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益是我国唯一一位获准退休的两院院士,他的退休生活可谓丰富多彩,令人羡慕,而且年近90高龄,还耳聪目明,一身无病,这辈子都没住过一天医院。
别人都好奇他是否有什么养生秘诀,对此他只回答了四个字——顺其自然。展开讲就是,该吃吃该喝喝,该说就说,心中不憋气,相信科学,不信“养生”伪科学。
另外,秦老以他自身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经历总结了9句话,送给每一位老年朋友,希望能给朋友们带来一些启示。
人生有不同年龄阶段,青年时是女儿,中年时做妈妈,老年后当奶奶,晚年就成了太婆。
在工作中,也同样有相应的角色转换。如体育界,青年时是运动员,中年时做教练,老年后当裁判,晚年就成为观众了。这就叫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当龄时应恪尽职守,干得有声有色。过了这个阶段,就应调整心态,进入新情况,无怨无悔。在这方面,应该提倡有点超前意识,提前作好年龄段转换期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就我个人而言,我曾回顾一生说:30而立,我未立;40不惑,我常惑;50知天命,我知而不多;60耳顺,我有进步,但不够;70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点,我倒提前做到了。
现在,我可以自由地选择我想做的事,不为稻粱谋,不作名利求,择善而从,量力而行。
现实社会中,常有社会地位很高,经济情况很好而晚年生活不愉快的,也有很普通的百姓,经济条件一般,但活得很愉快的。
他们的差别在于心态,在于会不会安排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勉强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我们这一代人在长期的革命历炼中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天的老年人也不必过于自苦。中国传统观念是省吃俭用,为儿为女,外国人的观念则认为赚钱是为了花钱,儿女18岁以后自立,各过各的日子,平安无事。
看来我们有些观念是应该有所调整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必太为他们担心。
我在普陀山法雨寺看到佛教学校墙报上有一则佛教故事。甲乙二小僧与众僧友一起坐地修炼,一会儿来了一桃贩,乙僧与其余僧友起立观看,甲僧端坐不动。没过一会又来一枣贩,乙僧等人又起立观看。最后只得甲僧修成正果,乙僧等一事无成。这时乙问甲,在外界诱惑面前你为什么能坐得住?甲答,我们本来都没有想在修炼时吃桃或枣等什物,它们来了,我也并没有觉得需要它们。我和你的差别只在于我在这些份外东西面前能够说:“我不需要”。人心的不平,往往在于不论需要不需要,人家有了,就想要。尤其是老年人,在人生最后的光景里更应提倡不慕荣利,不相攀比,发挥个性,“自己过得好,就是好”。
有些老年人常沉湎于过去前呼后拥,迎来送往的热闹场景,叹惜现在门庭冷落,寂寞空灵,“人一走,茶就凉”。甚至埋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真有说不完的苦恼。我看也大可不必。人走了,茶自然会凉,不仅会凉,而且茶水还应倒掉,因为茶杯还有它用。
适应变化,懂得生活,能根据情况变化,作出合乎自身特点的安排,以提高自己老龄期的生活质量,这才是生活中的强者。
自古是病找人、没有人找病的道理,烦恼也是一样,所以聪明的老人从不会自寻烦恼。人到老年,脑力和体力已经走下坡路。世界是年轻人的,现实就是这样。我们要学会知难而退,很多事情操太多心也无力改变,莫要影响了自己的情绪与健康。
另外,遇到烦心的事与人,谨记一个“容”字走天下。为人宽容,才能收获一片内心的净土。
前几年,看到一本书《养老,你指望谁?》书中列举了现在社会上多种养老方式,如老伴、新伴、子女、亲属、保姆、组织、社会等等。分析的结果,根本的还是要靠自己。靠自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然后创造好条件,磨合好关系,使自己的晚年生活和谐美满。要准备的第一件事就是能老健,平时就要注重三养:吃得营养、注重保养、要有修养。第二是老居:与其和儿孙同住,过着忍气吞声的生活,不如独自享受单身之乐第三是老本,既然养儿已无法养老,为人父母的也只能自立自强了,老本一定要保得好,不进棺材前ㄧ定不分家产。第四是老友:有个好朋友、好饭友和伴侣一样重要,平时要广结善缘,多认识各类朋友。
我热爱读书与游玩,通过30多年藏书,我已存有5000多册文史书籍。近10年来还坚持自费独游,游过180多个重点景区,走遍祖国名山大川。
死亡既然是最后的归宿,生命的必然,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过多地害怕了。一切顺其自然,交给“命运”就是了。我参观过英国的临终关怀医院,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已有100多年历史。那里的大多数病人都只剩一个月左右的生命,但他们在活动室里看书、打毛衣、玩牌、祷告、看电视...还有志愿者过来跟他们聊天。在生命的最后一点时间,还可以无痛苦地享受人生。我惊叹西方发达国家人文关怀的进步,我也坚信中国不久也能达到这个水平。我已经向家人和学生交待,将来我走时,不必开追悼会,因为我不喜欢那种里面哭哭啼啼,外面嘻嘻哈哈的尴尬场景。
到时如果无法推辞,非要安排一个遗体告别仪式的话,也不必奏什么哀乐,而要播放一段舒曼的《梦幻曲》,并告诉大家,我走得很愉快,很舒坦,因为我曾是一个长寿而快乐的老头儿,我充分享受了人生,我知足了!
一辈子很短,快乐就好。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学会宽容,不去计较。忘记名利,忘记恩怨,忘记烦恼。与人为善,不图回报,快乐来找。保持年轻心态,前半辈子努力换来后半辈子幸福生活,好好享受别浪费大好时光,让自己乐享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