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斌:冬游螺髻山
文/武 斌 图/来自于网络
冬游螺髻山
◎武 斌
已经立春了,成都的空气中还带着寒意,我们全家人决定去螺髻山看看。
从邛海出发,向南拐向普格方向,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曾经走过这条路。没想到,这段时间这条路在进行整修,我们一路颠簸前行。许多和我们一样的游客,因为路不好,或认为走错了,开车返回去了。两年前,我经过普格去宁南,这段路还是比较好走的,现在竟变得这么遭。一路颠簸,一路前行,充满了欢乐,这里的植被覆盖率特别大,我们在公路上,迎接的是来自叶面透过来的丝丝太阳光,显得光怪陆离。经过一个个村镇,因为要过春节了,街上人很多,大家在购买着年货,我们却急着赶路,赶往神秘的螺髻山。到螺髻山镇,我们就看到了希望,奇妙的美景将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里有许多与冰川有关的地质奇观,是我们地质工作者的乐园。
坐上上山的缆车,我在山的背阴处看到了雪,那白色的精灵,藏在我不易发觉的地方。刚在大巴上,我看到山顶的稀疏的白色,怀疑自己的眼睛,此刻我才相信,我和冰雪又一次约会了!每到冬季,我总希望看见雪,今天没计划回老家,不想在这里有得偿所愿,遗憾在这里得到弥补。没想到,冰雪成了我到螺髻山最吸引眼球的风景。
走下缆车,冰雪就伴随在我们的周围,女儿特别高兴,对于出生在成都的她,雪成了她的奢望。滚一个雪球,脚深深陷进雪里,冷的她直跳,但依然向我们抛来了团团小雪团。沿栈道而上,上面带着冰层,我看到好多人都摔倒了,但大家依然兴趣盎然,迎难而上。女儿跳跃着向前,已经很快3600多米,并且海拔依然在升高,有了一定的高原反应。但雪白的雪,依然勾起她的兴趣。
石山迎客松向我们在招手,它的顽强让我们为之感动,扎根在一块大石的石缝中,水分和养料是极度缺少的,但它还是依然顽强地生长着,彰显着生命的活力。这块石头,也是冰川漂砾,冰川的力量是巨大的,让我们目瞪口呆。冰川漂砾,是故冰川在运动过程中滞留于平缓山坡活槽谷中巨大岩块。黑龙潭侧的沉默冰川漂砾,历经了沧海桑田,向我们展示着地球的历史进程。冰川石坡,是冰川消融过程中的形象展示,基岩就地冻融崩裂而成,岩块相互支撑数万年,植被很少。她们在沉默着,默默承受来自大自然的力量。想想它周围的积雪,我就想起它处在那个遥远的冰川时代。
湖泊大都深藏在原始森林中,水边杜鹃环绕,四周冷杉密布。有的背靠山峰,峰群丛树倒映,云影天光,景色奇绝。这个冬季,黑龙潭靠山的一面还结着厚厚的冰,甚至有远方来的游客在冰面上滑行,有的甚至袒露上身,向寒冬对抗着。而另一边,蓝蓝的水面,近岸可以看到湖底。在黑龙潭旁边的背阴处,雪白的积雪为湖镶了个白边,美轮美奂。在那冰水交融的地方,是水与冰的对抗,是冰与水的转化,远观二者又是那样的和谐,互相依靠着,在潭内共处着。我没敢走上冰面,因为是景区禁止的,我只有欣赏着别人的“勇气”,沿着湖边的栈道观赏着黑龙潭的美。
踏着软软的雪,我们只有下山,因为时间已经是下午近四点了,再加上妻和女儿高原反应无法再坚持了。我还是带着女儿看了冰川刻槽。据说螺髻山上的古冰川刻槽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古冰川刻槽,但我并没看到最大的冰川刻槽,我们只是沿黑龙潭返回,看了三号冰川刻槽,刻槽中冰川连续性冲刷的弧形擦痕十分清晰,其规模依然之大气势之磅礴世间所罕见。去看三号冰川刻槽的路上依然是很多冰雪,我都差点被滑倒,女儿先跑过去看了,却迅速跑了回来,说什么也没有看到。我回来告诉她冰川刻槽它是由古冰川带夹坚硬的岩块,以强大的力量刻碾冰川底部的两侧岩石形成宽而深的刻槽,槽中遗留有古冰川作螺旋式推进碾磨的清晰擦痕显示了冰川运动巨大的自然威力。
来到螺髻山,遗憾是没有看到杜鹃花海,因为季节不对,现在只能看到杜鹃树。但我能想象到从初春到夏各类杜鹃花从低山到高山渐次开放,竞相争艳,万紫千红。那热气蒸腾、声响如雷的温泉瀑布我也没有时间去看。同时螺髻山的山峰时隐时现,让我不能看个够。还好,螺髻山的冰雪让我似乎回到了北国故乡,真真切切与冰雪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满足了女儿藏在心底的夙愿。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武 斌简介
作者:武 斌,1971年9月出生,男,汉族,山西临猗人,1996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高级工程师,理学博士。2007年开始业余写作,2008年陆续在《地质勘查导报》、《中国国土资源报》、《大地文学》等发表散文、诗歌、小说近百篇。2013年出版了散文集《地质人在旅途》,2014年出版散文集《乡土乡音》。有作品在“书香国土·智慧人生——山东煤田地质杯首届国土资源系统读书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并入选《书香·人生》。现就职于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探队。
此公众号致力打造一个文学爱好者平台,让你的文章走进更多人的视野。现面向社会各层征稿:
《三秦文学》公众号投稿须知:
1、原创且首发:散文、随笔、文艺评论、短篇小说、微小说、连载小说、书法作品、摄影作品、诗歌(古体、现代)、美食分享。
2、要求500字以上,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3、投稿邮箱:406073222@qq.com
4、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全部归作者本人所有。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三秦文学
顾问:白忠德
组稿:鱼 鸿
编辑:鱼 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