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的去发现自己的“不用心”——《用心,让你看见问题核心》
书海遨游 No.19043
“用心”的去发现自己的“不用心”
——《用心,让你看见问题核心》
推荐程度:****
(相比其他只是以个案说事的书来说,由几十个实验得出的结论还是靠谱许多的。)
原书阅读:276分钟
本文字数:1,534
本文阅读:5分钟
这本书之前的名字叫做《用心法则》(大陆简体字版本,《专念》),由于没有看过旧版,也不太好详细对比,只是对比下目录感觉差异还是有不少的,当然主题内容还是不变。作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著作,相比其他只是以个案说事的书来说,由几十个社会实验得出的结论还是靠谱许多的。
书中主要内容还是讨论“用心”和“不用心”,在《专念》中的翻译是“专念”和“潜念”。
之所以在这里要强调旧版,乃至大陆简体字版的原因在于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概念”,在书中也多次提到“标签”或者“脉络”,这也许是限制我们认知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这里“用心”至少和我在看书以前理解的“用心”不同,我的理解这里的“心”更多是指我们的意识,在《专念》中会强调专注力。不管是意识还是专注力,必须要澄清的一点是在这本书里面一定是过程导向的,而不是结果导向的。
或者我们可以说更多的把意识放在过程中,也可以看成是放在当下。
于是又带入一个新的问题,不管是“用心”还是“专念”其英文名都是Mindfulness。而现在普遍的翻译或者理解,Mindfulness都是“正念”。那“用心”和“正念”的区别又是什么?
在我的理解,现在“正念”已经或多或多或少加入了许多佛学的解释,或者我们可以看到正念所要涉及的范畴会更大些。而“用心”只是针对自我认知部分的整合和调整。也许可以看成“正念”是添油加醋版的“用心”,或者说这本书里的“用心”是现在西方心理学里”正念“原本的样貌。
当然,这一切都是我的一种思考,或者说“用心”的阅读。
借用作者的描述“不用心”其本质就好像潜意识在暴走一样:
1、落入种类的陷阱
2、自动化的行为
3、受限于单一的观点
而用心的关键特质则像是带着意识的觉察,当然绝对不是意识到暴走:
1、创造新类别的能力
2、能够包容与接受新资讯
3、能够同时注意到多个角度与面向。
如果任何局限在mindfulness的概念里面,或者看过几页书就以为懂了,或者一直在评判作者这个说的对,那个不对,也许都是不是作者想要介绍的“用心”状态。当然最后如果认为作者说的都对,也是“不用心”。
在这必须表明的是,“不用心”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更多的是代表一个状态。而且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有的状态。就像作者说的,“不用心”是用昨天的解决方法来应对今天的问题,而“用心”是适用今日的要求以避免明日的麻烦。
也许对于我们来说最有价值的是来自于自我觉察,能觉察到是“用心”还是“不用心”,乃至进一步能够主动选择自己的状态。那也许就能达到豁然开朗的地步。
至于如何做到,我觉得关键点在于作者提及的两个重要概念,“草率的认知承诺”和“脉络”。
这些经常是我们很容易忽视的地方,很喜欢作者的一句话,“熟悉的节奏哄骗着我们,让我们进入不用心的状态。”有意无意的在产生“草率的认知承诺”,貌似这也可以看成是催眠里面“Yes sets”的理论基础。这是我们很容易自以为是的快车道。
另一方面,那些影响我们处理方式的周遭环境以及前因后果,被作者称为脉络。这部分定义不太明晰,根据作者的实验我更倾向于理解成认知框架,或者吉利根博士说的过滤器。我们的世界都是按照我们既有的脉络去认知。
我会简单的看成,“草率的认知承诺”将很容易成为“脉络”的一部分。
而真正关键的是通过许多的实验证明,这两者不容易被觉察,特别是在“不用心”的状态下,进而影响我们的行为,甚至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还不知道。如果以此会给你带来困惑,那的确有必要去锻炼下“用心”的状态。
这本书主要还是在于发现问题的本质,而如何去提高觉察或者说锻炼“用心”的介绍还不是太详细。但只要已经开始知道自己是多么的“不用心”,其实你的“用心”就已经开始了…...
2019-7-13
艾伦·南格 / Ellen Langer
“每日糊图”:
每天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
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以此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每月一片”:
每月挑选一部当月最喜欢电影,做些感想和评价,推荐给大家。
大家可以在公众号的菜单中找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如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时留言反馈。
伴你一起
浸在消逝的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