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强大生命力的教师
早晨醒来,阳光明媚,打开窗户,微风吹过,心情舒畅。新的一天开始了,我又要见到我可爱的学生们了。想起学生,一抹微笑不经意流露在脸上,生活太美好了,我要为它奋斗!我们要生活,要发展,要快乐,要幸福。我一定要让我们的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这是一个有强大生命力的教师具有的信念,学校要发展,教师必须具有这种强大生命力。
一、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是教师的最基本特征
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最希望的是遇到一位神医药到病除;当我们出行遇到交通堵塞的时候,总希望有交警从天而降,疏导交通,一路畅行;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总希望有热心人伸出援手帮助我们。我们教师最应该具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种观念,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神医”“交警”“热心人”。教师要培养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肩上担负的责任是巨大的。我们不能等同于工厂生产产品,如果教师培养出了不合格产品,甚至废品,对孩子个体来说,也许毁掉的就是他一辈子的前途与命运。有很多成名人士成功之后说的一句重要的话就是“我在我的学生时代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大公无私是圣人,公而忘私是贤人,先公后私是善人,公私兼顾是常人,私字当头是小人,假公济私是痞人,以公肥私是坏人,徇私枉法是罪人。我们不仅自己要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而且要将这一观念无声无息中渗入学生的心里。这个社会只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能真正和谐发展,让所有人感觉到幸福。
二、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他在教师心目中很重要
按照心理学理论,每一个人都有渴望被关心、被重视的感觉,这一点对于未成年人尤其重要。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因为找不到知心朋友,不被关心和爱护而自暴自弃。我认为教师的角色不应该只是园丁,因为孩子们的成长,不仅需要剪枝、护理,更需要阳光和水分。教师对孩子们的关爱就像阳光和水分一样,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有一国的王子,热爱雕塑,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这个少女雕塑栩栩如生,王子深深地爱上了这位“少女”,每天深情地望着少女,天长日久,这个少女真成了有血有肉的人,这就是著名的“皮革马利翁”效应。一系列的相关实验证明,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按照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教师只有发现这个优点,鞭策学生,才能最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除了赞美和期望学生的成长以外,教师应该学会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他们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真心的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三、教师的生命力来自阅读,来自于教科研,来自于阳光心态
1.教师的生命力来自于阅读
台湾作家洛夫曾经说过:“写作也许是痛苦的,而阅读绝对是一种快乐。”我很赞同洛夫先生的这句话,以为他道出了阅读之于生命质量的高层哲理。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从读书到教书,又从教书到读书,不断循环、交替推进的过程。在读书中教书,在教书中读书。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宽度和深度的阅读,才能妙语连珠,让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训练场,更是传递思想、启迪智慧、充满人文情怀和生命活力的大课堂,才能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
为人师者爱读书、多读书,不仅是职业需要,更应成为我们教师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狄金森说过:“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那样——把人带向远方。”
读书,最大的收获是让人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对生活充满信心。读书的时候是快乐的,因为我们能在书中找到心灵的归宿,得到精神的满足,“读一本好书,就像跟高尚的人谈话一样”。
读书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和自我超越的手段,是教师的生命力。
2.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
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是先要把书教好,让学生喜欢你。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研究课堂教学实践。首先,要钻研教材。拥有智慧的教师应能够独立钻研教材、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能够平凡中见新奇,慧眼独具,深入浅出。教材钻得深研得透,讲起课来才能简单明了,讲到点子上,一语中的,一语解惑,一语激情,这是一种水平、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其次,要研教法。智慧的教学,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把学生、文本(教材)与生活三者生动活泼地创造性地联系起来,既要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又要研究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还要研究学生现实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并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角度将三者统一起来,确立完善而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相互启迪,推动探究性学习深入持久,促成智慧之花无限释放。第三,要研学法。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决定了教师必须重视对学法的研究,同时,我们联系当前学生学习效率低、课业负担重的实际,教师既要不断改进自身的教法,更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研究与指导。
