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孢杆菌,乳酸菌等调水神器掌握以下技巧,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你知道吗?
文/图 武汉华扬动物保健集团 高贤涛
随着水产养殖逐渐向高密度、集约化水平发展,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大量饲料、残饵、有机肥等水产品的投入,加重或超过了水体自身的分解和自净能力,恶化的水质又为病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有毒害物质超标和病原菌大量繁殖给养殖动物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于是,各种新的水产动物疾病不断出现,老的疾病治疗难度也不断加大。我们在不断优化治疗方案的同时,要思考疾病发生的两大原因,一是养殖动物体质越来越差,一是引发疾病的病原越来越多和耐药性的增加。人们在不断提升养殖技术的同时,也在寻求新的解决方法。2013年前后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和接受度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意识到调水改底改善养殖环境的重要性。从调水产品的原料性质分为化学类和生物类两大阵营。化学类具有见效快的优点也具有去效快的缺点,微生态制剂则具有效果持久的优点,被更多的养殖户使用,在水产养殖投入品中的占比也越来越大。
如1、示池塘下风口重点分解区域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用于调节水体环境,主要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解决问题,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和细菌等益生菌具有很多优点。
(1)益生菌具有快速繁殖和强分解力的特点,可以形成池塘的持续分解军团。养殖水体是每天都有大量外源投入品(饲料、药品、肥等),每天都有很大的分解需求,持续性的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2)益生菌具有独特的功能优势,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是养殖水体的特种兵(菌株都是经过筛选、训化或改良)。养殖水体每天进行着激烈的物质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硫循环、有机质转化、无机质转化等),这些物质循环主要的推手就是各种菌种。强大的物质转化需求,单靠池塘自身菌种军团是不够的,需要微生态制剂特种部队的协助。开发的微生态制剂产品中每一株菌株都是经过特种训练的特种兵,它们具备不同的功效(降氨氮、降亚硝酸盐、产酶分解等)。
(3)益生菌军团具有数量优势。用于调节水环境的微生态制剂很多产品的有效活菌数是大于30-50亿/克,参考用量多数是1公斤用3-5亩水体,相当于每毫升养殖水体投入益生菌大于1500个。这些具有数量优势的益生菌进入水体快速繁殖,从数量上占据优势,跟有害菌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在调节水环境的同时竞争性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4)益生菌军团具有持续性繁殖效果持久的优点。化学类调水产品主要是通过氧化、还原类化学反应发挥调节水环境的作用,一般产品4小时就能反应完,效果不能持续,而养殖水体是持续性的需要分解和改良。一批益生菌投入水体会持续性的繁殖和分解改良水质,一次使用会持续10天左右。益生菌的这些优势使得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
图2、示池塘下风口死鱼
图3、浓绿水需益生菌分解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效果也得到越来越多养殖户认可,微生态制剂产品种类和使用方法越来越多,使用中突显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很多养殖户甚至是动保厂家对微生态制剂的认识和使用都存在一些误区。
(1)微生态制剂的用量用法存在误区。很多产品的用量和指导用法是一成不变的,不论是养殖前期还是养殖中后期,不论是有机质含量高(浓绿水、黑水、油膜水等)的水体还是清瘦水都是一样的用量,这种使用方法是错误的。微生态制剂调节水环境是靠的活菌数量取胜,产品活菌数不变的情况下,应根据水体有机质的含量调整用量。养殖前期水体有机质积累少,水体分解压力小,可以按指导用量;养殖中后期,水体有机质积累很多,针对油膜水、浓绿水等有机质含量高的水体,用量应该增加三分之一或翻倍使用。
(2)微生态制剂使用方法、泼洒位点存在误区。有人使用微生态制剂全池均匀泼洒或者集中在一两个位点使用,这种用法也是不完全对的。微生态制剂中的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和细菌等菌种的运动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养殖水体相对静止,大部分益生菌会停留在泼洒时停留的位点,不能彻底接触并分解有机质影响效果。养殖水体中食台周围、下风口、排水口等位置的有机质积累相对多,使用微生态制剂时应该重点在这些位点泼洒。微生态制剂挂袋法、水溶袋集中投放等使用方法也存在缺陷,如果水体相对静止,益生菌只集中少数几个位点,也难以彻底发挥分解作用,这种方法需要在水体相对流动的环境下使用。
