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载流子效应 Hot carriers and LDD
摘要:
随着芯片尺寸的减小,芯片的供电电压、工作电压并没有相应减少很多,所以相应的电场强度增加了,导致了电子的运动速率增加。当电子的能量足够高的时候,就会离开硅衬底,隧穿进入栅氧化层,从而改变阈值电压。这种效应会增加NMOS的阈值电压,减小PMOS的阈值电压。并影响其它的参数包括VT、gm,St,Idsat等,并产生长期的可靠性问题。
热载流子现象会导致MOS特性的退化,有两个模型来说明这个问题。
解决热电子现象的方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对源漏采用特殊工艺从而使电场的尖峰变圆,从而减少热电子现象。2、在深亚微米工艺中,降低供电电压。3、增强栅氧、Si-SiO2界面对热电子的抵抗力。
热载流子效应的产生
随着芯片尺寸的减小,芯片的供电电压、工作电压并没有相应减少很多,所以相应的电场强度增加了,导致了电子的运动速率增加。当电子的能量足够高的时候,就会离开硅衬底,隧穿进入栅氧化层。下图显示了热载流子的产生和由此产生的电流的组成。这种效应会增加NMOS的阈值电压,减小PMOS的阈值电压。会导致MOS特性的退化,影响的参数包括阈值电压VT、跨导gm,亚阈值斜率St,饱和电流Idsat等,并产生长期的可靠性问题。
热载流子效应的产生主要受到水平方向的电场强度的影响,其中在水平方向,电场强度最大的地方就是在沟道区靠近漏极的地方。MOS管漏极附近饱和工作状态下的最大横向电场为:
Emax=(Vds-Vdsat)/l
通过测量各种不同栅氧化层厚度、结深和衬底浓度的NMOS,可以得到l的经验表达式:
l=0.22Tox1/3 Xj1/2 Tox>=15nm
l=0.017Tox1/8 Xj1/3L1/5 Tox<15nm,L<0.5μm
其中Tox是栅氧厚度,Xj是源漏LDD区的结深。
当横向电场超过极限值,沟道中的电子获得足够的动能变得极“热”,要使一个电子成为热电子,其电场强度必须达到104V/cm,在沟道长度<=1μm时,这是很容易达到。当电子的动能超过电离能1.5eV, 就能碰撞产生电子-空穴对,并形成正反馈产生更多的电子-空穴对,当动能大于Si-SiO2的势能时(~3.1eV),这些热载流子会进入栅氧。
热载流子所引起的衬底电流:
衬底电流和器件的长期退化有关,它可预测器件的寿命。衬底电流Isub也会影响器件工作。
如果MOS管的沟道中的电子获得了大于1.5eV的能量,电离作用可使它们和晶格相碰撞。碰撞会产生电子空穴对,它们的数量和相应的电场强度(1/Emax)的指数成正比。由此产生的电子会被吸引至漏极(由此增加漏电流)或者得到了足够的能量后注入氧化层。由此产生的空穴进入衬底,形成寄生衬底电流Isub。这种衬底电流和由p-n结雪崩击穿所形成的电流不同,因为它的电流要远小于漏电流。Isub可归结为低层次的雪崩倍增效应。
Isub可带来以下问题:
1、如果组成Isub的部分空穴被源极收集,所形成的空穴电流会在衬底材料上产生约0.6V的电压降,衬底-源pn结会导通,电子从源注入进衬底,就象npn管电子从发射极注入进基极。这些额外的电子,在它们到达源极的过程中获得了足够的能量,又形成电离碰撞,产生新的电子空穴对。这样形成一个正反馈,在漏电流超过一定值时这样的正反馈将保持下去。这样会形成“负阻”击穿。
2、过量的衬底电流Isub会引起闭锁效应。
3、当一些空穴在经过漏-衬底耗尽区时被加速,会获得足够能量,在远离漏极区域形成二次碰撞电离。由此产生的电子会逃离漏极电场,而被芯片的其它分枝所收集。这会引起DRAM动态电路中的贮存时间降低。有报导说这些电子电流比电离碰撞产生的衬底电流小10E-4倍。
4、如果芯片有衬底电路,随着Isub的增加,负的偏置输出会变小。
衬底电流Isub可用来监控器件受热载流子影响的退化程度,并预测器件的寿命。其原因是器件退化和Isub都受一个共同的力的作用,即横向最大电场Eymax。
热载流子的器件退化模型:
总的来说,在栅氧或Si-SiO2界面形成的负电荷,能导致热载流子从硅界面注入氧化层。这些电荷对阈值电压表达式中的项Qtot起作用。而且,在NMOSFET中,随着器件工作时间的加大,所引起的热载流子效应会使负电荷积累,使N沟道器件的Vt值向正值漂移,从而使漏电流Id和跨导gm减小。驱动电流降低,会降低器件速度,Vt漂移会使转换特性和线性电路偏置值漂移。
两种热载流子器件退化的模型。
(1) Si-H键分裂模型:
该模型认为:界面态的产生引起了器件退化。
在NMOSFET中,如果Vgs<Vds, 尽管有相反电场的存在,热电子还能轰击Si-SiO2界面,使界面的化学键断裂。最容易断裂的键为Si-H键(由高能电子引起Si-H键断裂已由实验证实)。这样的界面Si-H键可以在BPSG回流、CVD SiN或在H2气氛中合金等工艺步骤中形成。Si-H键的强度为0.3eV, 打开Si-H键所需的能量为Si-SiO2势垒高度(约3.2eV)加上Si-H键强度0.3eV。而热电子可获得约4.0eV的动能以打开Si-H键,带来界面陷阱。在Si-SiO2界面由此形成的3阶硅原子成为电子陷阱。如果由Si-H键分裂出H原子而被俘获的电子所充满,那么这一面就带负电荷。随着时间的增加,由于热载流子的作用,这些负电荷就会在Si-SiO2界面积累。
