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肝病的中医藏象理论基础

中医藏象理论中的脏腑概念已不是简单的脏器,包含了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内涵。从解剖的角度看,古代医家对中医脾脏的认识与现代医学对脾脏的描述很接近,在功能上,现代医家认为中医脾与现代医学的胰腺、肝脏比较相似,这说明古代医家对脏腑的解剖与功能认识发生了部分错位。因此用中医理论对现代医学描述下疾病进行定位时,不能以现代医学的解剖知识为依据,而应从古人通过思辨归纳出来的脏腑生理功能、病理现象作为疾病定位的依据。

现代医学对肝脏在消化、代谢、排泄等方而的生理功能认识与中医学概括脾运化水谷的生理功能非常相似。分析如下:①肝门静脉回收来自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等消化道的静脉血进入肝脏。也就是说,胃肠道吸收物质均进入肝脏,在肝内进行合成、分解、转化、贮存,而后通过各级血管汇合成2 -3支静脉,出肝汇入下腔静脉,最后将血液运送到全身这与“脾为胃行其津液者”,“饮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肤,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四肢皆享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享也。”“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是相一致的。②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存于胆囊,当需要消化食物时,胆囊收缩,胆汁排入消化道,起到助消化的作用,与“脾气转输,推动以助食物消化”的作用又是一致的。另外,慢性肝病临床见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及倦怠,消瘦等症状,显然与中医脾病的临床症状相同。特别是当肝病出现肝细胞破坏,释放人量胆红素入于血中出现黄疸时,恰是定位在中医脾脏的标志。联想到肝病后期见肝硬化腹水症时,相当于中医的“鼓胀”等病证。不难看出,中医的脾脏运化水谷的功能与现代医学对肝脏的消化、代谢、排泄等功能是相一致的。脾的另一功能为运化水液,然而运化水谷与运化水液的功能是同时进行的,只是它们的过程及其途径有所不同罢了。可以说,脾脏运化水液的功能与肝脏的淋巴系统及肝内某些激素的调节有关。脾统血的功能又与现代医学之肝脏的凝血因子合成器防治出血的功能不谋而合。但是,如果单从防血溢出脉外的功能看,中医的脾又不完全与现代医学的肝脏有关,所以,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脾脏的病理特点有两个方面。运化功能障碍: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顺,运化失职则水谷不化,水液停留。临床多见食欲不振、脘腹胀满、食后胀甚、人便稀溏、肠鸣腹泻、肢肿形瘦、舌淡苔自、脉细弱等。脾统血功能障碍:主要见于一些出血证,多伴有而色萎黄、瘦弱、乏力、腹满痛、脉细等症。在脾脏的病理层次上还可以根据病位的浅深而分为在气分、血分、精分。在气分,病位较浅的表现:食欲不振、肮腹胀满、食后胀甚、人便稀溏等。在血分,病位较深,病机要点为脾脏的化生气血、濡养的功能减弱;《金匮·黄疸病》篇云:“脾色必黄,疲热以行。”概括了脾之血分病,脾色外露则发为黄疸,多表现为面色萎黄、消瘦乏力、多疑善虑、黄疸、出血、积聚、臌胀等。脾精为脏腑之精,是由先天之精与水谷精微物质,藏于脾脏而成,是脾脏的物质基础,乃脾脏之本,可以化生脾气、脾血以维持脾脏的正常生理功能。《素问·五运行人论》概括脾精的作用为“其性静兼,其德为濡,其用为化”。病理上,脾精被伤,则伤脾脏之本,精伤则痿,临床表现为脾色外现之黄疸、乏力、腹胀、便溏、出血等症。需要指出的是,脾脏的病理表现与病人的体质、正邪的相互作用,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演变阶段的不同相关,其病机非常复杂。然而脾脏的病理特点与现代医学肝脏的病理表现基本一致。

因此从中医理论发生学对中医脾的认识,是坚守中医藏象理论的内涵,提出对中医脾脏的认识:在解剖形态学上,中医学的脾脏与现代正常人体解剖学的脾脏相一致;在病理生理上,中医学的脾脏更接近于现代医学的肝脏;临床诊断和治疗时,应以其生理和病理学认识为基础。对现代医学诊断为肝病的中医药治疗,应从中医学的脾脏论治,使其理论与临床实践统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