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珍贵的《庄农杂字》
在我收藏的千余本杂字类古籍中,这本《庄农杂字》可谓是弥足珍贵的。一是刻印精致,二是保存完整,至今逾百年还完好如初,这实在是很难得的。
杂字,繁体字写做雜字、雑字或襍字,是把各类字词汇集在一起而编成的书。当代著名教育家吴伯箫在其文章《一种杂字》中说到:“我的故乡莱芜,在封建社会一般人家的孩子念书,只求能识几个字,能记记帐,写写春联。启蒙书就是三本:《三字经》《百家姓》《日用杂字》。三本书念完之后,家里若是还能腾得出人手,这才念《幼学琼林》《鉴略》之类”。由此可见,杂字是旧时农村进行启蒙教育的必备教材。
杂字的始祖是西汉元帝时的《急就篇》,共34章。后来,又陆续出现了很多杂字,多为歌谣体,由二言、三言,七言、直到十言、十三言写成。在诸多杂字书中,以农为专题的山东版《庄农杂字》最受追捧。由于中国是个农耕国度,能为农民所读的杂字,自然就会广为流传。
《庄农杂字》出现在明末清初之际,属于七言杂字。开头四句是“佛留一百二十行,惟有庄农打头强,正月春首布种谷,准备犁耙就耕荒”。全书共三十一章,分别是庄农粮粟章第一、合用器皿章第二、各样果品章第三、各样菜蔬章第四、厨子茶食章第五、各样酒名章第六、养蚕制造章第七、南北药材章第八、杂货首饰章第九、家野走兽章第十、河海鱼类章第十一、飞禽鸟类章第十二、艳色花名章第十三、木匠修盖章第十四、铁匠炉行章第十五、石匠打錾章第十六、毡匠铺赶章第十七、皮匠造作章第十八、裁缝剪做章第十九、丹青描画章第二十、皮服名色章第二一、感伤疾病章第二二、僧道超度章第二三、前定阴阳章第二四、赌博无益章第二五、宅园树株章第二六、医兽疗马章第二七、冶匠煽治章第二八、娼妓吹弹章第二九、异宝奇珍章第三十、蟲蛰草虫章第三一。
康熙四十二年,蒲松龄见这本杂字过于粗俗,谬误百出,便下力气另编了一本七言《日用俗字》。他在自序中说,生活中常常遇到,想用一个物件, 却写不出它的名字,很不方便。原先有一本《庄农杂字》,村里孩子常常念叨。拿来认真看看,发现其“脱漏甚多”、“率皆杜撰”,于是,又详查字汇,编成了《日用俗字》。但不知为什么,蒲松龄精心编写的《日用俗字》,竟没有广泛流传开。村里孩子常常念叨的,还是那种脍炙人口的《庄农杂字》。
笔者这次上传的《庄农杂字》,是清光绪甲午年(1894年)山东印刷巨头之一的烟台成文信书局的木刻版,与别的版本不同的是,书中对个别难识和方言文字加了音释,如粘粥,在粥字旁加注一个“竹”字,粘粥的读音就是典型的山东话nian zhu了。
现代有些人看不上这种小书,认为杂字就是用来学习识字的,其实不然,很多杂字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寓农耕文明元素和伦理道德教育于字里行间,只要在研读中注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润养民族精神根基,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