(3)对微生态制剂的不同剂型选择使用有误区。养殖水体可以分为水和底两部分,平常使用的菌种多数是用水稀释后泼洒,菌主要会集中在水体。养殖水体中充满着各种有机质等杂质,益生菌进入水体会吸附在这些杂质上并分解有机质,加上益生菌运动能力有限,很多益生菌只能停留在2米以上的水体,下层水和底部很难到达。很多养殖户用粉剂或液体的微生态制剂改底,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而池塘底部又是残饵、粪便等有机质积累最多,最需要益生菌分解的位置。因此,改底应该选择颗粒的微生态制剂,颗粒把益生菌带入底部才能发挥改底作用。
(4)对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温度存在误区。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和细菌、酵母菌等益生菌最适生长繁殖温度在25℃以上,有些益生菌最佳生长繁殖温度是28或37℃。很多人认为在水温低于25℃,不能使用微生态制剂也是不对的。很多菌种是4℃以上就会生长繁殖,只是低温下生长繁殖很慢。综合益生菌的数量优势和生长繁殖适温,水温达到15℃以上就可以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注意低温时可适量增加用量。对于近几年出现的耐低温芽孢杆菌也要正确认识,所谓耐低温芽孢杆菌只是相对的,并不是宣传的低温时菌种分解力更强,只是菌种的最适生长繁殖温度低,正如芽孢杆菌最适温度37℃,酵母菌最适温度28℃。
(5)对部分益生菌的耗氧和使用环境存在误区。作为调节水环境用量最大的芽孢杆菌,有些养殖户存在很大的偏见,认为芽孢杆菌耗氧很厉害不敢大量使用。有研究表明,水体中109CFU/L的芽孢杆菌在5天内仅消耗7mg的溶氧,芽孢杆菌的耗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我们看到的耗氧是假象,是使用的误区。比如水体有机质含量高,藻相差的水体,水体缺氧的时候和阴天的时候应该避免用芽孢杆菌,以减少有机质分解耗氧。芽孢杆菌用于改底,要注意底部增氧,池塘底部相对缺氧,没有溶氧芽孢杆菌也难以繁殖。例如在颗粒微生态制剂加入增氧成分,可以增加产品的改底效果。
(6)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活化存在误区。有的人认为所有益生菌都需要活化,用前用水浸泡过夜也是不对的。芽孢杆菌一般是以芽孢的休眠体存在,用前加营养浸泡激活芽孢休眠体是有必要的。乳酸菌、光合菌、酵母菌等菌种是以活菌体存在,是没必要活化的。芽孢杆菌活化的方法也很重要,仅用红糖加水长时间浸泡也是不对的。益生菌繁殖是需要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的,芽孢杆菌生长繁殖是需氧的,如果出于扩繁的目的,正确的活化是应该增氧的情况下尽量增加营养。仅用红糖加水的活化方式,建议浸泡活化4-6小时,浸泡太长时间,营养耗尽反而导致激活的菌体老化死亡。
图4、丁酸梭菌菌落
图5、绿弧菌菌落
图6、枯草芽孢杆菌染色
微生态制剂用于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有哪些使用技巧呢?掌握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技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不同菌种类产品联合使用。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和细菌等菌种,就是不同的兵种,各有各的优势和能力。例如芽孢杆菌类可以分解大分子有机质,乳酸菌、光合菌可以分解小分子有机质。在实际使用中不同菌种的微生态制剂产品交叉和配合使用,各菌种功能互补可以发挥更好的调水作用。
(2)益生菌与营养类产品联合使用。池塘用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分解有机质净化水体,一是促进池塘氮磷等转化和物质循环进而促进藻类生长。水体中有机质主要以氮源为主,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还需碳源,益生菌和碳源联合使用能促进益生菌的生长繁殖,提升产品效果。微生态制剂和氨基酸、有机肥、膏体肥等肥水类产品联合使用,益生菌可以促进肥水产品营养转化并被藻类吸收,可以提升肥水产品的效果。
(3)益生菌和化学调水产品联合使用。化学调水改底类产品将水体有害物质经过化学氧化处理后,再经过微生物分解,可以结合化学产品效果快速和微生态制剂产品效果持久的优势。
(4)菌种使用浓度适当调整可达到不同的效果。养殖中后期在正常用量基础上增加三分之一,在油膜多的下风口和投食台周围增加菌的用量。
(5)微生态制剂的剂型选择很重要。调水可以选择粉剂或液体微生态制剂,也可以用自培菌,改底一定选择颗粒微生态制剂。
(6)芽孢杆菌类微生态制剂使用前活化能增加效果。活化方法要正确,最好用红糖做碳源和饲料等做氮源加水浸泡4-6小时。
(7)芽孢杆菌等需氧类的微生态制剂和长效氧等增氧类产品联合使用,可增加产品的使用效果。
微生态制剂已成为水产养殖不可缺少的投入品,其用量会越来越大。正确使用好微生态制剂,可以更好保持良好的养殖水环境,益生菌净化水体的同时可竞争性减少病原菌滋生,减少水产动物发病,促进水产健康养殖业的发展。因此,认清微生态制剂在使用中存在的误区和掌握正确的使用技巧,有利于水产养殖技术的提升和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
聚焦 | 回顾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