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个家长恍然大悟的方法,你也可以借鉴
先说一个心理学家和他儿子的故事。
他家里有一个游泳池,儿子五岁了,他迫切地想教会儿子游泳,他担心孩子自己在家时会有危险,因为有报道说,有一个孩子掉进自家游泳池溺水而亡。
教儿子游泳的过程太难了,尽管儿子很喜欢水,但是,如果不带上游泳圈,儿子就不下水。父亲无论怎么劝他、哄他、羞他,儿子就是不放弃游泳圈。可想而知,这样的训练尽管进行了一个多月,儿子依然没学会游泳。
后来,他(教授)的一个研究生,曾经当过救生员和游泳教练,自告奋勇要帮他教儿子游泳。又是一个月过去了,遗憾的是,研究生也同样以失败告终。
就在这个父亲快要放弃的时候,儿子参加了一次户外野营活动,活动中也包括到一个大型游泳池去游泳。因为工作繁忙没时间,作为父亲(那个心理学家),他没有陪儿子去参加那个野营活动。
到了野营活动快结束时,他去营地接儿子回来。刚进营地,就看到儿子从跳板上一跃而下,跳进了深深的游泳池。这个父亲吓呆了,赶紧脱下鞋想跳进去救儿子,却突然发现儿子已经水里露出了脑袋,很快游到了提着鞋子的父亲身边。
父亲兴奋异常,“儿子,你竟然学会游泳了?”
儿子说:“对啊,我学会游泳了,原来并不难。”
父亲说:“太好了,快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不用游泳圈的呢?”
儿子说:“既然比我小的汤姆都能不用游泳圈,我想我也可以吧。”
这位父亲恍然大悟,作为心理学家,他从儿子学游泳的事情中,悟到了社会认同心理中更深层的东西。
什么是社会认同心理?
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不确定一个行为是否正确的时候,我们更倾向于认同周围的人所做出的反应,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周围的人怎么做的时候,我们也会不自觉得效仿。
如果你读过《皇帝的新装》,想一想皇帝和他的大臣们,还有后来几乎全城的人(除去那个孩子),为什么会被骗子所骗,也是社会认同在起作用。当然,现实可能没有这么荒诞,但是,类似的事情经常会发生。
那么,这个心理学家意识到的社会认同心理中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虽然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怎么做才合适,但是,我们参考的对象,更多的是与我们相似度高的人。
作为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他们在寻求自己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更会去参考同龄人,而不是一个大人。不管你是心理学家还是研究生,都不如一个同龄的孩子带来的榜样作用更有效。
比如,青春期的孩子经常对家长要求他们做的事情感到反感,我们把这叫做“青春期逆反”。但是,面对同龄人做出与家长要求的同样行为时,他们可能更容易加入进去,而不再表现出抗拒。
就像这位心理学家,他终于明白了,如果早一些和小汤姆的家长联系,安排让儿子与汤姆一块去游泳,那就不用之前费这么大劲了,恐怕儿子早就扔掉游泳圈学会游泳了。
所以,这对我们的启示是,当家长不容易让孩子做到某件事情时,或者家长面对孩子逆反时,可以想办法找到孩子的同龄人,让孩子在与同龄人的相处中,逐步接受那些原来令孩子逆反的要求。
这是家长运用社会认同来进行家庭教育的一个有效方法。
但同时,我们也要警惕,毕竟这是一柄双刃剑,社会认同心理也会让孩子容易学坏,或者做出一些危险的举动。
新闻报道青少年自杀事件,可以警醒家长们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但是,同时,也有一个潜在的不易被发现的危害,就是有些孩子会因为看了这样的报道后,产生或者强化内心原有的自杀念头。
我清楚地记得,有个关于中学生自杀的新闻报道中说了这样一个细节:这个高中生在跳楼自杀前,看到了同在一个小区的另一个孩子自杀的场景。心情抑郁的她,回到家就从楼上一跃而下了。这不能不说社会认同心理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个效应,心理学上叫做“维特效应”,与歌德写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有关。
我们如果仔细观察分析,还会发现,一个原本不那么好斗的孩子,一旦加入某个经常打架斗殴的团伙中,可能就会做出令我们吃惊的表现。很大可能就是,同伴的行为,对他起到了社会认同的效果,让他的是非观发生了变化,也让他的行为变得与同伴日益趋同。
所以,孩子交友要慎重,家长也要及时做好提醒,但是,不要简单粗暴地控制孩子不和什么人交友,而是要耐心与孩子共情,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不再展开。
总之,把握孩子心理中的社会认同,可以让我们做家长的多一些教育智慧,也多一份教育孩子的警醒。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