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国学的智慧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文化正在走向世界,而国学的博大精深已经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大到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才战略,小到家庭和谐、爱情婚姻、人生幸福与个人成才,我们都需要从国学中汲取丰富的智慧。“武说人才”将会陆续推出关于国学智慧的文章,欢迎大家关注。

、国学的含义辨析

(一)历史沿革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乐师》言:“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国学:指小学。小舞:指年幼时之小舞)汉设太学;晋设国子学;北齐称国子寺;隋炀帝始称国子监;唐宋都设国子监(宋代有白鹿、嵩阳、睢阳和岳麓四大书院,有争议);元代设国子学;明清设国子监;清光绪三十一年设学部,国子监遂费。由此可见,“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朝代更替,“国学”的性质和作用也有所变化。

把“国学”同诸多“外学”相提并论,即作为一门统揽中国学术的概念提出来,则是在西学东渐、我国社会和学术文化处于空前转型的清末民初。

(二)国学的含义

就国内而言,清末民初,学界对“国学”的释义争议很大,大致有以下几种:

(1)“国学”即“中学”

(2)“国学”即“国粹”

(3)“国学”即“国故”

有人认为,“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所以“国学”又称“国故”。据胡适说,所谓“国故”是包含着过去中国的一切历史与文化,包含着“国粹”,也包含着“国渣”。研究这些历史与文化的学问,就叫“国故学”。

(4)“国学”即中国固有之学,指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亦即“中国学”。

“国学即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这一释义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坚守,成为“国学”的通常定义。

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着的普世价值和先进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万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母亲的乳汁,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我们建设新文化的重要源泉。

二、国学分类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

经部:经部收录儒家“十五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

史部: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

子部: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百科全书)、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

集部: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

三、国学的代表作介绍

《周易》《孙子兵法》《论语》《老子》《庄子》《孟子》《吕氏春秋》《荀子》《礼记》《乐记》《文心雕龙》《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历代史书、古代文学名著等。

《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晓岚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续修四库全书》是《四库全书》的续编,是国家重点出版工程。2002年4月,《续修四库全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沿袭《四库全书》体例,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16开本、精装1800册。它与《四库全书》配套,中国古代即1911年以前的重要典籍,大致荟萃于此。

下面这些词语,都来自《四库全书》:

修身、骄傲、谦虚、谨慎、人品、品德、品行、德行、以人为本、不拘一格、大丈夫、唯才是举、知人善任、各尽所能、当仁不让、人才难得、人才辈出、人才出众、人才济济、文武全才、凤毛麟角、巾帼英雄、英雄、风必摧之、为政以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天下为公、中华、共和国、胜读十年书、天人感应、天人相交、天人交相胜、和合、和气、天人合一、天人、中和、中正、协同、平和、中庸、中介、适度、节制、和平、和谐、合和、刚健中正、生生不息、自强不息、自食其力、明哲保身、合作、厚德载物、美不胜收、荒诞、艺术、意境、情境、境界、风骨、风格、形神、典型、怪异、夸张、移情、净化、体验、感悟、阐发、阐释、解释、人文、文明、人道、法律、法制、民主、人民、无为而治、革命、造反、造福、天灾人祸、超越、自主、创新、创造、革新、新颖、改革、更新、模仿、仿造、仿制、联想、想象、幻想、梦想、遐想、神思、思想、精神、理想、激发、启发、开拓、拓展、战略、自信、生产力、价值、科学、文法、文科、理科、理性、智慧、哲学、文学、爱情、情感、感情、友谊。

从这些词语我们可以感悟到传统文化就活在我们的现实中。我们平时讲话、写文章写书,都经常使用这些词汇。

四、正确认识和继承国学的精华

(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志当存高远”的积极进取精神;

(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三)“天人合一”以及《周易》与《老子》等所蕴含的辩证思维;

(四)“厚德载物”、克己修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和谐精神;

(五)对特定现实的反思精神和批判精神;

(六)丰富的人生智慧

( 七 ) 丰富的治国智慧

《论语》与历代格言警句中的人生智慧;《吕氏春秋》、《荀子》、《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治国智慧。传统国学可谓浩瀚海洋,虽然波澜不惊,却内蕴深厚,海纳百川,故能成其大。

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成为一种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客观上包蕴非常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永不衰竭的动力。一旦激活这些文化软实力,我们这只东方“雄狮”就一定会震撼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