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一句吟 千年无来者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此句是诗圣杜甫《登高》里的颔联。

若水草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被学贯古今的明代大学者胡应麟称作“古今七律之冠”。全诗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用“风急”二字引首,一开头就扣人心弦。接着连写出八种景象: 疾风,远天,猿啸,白沙,清渚,飞鸟,落叶,长江,按照由高到低,由远及近,依序铺开一幅壮美的立体画面,引人入胜。而且上下联的“风急”对“渚清”,“天高”对“沙白”,“猿嘨哀”对“鸟飞回”,词性对仗极工,平仄精当,“格奇而变”(《唐诗别裁》)。

颔联写诗人登到夔(kuí)州(今重庆奉节)最高处,远望千山万壑,秋风萧瑟,木叶随风纷纷飘零而下,簌簌作响,油然生出“万里悲秋”的感触:俯瞰大江东去,浪涛滚滚,波澜汹涌,一去不返。两句以“无边”和“不尽”开头,是写景的无限壮阔,又似写人生坎坷,世事变幻莫测,就像这秋天的落叶,昨天还万木峥嵘,今天就万木凋零;又像这滚滚江水,滔滔不绝,奔流不息。

《论语》记下了孔子类似的心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站在江边此时想到的是这滔滔江水不分昼夜的奔涌,千年如此,无穷尽也。人生也应该像这江水一样,不管经过多少曲折、多少坎坷,都勇往直前,自强不息!

《易经》里也有类似的句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杜甫此时的心情是不是和孔子一样呢?看看他颔联的后一句“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最后一个“来”字是神来之笔,更是一种至高境界。如果说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末字的“下”是诗人对人生的感叹和无奈,是消极的甚至是颓丧的,那么这个“来”字就一下把诗人的激烈壮怀表现得淋漓尽致,推向高潮。该句蕴含深邃哲学思想和对自然规律、对人生的洞察和达观。

若水草书“达观”

旧去新来,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秋天来了,春天也不远了。秋天的落叶代表着人生坎坷和陈腐势力终会消失,滚滚江流迎“来”的必将是人生坦途和新生。难怪这两句诗被称为“千年一句(联)”。

这首诗是杜甫公元767年秋在夔州时写的,此时诗人已经五十六岁了,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各路势力仍然为相互争夺地盘而混战。杜甫想要投靠的世交加诗友剑南节度使严武又突然病逝,杜甫悲伤至极,无依无靠,惜别他经营多年的“草堂”,南下夔州,寄人篱下近三年,期间生活很困苦,又体衰多病,空有满腹经纶而无人识,一身才华而无处施展,接近暮年而穷困潦倒,真是人生低谷谷底。

若水绘杜甫像《登高》

这种境况在他的后四句里一览无余。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认为:

“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这八意可以说占尽了人间不幸:异地飘零,颠沛流离,寄人篱下,暮年孤独,沉疴多病,无依无靠,无禄无名,穷困潦倒。

人在低谷的时候往往消沉而无奈。那个柳永低谷时会到河边醉酒“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代枭雄曹操低谷时也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但他内心深处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雄心;那个被贬官后又做了宰相的晏殊曾感叹:“无可奈何花落去”但他又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乐观。李清照也是一生颠沛流离,她中年丧夫,又赶上靖康之乱,家父和公爹因党争被罢官入狱而死,她帮丈夫倾尽毕生心血写的《金石录》几车底稿在战乱中焚毁怠尽……“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但她仍然写出了“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póu)土。”“死亦为鬼雄”的“人杰”豪情,并完成了《金石录后序》这一珍贵巨著。

杜甫在他人生暮年跌落谷底的时候能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怀,真不愧为一代诗圣;晏殊在丢官时能写出“燕归来”的诗句,不愧为宰相胸怀;李清照不愧为“千古第一才女”。

这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筚路蓝缕,勇往直前,前赴后继,生生不息的精神不仅是中国优秀文人特有的气质,是深藏在中华儿女骨子里顶天立地的骨气和钢凝铁铸的意志,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脊梁,是民族根,民族魂!

若水于辛丑孟秋

长按关注

艺林拾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