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凡是有较强研究意识的教师,与其他人相比成长速度更快,职业的境界更高。今天我们面临着信息化、世界化、市场化、教育现代化四大趋势的挑战。不仅从人才质量规格上,而且从教育内容、方法、教育手段及教育的组织形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科研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只有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才能永久地保持对学问的兴趣,保持对教学的热情,克服对教学的倦怠感,并且通过科研不断提升自己的层次和水平。
3.教师的生命力来自于阳光心态
阳光是温暖的,它的温暖滋养着万物;阳光是五彩的,它的色彩装点着世界;阳光是富有生命力的,是世间万物勃发的基础。如果教育有了阳光,就能给学生创造五彩的生活,使他们在丰富的生活中寻求人生的真谛;如果教育有了阳光,就能赋予学生生命的活力,在幸福中积极进取;如果教育有了阳光,就能使学生无时无刻都包容在暖暖的关爱中,感受生命的美好。“阳光”,是一种教育形象的外在表现;“阳光”,还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内在辐射;阳光教师不仅要有朝气蓬勃的外表,还要有慧内于中的内涵。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那么,教师的阳光心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自信、乐观、坚强的心态
(2)健康、平和、宽容大度、勇于认错的心态
(3)尊重理解、与人为善、充满爱心、真诚交流的心态
(4)纯洁、公正的心态
(5)刻苦钻研、积极向上的心态
总之,阳光教师应该有化尴尬为融洽,化压力为动力,化痛苦为愉悦,化阴霾为阳光,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阳光教师,面对孩子,要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同事,要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面对家长,要能阳光般真诚的交流;面对教育,要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要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面对发展,要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给自己阳光,就会给学生撒播阳光,给大家带来阳光。
四、创新是教师发展的不竭动力
当今时代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弱,不是看资本的多少,而是看创新型人才的多少。创新型人才需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而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创新型教师。
那么,创新型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1.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要能够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要倾注全心的爱。教师对待学生要有一颗博爱之心,对学生要以诚相待,以自己的真情去感动学生。必须丢掉师道尊严的“面具”,不能欺骗学生。教师爱心应表现在对待学生的宽容上。无数成功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宽容是一种很伟大的教育力量。
2.拥有丰富的知识结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沈元老师渊博的知识引来了陈景润日后摘取“数学皇冠的明珠”的壮举,这已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魏书生、钱梦龙、于永正等名师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结构是分不开的。
那么,如何有效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呢?从我国目前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状况来看,知识结构的构建还处于一种低效的急功近利式的被动构建状况。例如,为了文凭去函授,为了拿继续教育的课时去学习。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区分“创新型教师”与“教书匠”的重要标尺。
3.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1)突出一个“人”字
所谓突出一个“人”字,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的本质是开发人的潜能,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重新反思课堂教学的本质,拓宽教育教学的视野,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敢说一个“不”字
实施创新教育,要敢于对目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现状说一个“不”字。也就是说,要用质疑的目光、否定的态度、发展的思路对教学现状经常进行反思,并进行不断的创新。如教材里出现的东西是否都要教?是否可以对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再者,书本上、教参上说的是否都是“真理”?
(3)讲究一个“思”字
讲究一个“思”字,就是要常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某跨国公司在辞退一位员工时,老总和员工有这样的精彩对话:“我有30年的经验——”“不,你只有一年的经验,只是将它重复了30次!”读来令人深思,我由此联想到有些教师为什么教了几十年书,教学方法总是老一套,缺乏新意。教育教学实绩平平,恐怕与他对自己现有教学方法一生不变不反思缺创新有关。
4.具有创新能力
(1)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要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3)要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4)要有较强的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确保自己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部过程中,不断地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和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自我监控性教学是一种动态性教学,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充满着精湛的教学艺术,它是教学的科学性和教学的艺术性的有机整合。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阅人无数,追随强者的脚步,感悟生活的真谛,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有我们教师学习的地方。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家庭,为了学校,为了学生,也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做有强大生命力的教师吧!
(来源:中国校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