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认知”的巨人更近一步 ——《认知神经科学》│ 书海遨游 No.20050
书海遨游 No.20050
推荐指数:☆☆☆☆
离“认知”的巨人更近一步
——《认知神经科学》
原书阅读:1,246分钟
本文字数:2,226
本文阅读:7分钟
前前后后花了2年的时间,累计近21个小时,终于把这本砖头一样的教材看完了。
那到底认知神经科学是在讲什么的呢?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探索结构与功能、大脑与心灵之间本质关系的科学。
也许我也只能这么简单的说,如果要汇总下所有的感悟和收获的话,那实在不是几千字能说完的。主要还是因为内容涉及面太广,从历史、背景和方法到认知神经的核心过程:感觉和知觉、物体识别,接下去还有各种的控制过程:运动控制、学习和记忆、情绪、语言、大脑半球特异化、注意与意识、认知控制、社会认知、进化。
70万字的篇幅将上千个全世界颇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展现在我们面前。也许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脑神经知识的朋友来说,这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当然也是由于内容过于庞杂,而且都是干货,信息量有点多,每次也只能阅读一点点,所以才看了那么久。这也是提醒打算打开这本书的朋友做好心理准备。
那到底我为何要花这么多时间去啃这本书?
主要还是工作,或者说兴趣爱好的关系,人类认知是我好奇也是在学习的一个方向,作为重要学科,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必修的功课。对于这门科学的发展和阶段性的成就,可以帮助我更好的去探索。
就像我上课时经常说的,成功最快的途径就是爬上巨人的肩膀,在此之前更重要的是要认识这个巨人,不要才爬到脚背就沾沾自喜了。已经有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在慢慢积累这门学科的巨人。对于这些理论和基础科学的了解和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知道我们现在在哪,以及可借鉴的丰富经验。
如果要说一个最大的收获,我会觉得是对于科学研究的设计有了很多的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关键一步是在认知概念和理论的指导之下采用精巧的实验设计的认知任务。”其实认知科学研究的很多内容都是我们平时“司空见惯”的一些反应或行为。将这些已经简化甚至符号化的行为,化简为繁,识别出相应结构进而进行细分的实验,这是很难的一步。
这也是很重要的思考,回到应用层面,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行为或者心理上很多图式、模组或者说成是策略,如何能够识别进而利用将会是很重要的课题,也是现在商业和心理学结合的很重要的应用。
另一个重要的点,我也觉察到一个学习的模式,类似于“尽信书”。我们都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但那么“专业”的一本教材放在我们的面前,里面所有的结论都有“数据”的支持,你会认为这本书就是一个真理的宝典吗?
就像《道德经》开篇就在提醒我们“道可道,非常道”。如果我们觉得道德经是字字珠玑,完全相信道德经所描述的,那也许老子的棺材板要盖不住了。
但我有意无意的就会产生这种“相信”,所以为了秉持科学的怀疑精神,说些我的看法。
首先,这本书是2010年翻译的,本土发行或资料收集还要往前再推几年,从书中的介绍来看,大多数的研究都距今10几年了。有没有想过,200多年前如日中天的颅相学,那35个功能区域是何等的牛掰,那时这就是真理。而现在早就将其完全抛弃,打入伪科学的冷宫。现在如日中天的是基于细胞结构的52个脑区。我只是有点好奇,再过200年,那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有一点我知道的是,最近10几年对于情绪建构论的研究,和其它神经科学的发展,已经开始松动乃至质疑“布洛卡区”这个定义的准确性。
其次,所有的科学研究都会基于一些前提假设。而有趣的是,这些前提假设最后一次只会出现在发表的论文上,到了实际运用乃至人们的认知中时,很容易就被忽视乃至遗忘。
有没有想过认知神经科学这些研究的前提假设是什么?
我能看到的假设有一个是大脑是控制所有认知和行为的唯一中枢。万一人类会有一个类似于章鱼的腕足神经系统呢?不管有没有,我现在在学的多重迷走神经的相关系统就已经对认知、情绪就有很大的主动影响力。因为认知神经科学的基础就是研究大脑-认知,这是和它的出身有关,用大脑去试图解释所有认知也就是在排除其它影响认知的可能。
还有一个假设是神经元是控制其它细胞,也就是说细胞本身的自我控制甚至自我意志都不在考量的范围内。当然如果把这个假设再扩充一下,我们只能研究我们能看到能想到的,比如说局限在四维空间,或者说眼见为实。有意识的是,认知可以看成是意识的一部分,而从解剖学上是无法解释意识或者“我”的存在,于是就有了用可测量或者眼见为实的方式去试图看到意识,看到“我”,这就是认知神经科学在努力的方向。
当然,我在这里只是在强调现在科学的成果更多的是阶段性的,如果拘泥在当下的“真理”,那我们人类将无法进步,科学的初衷也不是如此。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积累,我们才能探索更多。
这也是对于前人的感恩和对后人的提醒,这条路还很长,希望有一天“认知”这件事真的被认知了。
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