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后,四川王刘湘的做法,让蒋介石做梦都没有想到
四川军阀、四川王刘湘在中国近代史上,基本上是臭名昭著的,人很聪明,绝对算得上一代枭雄,不择手段统一四川,当上了四川省主席,从那以后,就把四川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拥兵自重,阻碍统一大计,对中央虚以委蛇,连蒋介石都不大放在眼里,一辈子保持四川的半独立状态,而且还坚决反共,一度时间,让国共双方都非常头疼。
而他呢,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管你什么这个党那个党,那是刀一举起来就可以翻脸不认人的。
然而就是这样的人,在日本侵华之后,仿佛就完全换了个人似的,做出了非但蒋介石,就是所以熟悉他的人都非常意外的举动。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刘湘已经患有严重的胃病,家人、部下都劝他去医院治病休养,可他呢,7月7日卢沟桥事变,7月9日就亲自主持川康整军会议,7月10日向中央请缨,表达了情愿率领川军出川抗战的决心,中央还没答复,他又于7月13日发出通电:主张全国总动员,与日军拼死一战;7月25日即限令各军师长于3日内返回驻地,遵照整军会议精神整军,为出川抗战做准备,8月7日飞赴南京,参加政府的国防会议。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卢沟桥事变”后,刘湘就火急火燎的行动起来,一辈子对蒋介石阴奉阳违的他竟主动上书中央,要求服从全国大局,率川军出川抗战。
出川,你没听错,四川军阀率大军出川,不怕别人乘空虚占了他的老窝,不怕蒋介石乘机削藩。
一般人这么着急或者没什么,可刘湘什么人?
有名的内敛、沉稳,甚至有人称之为阴险,这样的人遇事都会考虑再三,权衡利弊,可日军侵华之后,以前沉稳的刘湘好像已经消失不见,变得就像毛头小伙子一样急躁了。
为什么?
在四川,刘湘护犊子是出了名的,他对手下军官是:我打你可以,外人要欺负你,老子绝对弄死他。
这也许就是刘湘一以贯之的思想,中国诺大的地盘,只允许咱们自己人抢,要是外人把手插进来,该怎么办?二话不说,拉杆子玩命。
南京的国防会议上,刘湘慷慨陈词两个小时,这回再也没有地方军阀的小家子气,再也顾不上怎么保存自己的实力。
在国防会议上竟大方的表示:战端一开,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粮食若干万石。
这番许诺几乎把家底都腾空了,然而他只是说大话吗?
不?
事实证明,他不但做到,而且还超额完成任务。
为了抗战,一向很小气的刘湘已经不惜倾家荡产了。
所以国防会议结束后,即于8月26日发表著名的《告川康军民书》,以四川王的威信,号召四川全体军民动员起来,与日寇殊死搏战。
9月1日,即获中央允许,刘湘总算如愿以偿,以集团军总司令的身份亲自率部出川抗战,主战场在安徽、江苏、浙江的部分地区,临行之时,部下劝胃病已经非常严重的他不必亲征,只留在四川即可。
但刘湘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不顾多病的身体,坚持出川亲自指挥抗战。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胃病是个富贵病,需要的是静养,可前方战事一忙起来,谁还顾得上自己的身体。
这时候,他为了抗战,就不仅是倾家荡产,性命都不要了。
就这样一直耽搁下来,刘湘的病情就越来越是严重。
1937年11月23日,刘湘在安徽指挥作战时胃病突发,大口吐血,昏迷不醒,后马上被送到汉口万国医院。
虽经院方尽力治疗,然而遗憾的是,刘湘的胃病拖得太严重了,最终于1938年1月20日在汉口逝世,临终之时留下的遗言是: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刘湘的这一遗嘱,前线川军每天升旗时,官兵必同声诵读一遍,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诵读这则遗嘱时,仿佛刘湘还指挥着他们抗战。
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也许,这就是刘湘临终之时心里的真实写照吧,
刘湘死后,蒋介石也为这位宿敌的精神及为抗战做出的贡献大为感动,于1月22日签发命令,追赠刘湘为一级陆军上将,并准予国葬,待之以最高礼仪。
也正是在刘湘的动员、激励下,抗战期间,四川的贡献是相当巨大的,征兵总额3025000多人,几乎所有部队中,每5、6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四川兵,出动民夫300万人次以上,出川抗战的川军有350多万,其中有64万余人伤亡,提供粮食8000万石以上,约400万吨,占全国征粮总额的三分之一。
其参战人数之多,贡献之巨大,牺牲之惨烈,高居全国之首,所以后来也有了无川人无抗战的美谈。
而刘湘,不管他以前怎样,单就抗战中的表现而言,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