁而卒,司马公欲上书白父功,哀毁不能文,公代草曰:“臣父出定蛮方,还捍乡里,勠力兵间,至於僵仆。惟主上念诸葛之渡泸,以劳定国,怜子囊之城郢,没不忘君,庶俾先臣死骨不朽。”书既上,会用事者修旧郗,以称誉过实,竟坐免官。公告司马公曰:“父为亲受谤,子道全矣,复何憾!”司马公深韪之。公既高才能文章,视科名如拾芥,乃终不得志。国初,遂以拔贡司李严州(14),廉干称最,阅谳书常至夜分,执管不忍下,多所平反。御史大夫荐公治行第一,赐袍服,授户部江南司主事,监督通仓政,釐弊剔奸,不畏强御。复由湖广司员外、山西司郎中知兖州府事。适母廉夫人卒,奔丧归,哀毁过制。寻丁外艰(15),亦如之。终丧,复知淮安府,所至多善政,民皆德之,去则攀辕涕泣云。呜呼!公可谓勇战敬官,移孝作忠矣。闻洛郡失守时,明德先生以致政大臣守北城,夜缒家众杀贼,贼不敢近,与太守公父子同。方永宁城陷,公之不死也。闲不容发(16),然卒全身以归,为兴朝循良吏,则智以成仁,与所闻于师友者,盖异事而同揆也。某先君子亦尝以率众守寨杀贼,虽不敢自附于太守公父子,亦窃闻明德先生之风而兴起者,彼启鑰授贼,以君亲为市者,独何心耶!公好施德,不望报。与人交无城府,下至童仆(17),悉推赤心置之,以故能得人死力。虽生於世胄,闲静寡营泊如也。尝曰:“吾惧人以纨绔子相目,是汙吾世也。”元配吕宜人,明德先生仲女,事舅姑以孝闻。公被陷关中,以智脱归,宜人与有力焉,先公卒以辛未(18)冬十二月,合葬祖茔礼也。子一曰:青藜,字太乙,厚德好学,有父风。铭曰:金门山高,洛水流清,是为清河氏之佳城(19)。振振绳绳,奕世有令名,大启尔宇,为国之桢,有基无坏,忠孝相成,吾所知者,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不问山之灵。本文收录于清吕履恒《冶古堂文集》卷四15--19清 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二百十五守令一31—33 清 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作者介绍:吕履恒:字元素,号坦庵,河南新安县人,明兵部尚书吕维祺孙,大器晚成,康熙三十三年,四十四岁中进士,知宁乡。清廉公正,关注民生,深受百姓爱戴。减免差役,缓征税赋,设粥棚,对鬻子女者,捐俸赎之。重教育,宁乡文风大振,“宁乡多才子”闻名遐迩。擢任广西道监察御史,铁面无私。官至户部侍郎。履恒工诗,著有《冶古堂文集》、《梦月岩诗集》二十卷,末附诗余二十四首,《四库总目》传于世。裴芦院先生:裴衮,字九章,清初新安县芦院人,自号“芦院”。晚年入仕,廉洁爱民,百姓呼为“裴老官”。幼敦孝友,随父设馆渑池,悉读曹月川集。顺治己亥(1659)科进士,丁父忧三年,补殿试,赐进士出身。秉性耿直,不屑钻营,毅然回乡务农。应邀聘为家庭教师。名噪京都。知溧阳县。甫下车,拒收馈赠,查清豪猾之徒,铲除罪魁,百姓以安。又设粥赈灾,拒收谢仪,百姓感戴。一生洁身自爱。赴任途中,不投故交,不住客店,寄宿古寺。告老还乡后仍勤奋读书。新安大旱,上书巡抚,痛陈乡里疾苦,减免新安全年税银。父老无不感激。注释:①【蓝孺张公】:指张琯。张琯,字伯润,号蓝孺。清顺治乙酉【1645年】拔贡,顺治丙戌【1646年】,以明经拔萃,授浙江严州府推官。顺治壬辰【1652年】,行取考选。顺治癸巳【1653年】,授户部江西司主事,升湖广司员外郎,山西司郎中。顺治丁酉【1657年】升山东兖州府知府,丁忧归。康熙元年,服阕,任江苏淮安府知府,诰授朝议大夫。康熙三年离任。公大致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逝于清康熙丁丑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配新安县吕氏,明南京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节、豫石吕公讳维祺之次女,封恭人。子一曰:青藜。民国六年《洛宁县志》卷四 “人物”:张琯,顺治乙酉拔贡,历官淮安知府。②【墓志铭】:墓志,是存放于墓中载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它是把死者在世时,无论是持家、德行、学向、技艺、政绩、功业等的大小,浓缩为一份个人的历史档案,以补家族史、地方志乃至国史的不足。也是墓志断代的确证。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更是人类历史悠久的文化表现形式。墓志铭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的。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通常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序文,记叙死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后一部分是“铭”,多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出自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说:“按志者,记也;铭者,名也。”