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感冒发烧该怎么办?

提  醒

现在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请不要放松防护意识,勤洗手,多通风,聊天见面保持距离,外出游玩请不要扎堆~!

俗话说感冒是一个人身体健康指数的晴雨表,可以调节一个人的免疫系统。前两天天气突然降温,手机网络各种刷泼水成冰的视频,但快乐的同时,很多人也不能适应这突然的降温而感冒发烧的。在这疫情的非常时期一旦体温异常,就会心里紧张,甚至恐惧害怕。就在想:我这是新冠肺炎了么?还是就普通感冒?如果是感冒去医院会不会反而被感染?为了不必要的交叉感染让我们来看一看如果体温异常我们该怎么做。

先别慌,回忆下自己或家人有没有去过疫区、中高风险区,或是与接触那边的人有接触。

01
有接触的

做好个人防护,带好医疗卡和所需物品,可以的话尽量独自去开设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02
无接触的
  1. 多喝温开水

  2. 补充VC,保持营养摄入,避免油腻

  3. 充足休息,最好的就是睡眠

  4. 可物理降温也可吃药物,药物的话不要各种药物混杂,判断自己的病情选择或遵医嘱用药。

物理降温
  • 冷敷法,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泡,重新敷,也可以用冷水袋直接敷在前额上,采用冷敷法要检查冰袋是否有漏水的情况,如果在冷敷中有水流出来,一定要更换冰袋。

  • 温水洗澡,温水洗澡水温调在27~37℃,因为水温太高,会引起血管扩张,容易导致缺氧,水温太低,可能因为着凉加重病情。

  • 酒精擦浴,擦拭腋窝、腹股沟、额头、手心、脚心这些位置,酒精的蒸发会带走大量的热量,来达到物理降温作用。

  • 注意:在物理降温的过程中注意要补充水份。皮肤有皮疹或皮下出血点,及皮肤有损害者都禁止运用酒精擦浴,白血病者禁忌用酒精擦拭,以免导致出血加重。运用物理降温30分钟后要测量体温,要时时刻刻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神志等变化。高热寒战或伴出汗的患者,一般不宜用酒精擦浴。因寒战时皮肤毛细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散热少,如再用冷酒精刺激会使血管更加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从而妨碍体内热量的散发。

药物降温

1.布洛芬——商品名:美林、恬倩、臣功再欣等

用法:可用于婴幼儿的退热,缓解由于感冒、流感等引起的轻度头痛、咽痛及牙痛等。按体重一次5~10mg/kg,需要时每6~8小时可重复使用,每24小时不超过4次。

优点:它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两种退热药,也是较为安全的退烧药。它的优点是退热平稳且持久,控制退烧时间平均约6小时左右,最高可达8小时。而且它对于39℃以上的高热退烧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要好。退烧药只起降温作用,并不针对引起疾病的病原体进行治疗

缺点:有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偶有皮疹和耳鸣、头痛、影响凝血功能及转移酶升高等,也有引起胃肠道出血而加重溃疡的报道。还有报道说它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过量服用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等副作用。所以一般多用于3岁以上高热的孩子。

布洛芬布洛芬用于解热镇痛,属于较新的药物,在儿科退热方面比较安全、高效,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以及成人的解热镇痛。其退热作用比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强,对胃肠刺激作用小,对造血系统无影响,可以代替肌肉注射退热药,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病儿。

2.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商品名:泰诺林、百服宁、安佳热等

用法: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次,每4小时1次,每24小时不超过5次。

优点: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30分钟内就能产生退热作用。副作用相对比较小,对胃肠道基本没有刺激,对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没有影响,没有肾毒性,所以安全性比较高。对2岁以下的孩子,医生通常习惯用这种药物。而且它可与牛奶、果汁同服。

缺点:退烧虽然起效快,但控制体温的时间相对其他药物要短,控制退烧时间约为2~4小时。

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科临床最常用的退热剂,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退热效果迅速可靠,不良反应较少,可家庭常备。

03
如何判断必须去医院进行检查
  • 持续性发烧或三天无好转

  • 呼吸频率加快,甚至困难

  • 干咳伴有痰音、喘息甚至影响睡眠

  • 全身乏力,无精神,无食欲。

再有30天又到春节了,面对前方疫情的不断增加,一线医护人员的彻夜奋战,真的不想再看到增加的疾病人数,希望这场战役赶紧结束,好能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身体健康,想要身体好无非就是饮食有节,睡眠有序,运动有限,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果有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要按时吃药,保持良好的状态,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哪些是能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放弃不合理的观念,从切合实际的事情来,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比如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电影,画画等,保持一个放松的状态。

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是最关键的,提高防护意识是必须的,外出一定要戴口罩,回家勤洗手。

图片来自:网络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