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标题为新加,原标题为:大学教学系列谈之一:不断弱化的实践课程
促进课堂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在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在强化本科教学质量的背景下,很多高校都加大了实验、实习等实践课程的课时标准,增大了教学经费投入。根据笔者几位在高校工作的朋友的亲身体会,与号召层面的重视相比,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是不断弱化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亲手动手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的实验被现成数据的作业替代;风险较大的野外实习变成室内实验;真刀实枪的生产实习被走马观花的观摩替代。仔细分析,实践课程不断弱化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投入产出比、利润率成为企业考虑的首要内容。接收理论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责任意识薄弱的大学生来单位进行实习,显然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此,尽管很多高校利用各种人脉关系建立不少实践基地,并且挂了牌,但基本属于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不可否认,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校园混文凭学生比例越来越高,潜心学习的学生比例越来越低。更为糟糕的是,实践课程比例高的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程开设时间多集中于大三、大四临近毕业时节。在生存第一的压力下,对于学生来说,考碗、考研、兼职的重要性远远胜过学习知识。最近几年,逃避实习、缺席实验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无奈之下,任课教师只好拿起抓补考的大棒通过“威胁”来维持实践教学正常秩序。课堂理论教学相比,实践课程学时少、风险大、回报低,在目前重科研、轻教学的大环境下,任课教师指导实践课程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以一周自然资源调查野外实习为例,教师带领学生每天从早到晚在山上荆棘杂草中奔波,辛苦至极,一些农林院校,仅仅计算12个学时工作量。尤为闹心的是,室内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实验,野外与大自然各种不可控因素打交道的教学实习,一旦出现实验室爆炸失火、野外实习学生意外伤亡事故,不管指导教师是否主观有过错,轻则教学事故受处分丢饭碗、重则刑事责任遭遇牢狱之债。更为奇葩的是,个别院校规定,超过规定的学时,每学时酬金30元。这么低的酬金,这么大的风险,作为智商不低的知识分子,千方百计回避实践课程教学成为一个明智的选择。与美国、加拿大不同,随着985、211、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部分高校都将建设目标瞄准为研究型大学,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助教已经成了稀缺资源,实验员也多为热衷于科研的高学历者。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找不到可以协助指导实习的恰当人选了。野外实习,通常将众多学生分为4-5个人的实习小组,任课教师通常只有1人,分身无术情况下,为规避风险、提高实习效果,往往请手下研究生帮忙。本科实习经费本就短缺,研究生的劳务付出又缺乏合理的教学开支渠道,从科研经费列支又违反了财经纪律。为提高研究生的积极性,无奈之下,指导教师只好从工资中自掏腰包。实践课程,需要实验员准备实验耗材、实习仪器,维护、报修破损的各种设备。与此同时,无论室内实验还是外出实习,都需要足够的教学经费保证。然而,在目前重科研、轻教学的科研大跃进冲击下,这些最基本的保障条件都难以满足。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高校实验员以曲线救国的教工家属背景的高学历队伍为主,他们或者以养儿育女为工作中心,或者以撰写科研论文、申报课题为重点,心思根本不在辅助教学这项中心工作上,并且其知识结构、能力体系也与实践课程的要求不匹配。至于实践课程经费,更是少得可伶。华东某一流院校,每名大学生本科4年的实习经费不足300元。经常的情形是,学生自掏腰包弥补实习经费的缺口,导教师自掏腰包给协助指导的研究生发放劳务费。
特别说明:本文转载已经获得原作者授权,内容本文来自李明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14548-1206980.html
实践课程,要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