墓志铭真正成为一种文体应该始于南朝。③【吕明德先生】:指明代著名理学家吕维祺,世称明德先生。吕维祺(1587年—1641年),字介孺,号豫石,谥号忠节,河南府新安(今河南新安)人。他为人耿直不阿,为官清廉,敢于直谏。曾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著述丰厚,有《明德堂文集》、《孝经本义》、《孝经翼》、《节孝义忠集》等传世。④【伊洛之学】:北宋程颢、程颐所创理学学派。世称程颢为“大程”,程颐为“小程”,合称为“二程”。二程为亲兄弟,均为洛阳(今属河南)人,长期在洛阳讲学,后来程颐又居临伊川,二人讲学于伊河洛水之间,因称其所创学派为“伊洛之学”,也叫“洛学”。⑤【馆甥】:指女婿。《孟子·万章下》:“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赵岐注:“谓妻父曰外舅,谓我舅者吾谓之甥。⑥【丁丑】:康熙丁丑年,即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⑦【太乙】:张青藜,字太乙。⑧【中丞公】:中丞:指御史大夫。明清时期对巡抚的尊称。此处指张论。⑨【崇祯癸酉】: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⑩【甲戌】: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11)【庚辰】: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12)【司马公】:司马:对兵部尚书、侍郎的尊称。兵部尚书称为大司马;兵部侍郎称为少司马。此处指张鼎延。(13)【糗糒】:读音是qiǔ bèi,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干粮。(14)【司李严州】:司李:1.官名。明朝置,又作司理。2.执法,断案。司李一般指推官。推官,是古代官名。位次于判官、掌书记,掌推勾狱讼之事。严州:指严州府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流域。府治最初在今桐庐旧县街道。张琯曾任严州府推官。(15)【丁外艰】:也称“丁父忧”。父死丁忧曰“丁外艰”。居丧也叫“丁艰”,又叫“守孝”。(16)【闲不容发】:1.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或事物很精密。语出《大戴礼记·曾天子圆》:“律居阴而治阳,厤居阳而治阴,律厤迭相治也,其閒不容髮。”2.比喻时间紧迫,事机危急。(17)【童仆】:家中侍候主人的孩童和仆人。(18)【辛未】:康熙辛未年,即康熙三十年(1691年)。(19)【佳城】:指坟墓。张泽武作品集锦优免感恩碑金山庙村史话洛宁县姓氏文化王范赵氏望族文化大门楼张氏望族文化(一)大门楼张氏望族文化专刊(二)《洛宁谷圭段氏望族文化》专刊之一梦回“圣都”——金门寨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史话张氏世居之地----德里村史话张鼎延与金门寨《张氏家乘》雷氏家族人物志二——②现代人物洛宁县金门川德里、大门楼张氏家族概说雷氏家族人物志一——①明清时期人物志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十——坡头雷氏历代家谱洛宁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十一、雷氏家谱序言洛宁雷氏望族文化之十一 ——历代家谱序言(二)洛宁雷氏望族文化之十一 ——历代家谱序言(三)洛宁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之十一——历代家谱序言(四)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一、雷氏家族起源、历代迁徙及郡望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二、坡头雷氏家族源流概说好一部介绍洛宁的百科全书《洛宁史话》序言、后记和目录“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隆重推荐周流宗先生新作《洛宁史话》《洛宁史话》在洛宁隆重发行,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共襄盛举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四-雷氏家族人物志(3)-③坡头雷氏世袭恩骑尉、 ④《洛宁县志》收录的雷氏人物坡头雷氏望族文化—四雷氏家族人物志(4) ⑤陕西朝邑县(今大荔县)支派雷氏人物坡头雷氏望族文化五:诰封圣旨、六雷氏家训、七雷氏家族排行字、八雷氏楹联、九雷氏匾额《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一——贾氏来源、迁徙、分布、郡望及堂号《洛宁谷圭段氏望族文化》专刊之二《谷圭段氏望族文化概说》《洛宁谷圭段氏望族文化》专刊之三 