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和苏轼的较量,究竟谁赢了?

经常看到有文章说苏轼和王安石不合,时不时便上演文学大战。
流传最广的便是关于苏轼改字的故事。
传说有一次苏轼前去拜访王安石,王安石在午睡。
苏轼不小心瞄到王安石书桌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名为《咏菊》
其中两句是这样写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轼看了这两句,暗道:这老王忒糊涂了,菊花明明是枯萎的,怎么会是落花呢?
于是提笔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看后但笑不语,只是找了个机会将苏轼贬到黄州。
苏轼在黄州呆了将近一年,到了重阳节那天,恰逢连日大风停了。
苏轼便和好友到花园赏菊,看到菊花飘落,满地铺金。
他突然想起王安石的那两句诗,恍然大悟,这才明白原来是自己错了。
其实这个故事很明显是后人杜撰的。
其他不说,就苏轼被贬黄州这件事和王安石根本没有关系。
苏轼是因为乌台诗案才被贬谪的,而当时王安石已经退隐金陵了。
案发时,很多人落井下石,被人视为苏轼仇敌的王安石却上书为他求情,“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可以说苏轼最后能免遭一死,和王安石的这封上书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严格说来,两人只是政见不同,即使是文学上偶有争执,也不过是文人间的互相切磋罢了,并没有像后世传的那般针锋相对。
关于他们的文斗最典型也是最可信的应该是那两首很相似的诗了,至今传唱不衰,还入选教科书。
这两首诗分别是苏轼的《题西林壁》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先来说说苏轼的《题西林壁》。
这首诗写于1084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这一年又改迁汝州(河南),他在离开黄州赶赴汝州的途中经过九江,便携好友同游庐山。
庐山的壮丽风光给了他无限灵感,于是便写下了若干记游诗,这首《题西林壁》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诗歌表面写的是庐山的风貌,实际是写人生的感悟。
庐山是那样的千姿万态,无论是正面、侧面,还是远看、近看,游人所处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世人总是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那是因为身处庐山之中啊。
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们常常会因为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片面的理解。
要想认清事物的原貌,应该跳出思想的局限,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客观、全面地分析,如此才不会被迷惑。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样的道理即使是今天仍然适用。
苏轼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揭示了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是难得一见的哲理诗。
再来看看王安石的这首《登飞来峰》。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位于西湖灵隐寺附近。
这首诗写于1050年,当时王安石在浙江任知县,任满,返回故乡,途径杭州,登上飞来峰,写下这首诗。
那时他正值而立之年,初入官场,踌躇满志,所以这首诗也显得大气磅礴。
诗歌前两句写的是他登上飞来峰,所看到的旭日东升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凌云壮志的精神面貌。
而后两句也是揭示了人生哲理:站得高,看得远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思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那么就不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苏轼当时是被贬黄州,人生失意,而王安石是志得意满,意欲大展拳脚,所以两人看待问题的方式会有所不同,这和他们当时的心境有关。
这两首诗的题材差不多,又都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所以后世一直争论不休,难分高下。
不知你更喜欢苏轼的《题西林壁》还是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