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受凌迟居然一声不吭?不是他耐力非凡,是根本没条件吭声

在中国封建历史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所以刑罚会比较多。看电视或者看小说的时候总是会将主人公刻画出一副勇敢无畏,英勇就义的局面,即使是刀架的脖子上,他也是临危不乱的。

甚至有的人在身受刑罚之后,仍然能够不喊一声疼。在太平天国时期将领石达开受到凌迟之刑的时候,他就没有发出一声的喊叫,很多人都佩服他的节气和勇气。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石达开不是不想叫,而是他压根儿就没有机会叫,他也叫不出来。

凌迟之行的重点在于刽子手,因为刽子手的分寸拿捏,是能否将这一场刑罚完整的进行下去的关键。石达开在受凌迟之刑的时候,其实他早就被人封住了口,掩住了眼睛,自然是想叫也叫不出来了。

在刑法之上,最早将犯人们的嘴封上是来自于武则天时期。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时期的第一位女皇帝,她的存在便是对男权的极度挑战。所以在她成为大唐皇帝的时候,很多臣子不服,甚至公开和她叫板。于是武则天为了凸显出自己的中央集权,于是对这些臣子展开了迫害。

臣子们在刑场上仍然是一直在公开的叫骂武则天,甚至骂她是牝鸡司晨。他这一骂不要紧,居然当时令他行刑的官员怕极了。因此官员们便迅速的让人封住了对方的口,不让他再说出任何难听的话,不可以再诋毁皇帝,而这一做法一直被延续到了清朝时期。

所以石达开在接受凌迟之刑之前,他就已经被刽子手猛然地击中了自己的心口,然后将一块儿木核桃放到了口中,此时被木核桃卡住的,他自然是发不出任何的声音了。即使是再疼痛,他也只能够在喉咙中发出一点点的吼叫声而已,身在远处观望的人民是听不到任何声音的,因此便觉得石达开十分的英勇无畏。

其实刽子手在行刑之前,不但是封住了对方的口,同时他们为了避免犯人们看到自己的血肉被一寸一寸地搁下来,心生恐惧之情而昏厥,或者是当场被吓死,他们也做足了充足的准备。一般在行刑之前刽子手会在犯人的额头处割下来一块皮,然后将这块皮撕扯下来,之后盖住眼睛。

这样一来,在行刑过程中,犯人们自然是看不到任何的关于自己身体上受到的刑罚,所以自然恐惧感也会减少了很多。当然也有的犯人非常的特例,他在行刑之前告诉刽子手,不要掩住他的眼睛,也不要封住他的口,他保证自己不会骂任何人。一般有这种要求的话,刽子手都会满足他们。因为犯人一旦当场发生了特殊事情的话,刽子手会很快的解决。

其实凌迟之刑非常有难度的刑法,对于刽子手的专业技能要求是很严格的,不但在他们使用工具上有严格的要求之外,还对于如何减轻犯人的疼痛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刽子手有一套完整的工具,在他们想要割什么地方的皮肉的时候,就要用什么样的刀。

而在他们的刀上又沁上了特制的油,这种油是具有止疼的作用的。所以在接受凌迟之刑的犯人们, 当嘴巴被封住,眼睛被蒙上,而且又被特质的油阻断了痛感神经,如此一来就形成了石达开在行刑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声音的这一局面了。

在整个行刑过程中,刽子手是具有绝对的权威性的。因此,很多犯人的家属为了使自己的亲人能够快速的脱离痛苦,一般会在行刑之前给刽子手递一些好处。因此刽子手也会酌情的让对方减轻一些痛苦。当然也有许多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的人,这样的子的人,刽子手只能让他多吃一点苦头了。

而且凌迟之刑刽子手也会趁机赚取一笔不小的费用,因为古时候的人们比较迷信。他们认为如果拿到受凌迟之行的皮肉的话,回家拿火焙干之后,会治愈许多的疾病,因此刽子手在当场就会将这些皮肉售卖,自然部位不同,价格也不同。

总结:讲到这里,我突然之间想起来,鲁迅先生在作品中提到过一个人血馒头的词语,突然之间感觉很悲哀。在封建思维的固化下,人们的思想变得非常的冷血无情。相比较曾经的人们我们现在活得非常的幸福。

至少我们能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同时能清晰地分辨出是是非非,可以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时代在进步,人的思维也在发展,如果你此时还是感觉自己过得非常不幸福的话,那么你可以看一看曾经的人们,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想必你也会有许多的启示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