《段氏家族世居之地—谷圭村概说》《洛宁县下峪镇张氏文化》专刊之一洛宁县寨子韦氏家族的播迁——河南省原阳县韦城村韦氏家族概说洛宁姓氏文化:下峪镇后上庄村王氏文化德里村张氏家族支派概况洛宁县下峪镇后上庄村王氏文化——后上庄村王家大院关于洛宁县陈吴乡德里村张氏家族文化体系的构建《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一——金门寨村二门张氏文化《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二——关于“张氏始祖仲文公迁居河南府永宁县”的历史考证关于洛宁的唐代左散骑常侍王质墓、王质生平、家世及神道碑的初考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 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一)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二)金门寨村张氏家族文化之三—— 金门寨村四门张氏文化(三)解析明清时期的生员、监生及贡生(一)解析明清时期的生员、监生及贡生(二)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进士张家”张氏文化(一)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进士张家”张氏文化(二)洛宁县底张乡磨头村张氏祖茔—南茔的传说关于洛宁县陈吴乡“谷圭村名由来”的考证《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东王村贾氏家族文化(一)《洛宁县贾氏家族文化》专刊之二——东王村贾氏家族文化(二)《民国年间洛宁人民抗击土匪的伟大壮举》之一——“老洋人”攻打余庄寨《民国年间洛宁人民抗击土匪的伟大壮举》之二——王老五两打磨头寨德里张氏文化研究会圆满召开张氏修谱大会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一)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二)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三)怎么编纂《德里张氏家谱》金门寨张氏传世碑帖——《琅华馆帖》的前世与今生金门寨张氏传世碑帖——《琅华馆帖》的前世与今生之五洛宁为什么不让演传统戏剧《三上轿》张金安仗义疏财福荫子孙美名扬明四川巡抚张论传(四)明四川巡抚张论传(五)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总结张家建造石牌坊——“土壅脖”的故事洛宁县下峪镇龙门店村大瓦罐沟张氏洛宁县涧口乡明珠村韦氏家族清代族碑2018年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要点德里张氏家族清明祭祖纪实2019年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要点《谒张兵部墓感怀》(古风)咏书城(古风)三修族谱传家风 誉满桑梓美名扬-记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雷学林洛宁凤翼山张鼎延墓及神道碑张兵部谷圭拜祖咏金门川(古风)一代名医张玉堂生平话说张论不看县令张玉调画一地粮碑记张兵部之母段夫人的传说金门寨张氏传世碑帖——《琅华馆帖》的前世与今生之二太平盛世修家谱 承前启后传家风——德里张氏编纂《张氏族谱》纪实洛宁县新寨村张氏家族倡议修建大门记洛宁老城西街金氏文化(一)(七)《琅华馆帖》专集刊刻本及传世拓片马希周之死(八)张鼎延主持镌刻《琅华馆帖》的初衷和真实意图兵部右侍郎张鼎延妻廉夫人的传说洛宁草莽枭雄张青生平事迹(一)德里张氏家族诰封圣旨(一)洛宁县德里张氏诰封圣旨(二)洛宁草莽枭雄张青生平事迹(二)洛宁草莽枭雄张青生平事迹(三)德里张氏家族修谱筹资大会胜利召开德里张氏宗祠概况及德里张氏捐资功德碑洛宁县官庄村张氏文化专刊(一)——官庄村名由来及各大家族概况洛宁县东宋镇官庄村张氏文化专刊(二)——官西村西街张氏文化专刊官庄村张氏文化专刊(三)——官西村东街张氏文化专刊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二——金山庙村三门张氏文化(一)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三——金山庙村三门张氏文化(二)洛宁县金门川金门寨张氏家庙(一)洛宁县金门寨张氏家庙(二)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四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五——金山庙村四门张氏文化(一)金山庙村张氏文化之六弓力千钧东风劲 长空万里北斗明——为《德里张氏家乘》杀青而作关于德里张氏祖籍《张氏家谱序言》的解读——陕西同州雁羗村《张氏家谱 序言》(一)关于德里张氏祖籍《张氏家谱序言》的解读——陕西同州雁羗村《张氏家谱 序言》(二)张氏家族源流概说:(一)张氏得姓起源考略张氏家族源流概说(二):关于张氏起源地——张城的考证张氏家族源流概说三——晋国张氏的发展迁徙及分布张氏家族源流概说四——张氏望族、郡望、堂号张氏家族源流概说五——陕西同州张氏家族渊源概况张氏家族源流概说六——德里张氏家族概况洛宁县金山庙村张氏家谱序(一)德里张氏家乘序(一)德里张氏家乘序(二)家谱的价值是什么?