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前妻张幼仪,二婚携夫再访康桥,遗嘱碑文:苏张幼仪
张幼仪正装照
1967年,67岁的张幼仪携丈夫苏纪之登上了前往英国的飞机。
在她的一生中总共有着两次这样的旅程,上一次前往英国还是为了寻找留学的丈夫徐志摩,那时的张幼仪年芳二十。
张幼仪的一生几乎贴满了前夫徐志摩的标签,在别人口中她只是徐志摩名人轶事的附属。
或许在张幼仪离开徐志摩之后,她才真正的找到了自己。
张幼仪与前夫徐志摩合影
而这一次再度前往英国,有相爱之人相伴左右的张幼仪心境却完全不同。
“幼仪,我想看看你之前人生走过的地方,填补上你我的故事。”
不知听到这句来自丈夫苏纪之的温情表白时,张幼仪的内心是何等的触动。
本次旅程,张幼仪要带着丈夫回到曾经自己和徐志摩生活的地方,此行并非为了追忆,而是为了书写属于他们两人的故事。
徐志摩和他的好友
“既然在前半生我不能给予你温暖,那么就让我踏足你前半生的流迹。让你在回忆这些时,温暖你那段没有我的生活。”
两人漫步在沙士顿的街道,望着夕阳洒下的余晖落在张幼仪曾经租住的小屋上。
徐志摩与张幼仪故居
张幼仪情不自禁:“我现在真的没法想象我曾经那么年轻过。”
距离上一次站在这里已经过去了四十多个年头,在张幼仪的脑海里对这个小屋的印象还停留在与徐志摩离婚后离开时的回望。
如今已然走过了半个世纪,再次回到这里的张幼仪心底感慨万千。
张幼仪的一生可以说分成了黑白两半,前一半是零落的黑而后一半则是温润的白。
徐志摩与她的婚姻令张幼仪的前半生的迷失、伶仃、苦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让徐志摩在婚姻始初便对张幼仪有着深深的恶意。
二十岁的张幼仪便独自来到英国来寻找留学的徐志摩,但徐志摩的冷血也令她遍体鳞伤。
徐志摩与张幼仪
来到英国的她并没有所谓的生活,只是活着罢了。徐志摩的厌嫌以及自己对生计的奔波丝毫没有让懵懂的张幼仪感受到一丝生活的美好。
那时的她只是终日凝视着婚姻的深渊而默默地咽下生活的苦楚。
望着昔日的故居,徐志摩厉声呵斥她打掉孩子的场景仍旧历历在目。徐志摩的冷言冷语仿佛还在耳边能够响起。
好在这些终究过去了,张幼仪在下半生迎来了人生的曙光。可能一切来得有点晚,但是也让伤痕累累的张幼仪确实感到了治愈与温暖。
1953年,张幼仪和现在的丈夫苏纪之携手走入了婚姻的殿堂,飘摇半生的张幼仪或许就是为了等待这个正确的人。
张幼仪与徐志摩合影
彼时张幼仪已与徐志摩离婚二十多年。
独自成长的她早已可以独当一面,曾经担任过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时的她移民香港,这也就有了他和苏纪之的相识。互为邻里的他们平日里互相扶持,身为医生的苏纪之经常为张幼仪的解决一些小毛病。
相识相知的两人都是孤身一人,平日的亲密交往使双方泛起了惺惺相惜的情愫。
张幼仪深知独自抚养孩子的苦楚,所以经常主动去帮助苏纪之照料孩子。而苏纪之之于伶仃的张幼仪也深有同感。
张幼仪晚年与全家合照
随着关系愈发亲密,感情慢慢升温。苏纪之终于压抑不住内心的情感,向张幼仪诉说了情意。
面对苏纪之的表白,张幼仪却选择了默然。
在离开徐志摩的这么多年间,张幼仪面对过很多追求。如徐志摩的好友罗隆基就是其中之一。
但张幼仪面对他狂热的追求却断然拒绝,作为民国有名的才子并且家底殷实的他却直接被张幼仪视若无物。
经历一场失败的婚姻张幼仪或许并不知晓自己生命中需要的是何种男子,但她仍旧清楚的知道绝非此类。
中年的张幼仪
罗隆基就如徐志摩的复刻一般,才华横溢、风流浪漫却冷血花心。
可在遇见苏纪之之后,张幼仪的心却微微撼动。望着眼前的苏纪之令张幼仪漂泊多年的心感觉到了踏实可靠。
“或许他便是我的归宿吧。”
可是已经受伤的内心不会轻易交于他人,张幼仪仍旧刻意与苏纪之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晚年生活照
张幼仪分别给儿子徐积锴、二哥张君劢、四哥张嘉璈写下三封家书以征求他们的意见。
苏纪之与张幼仪的爱情好似上天注定。长子徐积锴回信言辞恳切,其中“母如得人,儿请父事”更是情义真挚。
而二哥的回信言简意赅“妹慧人,希自决。”
来自家人的一致支持促成了张幼仪与苏纪之的爱情,此时的苏纪之也将张幼仪封闭多年的心门彻底打开。
