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部坐骨结节处疼痛,超声能搞定吗?

病例回顾

患者廖 XX ,女, 50 岁,以「 右侧臀部疼痛 1 月余 」为主诉就诊,来我科行肌骨超声检查。
查体

右侧臀部坐骨结节处有明显压痛,无波动感,表面皮肤无破溃、无发黑,周围组织无红肿。
超声所见

右侧坐骨结节骨皮质稍毛糙,坐骨结节周围可见低回声区,范围约 3.2cm×2.9cm×1.2cm ,边界欠清,内可见增厚滑膜回声,可见少许血流信号(见图 1-2 )。
超声提示

右侧坐骨结节滑囊炎
图 1 坐骨结节滑囊炎二维图
图 2 能量多普勒图 坐骨结节滑囊内可见少许血流信号

病例讨论

坐骨结节滑囊炎又被称为坐骨结节囊肿,是坐骨结节滑囊的一种慢性炎症。
解剖结构

滑囊是关节囊纤维膜由薄弱或缺如处呈囊状膨出,充填于肌腱与骨面之间;滑囊外层是致密结缔组织,内层是滑膜,滑膜可产生内含少许滑液,能减轻运动时的摩擦。
在人体的骨突与皮肤、肌肉与肌腱、肌腱与肌腱之间,凡摩擦力较大处均可有滑囊存在,以缓冲反复摩擦带来的损伤。
坐骨结节滑囊即坐骨—臀肌滑囊,位于臀大肌与坐骨结节之间的滑囊。坐骨结节滑囊由疏松结缔组织分化而成,为一密闭的结缔组织扁囊,囊腔呈裂隙状,其外层是致密结缔组织,内层是滑膜,内含少许滑液。
坐骨结节滑囊的功能为增加臀大肌与坐骨结节之间的润滑,缓解压力,减少摩擦,促进其运动的灵活性。
病因

慢性损伤是坐骨结节滑囊炎主要的发病原因。当滑囊受到过量的摩擦或压迫时滑囊壁发生炎症反应,造成滑膜水肿、充血、增厚或纤维化,滑液增多,滑囊增大,囊壁增厚、纤维化而形成囊肿。
病理学改变

坐骨结节滑囊壁增厚,纤维素渗出物可附于滑囊内,导致滑囊壁粗糙不平;囊腔为单房或多房,充满液体。
组织学形态改变为:囊壁表面上皮增生,可呈绒毛状突起.后渐过度为纤维组织瘢痕,整个囊壁纤维组织增生,囊内壁可见纤维蛋白凝集物附着。
临床表现

坐骨结节滑囊炎常见于久坐的患者。
主要表现为坐骨结节处局部疼痛,不适感;有的患者可出现肿块。
超声表现

(1) 位置:病变位于坐骨结节浅面与皮肤之间,紧贴坐骨结节;
(2) 坐骨结节滑囊炎超声上表现为无回声或低回声包块,且此包块与坐骨结节关系密切;
(3) 坐骨结节滑囊炎边界较清楚,形态不规则,可为椭圆形、扁平状或不规则形,加压肿块可变形;
(4) 坐骨结节滑囊炎囊壁较厚,内壁多不光滑,内可为透声较好的无回声或细小的点状回声,少部分囊腔内可见絮状或团状高回声,大多数囊腔呈多房状。
(5)彩色多普勒于囊壁或分隔光带上偶见点状或星点状血流信号。
鉴别诊断
血管瘤
血管瘤是浅表组织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声像图上表现边界可清晰或不清,可表现为低回声结节,有时结节内部可见管状无回声区,有的血管瘤内可见静脉石,血流信号较丰富。
探头加压血管瘤可被加压变形,加压后血流信号增多,此征象可作为鉴别手段。
脂肪瘤
脂肪瘤可见任何年龄,较常见位于脂肪层的肿块,边界清楚,回声稍高,内部可见纤维条索样结构,肿块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表皮样囊肿
表皮样囊肿一般较小,位置较表浅,部分表皮样囊肿内部回声可见其特征性的螺纹征、洋葱皮征或旋涡状表现,表皮样囊肿肿块后方回声常增强,亦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进行鉴别,表皮样囊肿在没有炎症反应的情况下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超声可通过坐骨结节的位置及其超声声像图特征,结合病史,可较为明确的进行诊断坐骨结节滑囊炎。
超声可显示坐骨结节滑囊炎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并进行鉴别诊断,可为临床提供更可靠信息,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坐骨结节滑囊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熊莲珠,唐新旺. 坐骨结节滑囊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J].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7):125-126.
[2] 吕扬平,李新新,钟小苹,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坐骨结节囊肿的诊断价值[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21(8):598-59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