——写在洛宁德里《张氏家乘》付梓之前张氏家乘序(四)张氏家乘序(五)洛宁县王召里下王召村张有福陈明越规报差事永宁县王召里乡约李通、张月,地方李柱以据实回覆事2020年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工作概况"神笔"王铎与《琅华馆帖跋》——揭示张鼎延刻制《琅华馆帖》的真正原因洛宁县磨头村发现清代优免差徭的历史文献一一《详陈优免恳乞明察事》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赞 (0) 相关推荐 关于孙都“凤凰”传说考略 笔者少时,便听老母亲讲:说横山呂氏官于朝,因某年回家省亲,车舆途经孙都村.村中有王氏女,面颊生疮,奇丑无比,闻过官,家人俱出门观看,却嫌其丑陋而锁于家.然一街喧哗,女子如何忍禁,于是情急之中,便攀爬屋 ... 熊良辅墓志铭 皇清敕授征仕郎任直隶大名府经历改补沁水县教谕伯傅先生墓志铭 熊国章点校 原任大名府经历.伯傅先生卒之三年,其嗣卜吉於十月廿九日,将与先生之原配蔚孺人.继贾孺人合葬于东傅院之祖茔.问志于谦,谦于先生有韩 ... 唐上官婉儿墓志铭 唐上官婉儿墓志铭 【试题研究】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题规律总结与指导 一.高考考什么.怎么考 考情盘点:高考所考查的历史人物主要是对时代发展与变迁具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且涵盖古今中外,其范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与生活等各个层面. ... 胡洪侠|私自研究一位历史人物,挺难的! 常常听人说贺孔才是所谓"开国捐献第一人",我也早说过,这个标签并不准确.贺孔才于1949年3月25日将家藏12768册图籍捐给当时的北平图书馆,4月份又将5371件文物捐给历史博物 ... [历史人物]安仁网络文学第204期 唐白良:益相垅的铭三胡子,竟然是国民政府主席恩师! (谭莹解元) (中间为谭莹第四代孙谭远贻) 益相垅的铭三胡子,竟然 是国民政府主席恩师! 整理编辑:唐白良 谭莹(1842-1926),字铭三,因年老时胡须荏苒,乡人称其名曰"铭三胡子&qu ... 汉朝历史人物——张骞(汉代杰出的外交家) 历史人物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 晋朝历史人物——张寔(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建立者,前凉昭王) 张寔(271年-320年),一作张实,字安逊,安定(今甘肃泾川)人,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建立者.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八世孙,他是前凉武王张轨之子,张轨死后继任凉州刺史.公元316年十一月,西晋灭亡后,张 ... 隋朝历史人物——张须陀(隋朝名将) 张须陀(565年-616年12月1日),字果,弘农阌乡(今河南灵宝)人 ,墓志铭称其为南阳西鄂人 ,隋朝大将.仁寿四年(604年),隋炀帝继位,并州总管.汉王杨谅因不满其兄即位,遂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 ... 唐朝历史人物——张公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张公谨(594年-632年),字弘慎,汉族,魏州繁水人,唐朝初期政治人物和军事将领,曾在唐与- 厥的战争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另外,在玄武门之变中辅佐了日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张公谨开始在王世充手下为官. ... 唐朝历史人物——张守珪(唐朝名将) 张守珪(公元684年-740年),字元宝,唐代陕州河北(今山西平陆)人, 唐朝名将.他的一生是在战争中渡过的,长期戍边,戎马倥偬,从一名下级军官成长为威震一方的边帅.其主要事迹在唐中宗.睿宗和玄宗时期 ... 唐朝历史人物——张文瓘(唐朝宰相) 张文瓘 (606年-678年) 字稚圭,唐代魏州昌乐(今南乐县)人.生于隋大业二年,卒于唐仪凤三年.幼年丧父,及长,侍奉母亲,以孝闻名,多智谋政德. 唐贞观年间,张文瑾以明经得第,任并州参军,甚得并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