恍然间两人的结合已经有十五年之久了,事实证明张幼仪当初的选择并没有错。
张幼仪与孙子孙女合照
如今苏纪之挽着张幼仪的手漫步在康桥河畔,岁月已经在两人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是却没有改变他们对爱情最开始的笑容。
望着傍晚的康桥,刚入夜的清辉令人沉醉。
“我从未想过康桥竟如此美好。”惊觉的张幼仪忍不住感叹。
是的,当年的苦楚与前夫的凌弃早已让张幼仪的生活早已失去了颜色,即使再美的景色在她眼中或许只是痛苦的衬托。
康桥美景
两人坐在桥边的长椅上,吹着康桥的晚风,望着康桥的对面灯火阑珊。如今美景在眼前,相爱之人在身边这不就是张幼仪曾经对爱情的夙愿。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作别西天的云彩。”
虽说徐志摩带给了张幼仪铭刻肺腑痛苦,但他的诗歌确实如那晚的康桥一样情意绵绵。
在来英国之前,张幼仪已经带丈夫走过了很多地方。曾经居住的德国、哥哥生活的巴黎以及张幼仪为生活奋斗过的上海。
向苏纪之诉说自己的往事在如今张幼仪的眼中是一件无比浪漫的事情,而触摸妻子的过往也是苏纪之对妻子爱屋及乌的爱恋。
迟来的甜蜜填补了张幼仪前段婚姻的苦楚,如今张幼仪的生活只能说是极致的幸福美满。
张幼仪与孩子合影
晚年生活便是乐享天伦,夫妻二人相互扶持,一同携手走过了很多美好的岁月。
张幼仪与苏纪之家中的四个儿女关系很好,家里的儿女都喜欢这个温柔贤良的妈妈。
相夫教子已经是如今张幼仪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她也享受其中。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一些缺点,而每当张幼仪指出苏纪之的缺点时,他总会以最温柔的方式改正,并绝对再也不犯。
林徽因
张幼仪十分喜欢孩子,平日里照顾他们也是无微不至。在婚姻伊始,细心的张幼仪便发现家中孩子都有一个奇怪的毛病。
那就是在吃晚饭的时候孩子们都是狼吞虎咽,四个子女总会快速吃完饭,然后赶紧离开餐厅回到自己的屋子,仿佛有什么事在赶他们一样。
张幼仪在捕捉到这奇怪的现象之后便悄悄地找到苏纪之的子女们问个清楚。
张幼仪晚年一家
先开始孩子们支支吾吾,最后在张幼仪的耐心劝导与询问下孩子们终于说出了真相。
原来是因为苏纪之有晚餐喝酒的习惯,可能是因为生活郁郁亦或其他原因,苏纪之的酒德并不是很好。
经常在几杯水酒下肚后便厉声训斥子女,这也让儿女们对他敬而远之。为了避免被责骂,家中女儿都会草草地吃完晚饭赶紧躲开。
张幼仪也并未对苏纪之隐瞒,与苏纪之独处的时候直接指出了苏纪之这一缺点。
酒后胡言乱语本就是糊涂之举,苏纪之并不自知。在听闻之后大吃一惊的苏纪之才知道为何晚餐时儿女都对自己如此忌惮。
再访康桥
张幼仪对苏纪之并没有责怪,只是温柔地劝诫苏纪之以后不要喝酒。
张幼仪本以为苏纪之不会记挂在心上,她的劝诫可能只会让其稍加收敛。可出乎她的意料,苏纪之转天便将所有酒全部倒掉。
从此之后,滴酒未沾。
苏纪之对张幼仪的深情一直打动着她的内心。而张幼仪也同样以最深情的方式回馈。
在有了这个和睦的家庭之后,无论是张幼仪还是苏纪之都有了依托。生活一切的动力都有了源头。
身为医生的苏纪之一直有一个梦想便是开一家自己的诊所,在独自生活时苦于对家中四个孩子的照顾,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开创自己诊所。
晚年的张幼仪
如今自己已是知命之年,但为了改善家中的经济状况加上完成自己的梦想,他便对妻子张幼仪提出了这一想法。
开办诊所本是阻碍重重,但张幼仪想都没想就对丈夫的想法表示赞同。张幼仪表示丈夫有什么想做的便去做,家里的事情只管放手就好。
张幼仪的承诺确实做到了,家中儿孙的生活她一手抓起。所有家中的事务她一人承包了下来,只一个人便把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
再无后顾之忧的苏纪之放手全力着手诊所的事宜,其中第一件事便是考下诊所的执照。
苏纪之本对考下执照这件事并没有信心,毕竟自己已经年过半百,身体和记忆也是大不如前。
可在张幼仪的不断鼓励下还是坚定了信心,张幼仪的温柔让丈夫有了努力的动力。
