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业的持续问题在于年龄老化还是知识老化

对于中国食用菌行业中非工厂化生产的从业人员的现状和危机,很多人告诉我说是担心年龄老化,而且煞有介事的对此表示忧虑。
确确实实,人口本来就是越来越趋向老龄化的,所有行业也不例外,但是食用菌生产行业的主要问题,长远看,老龄化应该不构成主要的影响。因为老龄化不可能长期继续,否则行业就会自然覆灭,老龄化现象只能是阶段性的从业选择结果——干这个没有性价比。如果收入和打工差不多,还要投入资金,年轻人根本上很难选择干食用菌,除非是继承父辈的基础。而小打小闹从头来的模式,在当前社会看来,对年轻人也不存在吸引力。出门不一定就是打工那么简单,很多时候是因为可以有许多不一样的机会。
所以,并不是食用菌行业真的很不堪,而是没有显著优势和希望,导致刚刚离开校门,对世界充满幻想的年轻人不可能一开始就选择它。中外莫不如是,农业莫不如是,并非食用菌行业如此。
大体上,开始给自己一个定位,并且存在一定基础的话,同时又开始有些家庭责任了,到这个时候,选择干农业的就会稳定起来。食用菌也断然不例外。
仅就短期的情况说,食用菌行业的从业性价比确确实实比较低:菇价低迷、消费低迷,产品过剩。这个不客气的说,完全的拜所谓的“扶贫”所赐,但折腾总有一个结束,所以我觉得当下的忧虑其实并不在表象。
中国菌业最大最长远的忧虑,是知识的老化,这个念头起源于四月去泌阳的一些观感,当然我觉得其实也具有普遍性的意义。那就是但一个地方经过初期发展以后,一旦步入了一个有市场地位的时期后,就普遍表现故步自封甚至退步。
香菇和黑木耳是目前最主要的两个季节性非工厂化菇种,表现明显。
在香菇产区,固守地摆、覆土、覆沙、以及旧设施模式的,非常严重,这还是表面可以看见的问题,更为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完全把一个现代产业做成了手工劳动。接下来可以叫人瞠目结舌的是,工艺把控越来越粗糙,最显著的问题包括以下几项:刺孔次数减少、注水量越来越不均匀不讲究、少翻堆甚至不翻堆,原料颗粒越来越大(为了防破损袋子越来越厚),灭菌时间越来越长、脱外袋时机越来越随意,接种越来越随意,购种越来越要便宜而不讲究质量,还有些麦麸越用越多、长时间连续微喷,等等。
在西峡,之前距离城区和市场近的菇农水平高于远处山区,现在居然倒置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之前近的交流多成长快,而后来则开始互相学“坏”。
现在通讯条件好了,但菇农们受到什么影响多呢?垃圾信息多了。
以菌种采购为例,过去因为选择性不多,大家关系比较固定,现在好了,各种信息狂轰滥炸,价格一家比一家低,有选择了并不等于选优,而是选便宜。固定关系的时代,人家还要考虑质量多一些,活泛选择,哄一次算一次。菌种如此,其他也差不多。
搞笑的是卖种的卖机器的卖器材的都到处传播“技术”。
这些表现代表的是什么?有人说这是惰性化,也就是人越来越懒,这种判断太肤浅了。
实际上,这就是知识老化的结果。知识老化,便不再趋向于工作的深入、细化、精确化、数量化,不再要求升级改造,也不再着力于产品本身的更替和生产的保障水平提高,而是满足于“比别人好一点”就行的虚幻荣耀。
知识老化的背后,是人的思想老化,思想老化的人,就老子天下第一了,谁的意见也听不进去,面临什么改变都不假思索的先行拒绝。
个人的知识老化是个人问题,大家一起知识老化,就是行业问题,比这更严重的是高层技术人士的知识老化。
高层的知识老化,表现的是在没有任何理论支撑的基础下,对旧的技术体系缺乏进步动力(或者说江郎才尽),盲目搞空中楼阁,总把希望寄托于某些孤立方面,这才是行业最大的危机。因为这些人有资格和条件影响行业的大动作,大走向,很多事情一旦形成潮流,哪怕他错了,也是积重难返。
曾记否?计算机界有个大牛倪光南,就是知识老化的例子,幸好全世界后来都没有按照他的思路干,所以现在,字库全部软件化了。食用菌行业里东北的窝口技术,就是一个典型的老化知识主导下的潮流,现在越来越流行,在南方许多地方实际上一再走向滑铁卢,但至今看不到被纠正的任何迹象。现在要淘汰窝口法,不是一般的难
悲哀!
写到这里,有点意犹未尽,不过篇幅够了,以后补充再讨论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