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和苏轼的较量,究竟谁赢了? 2024-05-03 16:47:02 经常看到有文章说苏轼和王安石不合,时不时便上演文学大战。流传最广的便是关于苏轼改字的故事。传说有一次苏轼前去拜访王安石,王安石在午睡。苏轼不小心瞄到王安石书桌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名为《咏菊》。其中两句是这样写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看了这两句,暗道:这老王忒糊涂了,菊花明明是枯萎的,怎么会是落花呢?于是提笔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看后但笑不语,只是找了个机会将苏轼贬到黄州。苏轼在黄州呆了将近一年,到了重阳节那天,恰逢连日大风停了。苏轼便和好友到花园赏菊,看到菊花飘落,满地铺金。他突然想起王安石的那两句诗,恍然大悟,这才明白原来是自己错了。其实这个故事很明显是后人杜撰的。其他不说,就苏轼被贬黄州这件事和王安石根本没有关系。苏轼是因为乌台诗案才被贬谪的,而当时王安石已经退隐金陵了。案发时,很多人落井下石,被人视为苏轼仇敌的王安石却上书为他求情,“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可以说苏轼最后能免遭一死,和王安石的这封上书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严格说来,两人只是政见不同,即使是文学上偶有争执,也不过是文人间的互相切磋罢了,并没有像后世传的那般针锋相对。关于他们的文斗最典型也是最可信的应该是那两首很相似的诗了,至今传唱不衰,还入选教科书。这两首诗分别是苏轼的《题西林壁》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先来说说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写于1084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这一年又改迁汝州(河南),他在离开黄州赶赴汝州的途中经过九江,便携好友同游庐山。庐山的壮丽风光给了他无限灵感,于是便写下了若干记游诗,这首《题西林壁》便是其中的代表作。诗歌表面写的是庐山的风貌,实际是写人生的感悟。庐山是那样的千姿万态,无论是正面、侧面,还是远看、近看,游人所处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世人总是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那是因为身处庐山之中啊。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们常常会因为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片面的理解。要想认清事物的原貌,应该跳出思想的局限,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客观、全面地分析,如此才不会被迷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样的道理即使是今天仍然适用。苏轼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揭示了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是难得一见的哲理诗。 再来看看王安石的这首《登飞来峰》。飞来峰又名灵鹫峰,位于西湖灵隐寺附近。这首诗写于1050年,当时王安石在浙江任知县,任满,返回故乡,途径杭州,登上飞来峰,写下这首诗。那时他正值而立之年,初入官场,踌躇满志,所以这首诗也显得大气磅礴。诗歌前两句写的是他登上飞来峰,所看到的旭日东升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凌云壮志的精神面貌。而后两句也是揭示了人生哲理:站得高,看得远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思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那么就不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苏轼当时是被贬黄州,人生失意,而王安石是志得意满,意欲大展拳脚,所以两人看待问题的方式会有所不同,这和他们当时的心境有关。这两首诗的题材差不多,又都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所以后世一直争论不休,难分高下。不知你更喜欢苏轼的《题西林壁》还是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赞 (0) 相关推荐 苏轼诗词十首 目 录 题西林壁 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饮湖上初晴后雨 惠崇春江晚景两首 赠刘景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初到黄州 猪肉颂 题西林壁 [ 北宋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 ... 王安石与苏轼,课本中每人一首哲理诗,谁才是“宋朝第一才子”? 文/蓝梦岛主 王安石与苏轼,一个是百官之首的当朝宰相,一个是万众拜服的文坛领袖,他们二人,堪称北宋神宗朝最耀眼的两颗巨星. (王安石与苏轼) 官场上,他们是政见对立的政敌,性情上,他们是惺惺相惜的知己 ... 康震丨《唐宋诗词的风骨气韵》之《题西林壁》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大家好,我是康震.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宋代大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 ... 苏轼《题西林壁》:找一个合适的角度,观赏喜欢的风景 (林樰熳,不爱集注,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读诗.欢迎一起走进词人的性灵世界.)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你的窗子,你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因为有了一双眼睛,世上的人,便各 ... 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 溪的美,鱼知道,那流泪倾诉的依赖难分离: 风的柔,山知道,那留在千年的故事难忘记. 苏轼写诗有一个特点,总是充满一种奇趣,总是有新奇的地方.但是,充满奇趣的诗要写出来,那是没那么容易的,应该是比较崎岖 ... 从《登飞来峰》与《题西林壁》,看王安石、苏轼当时的心境 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非常有名,尤其是后一句更加著名.以至于一些人认为前一句抄袭后一句 ... 王安石去世后,苏轼偶然看到了他的荷花诗,并做出了如此评价(王安石、苏轼、宋·黄庭坚、宋·张耒) 唐宋八大家之中,除了唐朝的韩愈和柳宗元,就是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和王安石.但是,除了王安石之外,苏轼等五人是一派的.三苏自不必说,欧阳修是曾巩的老师,也是苏轼的考官和亲家.王安石最初与 ... 养肝方----我与土郎中较量,最后赢了我 科班出身的我与土郎中较量,没想到最后赢我的,是一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养肝方. 都说人不轻狂枉少年,年轻时,我也狂过,最后让我彻底收起傲气的,是一位不知名的赤脚中医. 刚从学校出来那会,我去了鲁南马陵山 ... 欧阳修与王安石、苏轼的关系 他为什么叫“六一居士”? 欧阳修与王安石.苏轼两人同为北宋名臣.文学家,且在散文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同处"唐宋八大家"之列. 欧阳修早王安石与苏轼两人入朝为官,若说三人之间有什么密切的联系,倒还算不上,但是 ... 数学晨诵|古诗词中的数学美,你最喜欢哪首?(清·张伯行、纪晓岚、王安石、苏轼、明·林和靖、郑板桥、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曹操、唐·李贺、唐·陈子昂) 走进语文老师的课堂,看着他们绘声绘色地介绍着文学作品,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非常羡慕他们丰富的拥有,能跟学生一起徜徉在文学的殿堂里,欣赏感人的诗篇,产生心灵的共鸣,营造着激情飞扬.诗意流淌的意境! 于是 ... 王安石与苏轼 诗同风骨竞自峥 王安石与苏轼 诗同风骨竞自峥 王安石和苏轼的爱恨情仇:朝堂上的天敌,人生中的知己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次荆公韵四绝其三> 这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秋天时,在金陵和王安石写给王安石的诗. 劫后重逢,君子相交 当 ... 人品风流:王安石与苏轼的故事 2019-06-09 06:00 来源:季羡林国学讲堂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xhmrdxwx) 作者:罗强烈 01 宋神宗元丰七年七月,公元1084年,有一种史料记载是七月七日,骄阳似火,四野蒸腾,长 ... 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的恩怨情仇大家知道吗? 大宋文化璀璨,是我国封建王朝以来,为数不多的名人璀璨的时代,当然这有很多原因,与宋朝统治者重文抑武有很大的关系.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的关系.上述五人都是我们现在熟知的. ... 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和司马光是什么关系?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