为了丈夫心无旁骛的学习,除了平日里将丈夫的起居照料妥帖以外,张幼仪还常常在丈夫通宵达旦学习医书的同时陪伴左右。
张幼仪的无私付出让丈夫颇为感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久之后苏纪之成功考下执照并在九龙港附近开办了属于他们的第一家诊所。
过了几年,他们又在香港开了第二家诊所。苏纪之对待妻子多年无私的支持也是无比的感激。
前夫徐志摩
对张幼仪来说,晚年的生活欢乐、忙碌、充实、幸福。此时的他们子孙满堂、家庭和睦。
苏纪之平日在诊所坐诊,而张幼仪则负责平日丈夫的起居,偶尔也会来诊所送饭的同时帮忙病人的登记和记录。
张幼仪可曾是云裳服装公司的总经理,诊所的财会对她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由张幼仪经手的诊所财务变得井然有秩。
如此夫唱妇随的生活在别人眼中简直就是暮年版的神仙眷侣,苏纪之每日只管坐台问诊,张幼仪打理其他事宜,两口子的生活其乐融融。
在休假的时候,张幼仪便会带着苏纪之四处走走,回忆一下曾经的过往,再填补上生命中他们自己的故事。
张幼仪生命中的两任丈夫,徐志摩给她带了磨难和痛苦,而苏纪之为她带来了幸福与欢乐。
命运总是公平的,第一段婚姻悲惨的张幼仪在离开徐志摩之后生活过得有声有色;相比之下,离开张幼仪之后的徐志摩却失意伶仃。
当年对张幼仪嗤之以鼻的徐志摩,对发妻张幼仪张口闭口以“乡下土包子”相称。
可徐志摩终究也没有得到他梦想中那蓦然回首般的爱情。
徐志摩与陆小曼
他所追求的林徽因并不买帐,而后追到手的陆小曼却是一位出入上流社会的交际名媛,奢靡的生活方式以及吸食鸦片的劣习让他苦不堪言。
为了负担高额的花销,徐志摩每天只能打多份零工度日,最终因飞机失事而英年早逝。
有人曾经问过张幼仪如何看待徐志摩,她只笑笑说:“在他的一辈子遇到的几个女人里,或许是我最爱他。”
这句话并非对徐志摩的追忆,而是对其命运的慨叹和讥讽。徐志摩终其一生追求的两个女人心底都并非真正的爱他。
如果把对待对方好坏,对另一半付出的多少来衡量爱与不爱的话,张幼仪确实是三个人中最爱徐志摩的那个。
可现在张幼仪已经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离开徐志摩的她也最终觅得了真爱。
穿旗袍的张幼仪
与苏纪之在一起,他们收获了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如今在张幼仪的眼中徐志摩在她生命中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久远的过客。
他所带来的伤害、悲伤都已经随着岁月慢慢褪色,而张幼仪选择了释然,因为如今的她满眼皆是对自己苏先生的爱意绵绵。
1972年,苏纪之在家中因病过世。在最后的时光里,张幼仪给予了丈夫最深情的陪伴。
张幼仪与长子合影
对于丈夫的离世,在悲伤的同时,张幼仪更多的是对丈夫的感激与思恋。
后来张幼仪便被儿子接到国外养老,张幼仪是一个开明的新时代女性,很快的就适应了西方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特点。
闲不下来的她在美国期间学习了很多东西,这让她每天都在忙碌充实中度过。
张幼仪在家中学习德文、体操和其他一些课程。平日里与邻里搓搓麻将、与孙子逗逗乐、为家中打理一下花园都成为她晚年生活的一部分。
只是乐享天伦的她偶尔也会望着外面的天空出神,儿子知道那是母亲在思念她的苏先生。
每当夜深人静,家人们都上楼睡去。张幼仪便会轻轻地打开自己箱子,取出自己与丈夫苏纪之的合影。
抚摸着微微泛黄的相纸,仿佛触摸到了两人在一起的岁月。仿佛听到了自己对丈夫诉说过往的话语,仿佛看到了丈夫倾听时宠爱的笑容。
张幼仪时常望着相片出神,然后不知不觉间间攥着相片慢慢睡去。在第二天家人的吵闹声中,张幼仪便悄悄地收起相片,收起对先生的思念。
即使幸福来迟,但是张幼仪的一生并无遗憾。在弥留之际的张幼仪仍旧膝下为儿孙陪伴。
望着先生的遗像,张幼仪对儿子说下最后的话语:在自己的碑文上要写上“苏张幼仪”四字。
1988年11月21日,在睡梦中张幼仪安详地走完了她生命最后的时间,带着她的思念与爱恋赶赴另外一个有苏先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