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谱的创新,张海将隶书草书组合,难有生命力
书法流传了几千年,一直在自然出新,到了现代,很多人急功近利,希望一夜成名,于是“创新”成了书坛潮流。但是内功不到的创新实际是拔苗助长,而功夫到了自然就会出新。在名利的驱动下,很多人忘记了传统书法“道法自然、功到自然成”的原则,开始人为的嫁接、组合希望创造出一种新面貌。原中书协主席张海,就创造了这样一种字体,被一些人称为“草隶”。
其实张海还是有相当的传统功底的,这一路获得了很多荣誉,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郑州大学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届主席团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河南省书画院院长。
张海隶书作品
可见能够创造出“草隶”这种书体,也不是那么简单,离不开专业积累。因此,他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拥趸。不过,书法这个东西真不能单纯以新不新来评价,传统书法的评价标准是好不好,而不是新不新。如果从原创和个性的角度评价,张海的草隶应该算是高级的书法,但是与传统大家比起来你会发现,在韵味上有欠缺,感觉只是干巴巴的字,没有让人回味的东西。
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是机械地理解了书体之间的融合,了解书法史的人都知道,多数书体在定型之前,都有一种新面貌的过渡书体存在。比如隶书和楷书之间有魏碑,隶书和草书之间有章草。选择从这个角度进行创新,你不得不佩服张海先生,还是有独到眼光的。但是书体之间的这种变化,是一种自然的变化,也就是遵从道法自然的原则,而人为去创造实际是很难达到同样效果的。
说到自然变化、功到自然成的出新,就不得不提现代草圣于右任。于右任先生的草书融合了魏碑和草书,角度其实选择的和张海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于右任成功了,而张海的草隶并不能获得广泛地认可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于右任并不是简单地将两者进行结合,而是真正在气质上做到了融合,魏碑的稚拙、厚重和草书(帖派)流畅、秀润结合在一起。至于字形,你是很难发现他的草书里有魏碑的点画形态。这种变化便是自然出新,是生发出来的新,不是组合、创造的新。
要说草隶的问题就在于隶书与草书的结合,只是形式上的结合,也就是点画上的借鉴,没有做到真正气质上的融合。也就是张海先生在写隶书的时候,将草书点画的相连、圆转加了进来,个别字也用了草书的字形。只是形式的组合,并没有将两者的气质融合。这种创新只是嫁接、组合,达不到有机的程度,也就是古人说得天衣无缝。
至于将来能不能融合到一起?很难。这是一种西洋式的“细分”思维,就像西医,把人从头到脚研究得很清楚,但是要用分开的这些部件组合成人,只能是个标本,而无法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古人一直把书法看作生命体,清代王淑在《论书滕语》中就说:“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阕其一行尸耳。”这里所说的筋骨血肉就是指形质,缺了精神不过是个死物。
清王淑语
书法创新,只在筋骨血肉,也就是形质上做文章,采用西医的分解再组合的方式,是不能重新获得生命的。因此张海捏合隶书和草书的创新太蹩脚,并不高级,注定经受不住时间的检验。
·原创作品,私自转载、拼接必究·
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观点 \ 弘扬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 如果说得在理,就请关注、赞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