(2) 热空穴和热电子陷阱模型:
该模型认为:热空穴和热电子都引起器件退化。
在SiO2薄膜中存在中性陷阱中心,这些陷阱位于距界面数十纳米的范围内。这些陷阱中心起初只能俘获注入氧化层的空穴。这些空穴使陷阱中心带正电荷。这些正电荷的密度随着热载流子效应而增加。由于它们带正电荷,所以会吸引电子。这种吸引电子的作用带来两种结果。一是这些陷阱中心又回到中性态;二是在测量跨导时由于吸引负电荷的作用产生了界面态。这些界面态是热载流子作用的结果。
热载流子对器件性能的损害:
阈值电压的漂移:
由于热载流子注入到栅氧,一部分到达栅极,形成栅电流;另一部分注入到栅氧的陷阱电荷中,这部分陷阱电荷对阈值表达式中的固定电荷项起作用,并随时间而积累。这样,阈值电压就会产生永久性的漂移。
对其它性能的影响:
首先,饱和电流会下降;第二,由于衬底电流的增加,跨导会降低;第三,随着陷阱电荷的积累,器件寿命将缩短。
解决热电子效应的方法:
一、对漏端采取特殊工艺以使电场的尖峰变圆
有以下几种结构
1、 Phosphorus-Drain结构
这种结构是最简单的一种器件,方法就是把漏端的杂质砷换成磷,因为磷的扩散比砷快,所以其横向扩散也比较大,因此增加了沟道到漏端的耗尽区,由此降低了最大横向电场强度,从而减少了热电子效应。
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非常明显,为了使源漏的电阻比较小,磷注入的剂量必须在1E15以上,因此器件的Isub比砷注的要小一个数量级,另外短沟道效应也很严重,这种方法在栅的长度小于1.3μm的NMOS中就不适用了。
2、 双扩散漏端(Double Diffused Drain,DDD)
这种方法是上一种方法的改进,采用注入两种杂质的方式,注入高剂量的砷和注入中剂量的磷,然后一起扩散。这种方法和上一种方法比能够改善Isub,同时又不需要增加很多工艺复杂度。不过这种方法很难形成浅结,因此对于减少Emax的作用有限。对于栅的长度小于1.25μm的NMOS中就不适用了。但是这种方法是一种很好的思路,在以后的LDD结构中也有所借鉴。
3、 轻掺杂漏端(LDD)
在栅的长度小于1.25μm的5V-NMOS中,使用最广泛的器件结构就是轻掺杂漏端结构,简称LDD。
形成LDD的工艺流程见下图。在完成多晶栅极的定义之后,首先进行一次低剂量低能量的注入,形成轻掺杂区,然后CVD淀积一层SiO2,接下来用反应离子刻蚀(RIE)去除SiO2,由于反应离子刻蚀的特点,如果控制得当的话,正好能够把源漏区的SiO2刻蚀干净,而栅极两侧留下侧墙,最后再进行大剂量的源漏注入(或者是金属硅化物工艺)形成源漏端。
LDD能够减少Emax是因为在n-区域漏端电压下降。最简单的估计LDD结构中Emax减小的定量模型是假设在LDD中的n-区域,电压下降的越大越好。因此,假设水平电场在长度为Ln-的n-区域都等于最大电场Emax,可以得到:
Emax(LDD)=(VDS-VDSAT-EmaxLn-)/0.22Tox1/3Xj1/3
由此可以算出Emax(LDD)=(VDS-VDSAT)/(0.22Tox1/3Xj1/3+Ln-)=(Vds-Vdsat)/l’
不过实际上在n-区域,电场并不会完全相等。不过,从上面的式子还是能够看出LDD结构能够降低Emax。不过由于引入了n-区域,LDD结构也会使串联电阻增大,从而导致驱动电流减小。所以LDD的工艺参数必须仔细优化易获得最佳的器件性能。
在栅长大于1μm的器件中,通常没有必要对于PMOS使用LDD工艺,但是随着线宽的不断缩小,PMOS的热载流子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了,这就需要对NMOS和PMOS都采用LDD工艺,这就会需要增加光刻次数,从而增加工艺复杂度。
二、增强栅氧、Si-SiO2界面对于热电子注入的抵抗力。
这种方法主要就是提高栅氧的质量。主要的方向有以下几种
1、减少Si-SiO2界面的H和H2O
2、减少金属腐蚀等RIE工艺中对于氧化层的等离子体损伤。
3、采用氮氧化硅代替原来的SiO2做栅氧。
三、减少供电电压,在深亚微米工艺中电压逐步减小,但是考虑到兼容性的问题,电压并不能完全按照线宽的缩小而同步减小。
参考文献
[1] Jan M.Rabaey, Anantha Chandrakasan, Borivoje,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透视(第二版),美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P.115
[2] StanleyWolf, Tauber R N, Silicon Processing for the VLSI Era-Volume3:The Submicron MOSFET. California, Lattice Press,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