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札记之——五谈关于写作这件事情

笔者是土身土长的上海人,在上海的方言俚语词语当中,有一个词语叫做“磨洋工”,这是一个贬义词,它的意思是在说:“做起事情和工作来,是属于懒散拖踏型的,能拖则拖,直至最后一刻才去完成它,有时候迫于压力会装模作样,还有应付了事的味道在内。”

笔者曾看到某位文学方面的爱好者,去撰写过一篇有关于写作方面的文章,他说道,为了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与能力,也曾尝试过给自己增加一点点的压力,看看一篇5000字左右的文章,自己到底需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去把它完成。他还认为,不管去做什么样的事情,哪怕是去撰写文章,也不管文章是长还是短,坚决不应该去“采用磨洋工”的态度的,最好能以最最快的速度,去撰写好一篇文章!

虽说自己也是文学和写作方面的爱好者,也去撰写过各式各样的文章,时至今日已然是走过二十六个春秋。然而,在撰写每一篇文章时、在写作的全过程当中,就“去采用了磨洋工”的态度,从开始撰写文章,直至整篇文章撰写完毕,不管文章写的长还是写的比较短,并非是一蹴而就、立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去完成写作任务的。

还虽说,自己在写作之前,既会去收集和文章有关系的各种资料,也会去做好各种写作之前的准备工作,也可以说是“加足了油料”。不过,自己在写作的全过程当中,依旧还会“去采用磨洋工”的态度,自认为,若非如此去操作的话,是不能够去撰写好各种文章的。

个人的写作和别人是有不太一样的地方的,等通篇文章都撰写完毕以后,自己会在文章的末尾处,即最后一行,署名自己的网名“杜老倌侠客居”和本名“陆伟”这两组词语,以此来表明文章是由自己来撰写的,并且自己还会去注明撰写完毕时的“年月日”和“星期几”,为什么要如此去操作呢?!只因为个人窃以为,写作不单单是个人的历史,也可以算作是历史的范畴,注明撰写完毕时的“年月日”和“星期几”,则表明自己在哪个时间段里,去撰写过什么样的文章。

还有的就是,虽然在文章的最后一行,去注明了撰写完毕时的“年月日”和“星期几”,自己并非是在第一时间内,把撰写好的各类文章发表到各类写作APP软件当中去的,最最起码也要等到第二天时,才把自己所撰写的文章,发表到各类写作APP软件当中去的。之所以会如此去操作,皆是因为自认为,文章写好了还是不算数的,在发表之前,还需要去好好的修改一下的,去看看通篇文章当中,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有不通顺的地方、用词是否有词不达意之处……也唯有自认为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以后,才能安心的去发表文章。

文章在发表之前,多去修改几次、好好的去修改修改,就会减少错别字、语句不通顺方面的差错率,即便是这样去操作了,也不能保证自己所撰写的每篇文章,不会有什么错误的地方。在有些时候,当自己回头去看看曾经撰写的某篇文章时,发现了有几处错误的地方,依旧会有语句使用的还不够通顺、在文章中去使用了错别字……修改,总比不修改要来的要好很多,还能去减少差错率和失误率!

个人不管去做什么样的人事物情,就算是再怎样的认真与仔细,免不了也会有疏漏的地方,写文章的时候,也同样是如此的。为了避免产生差错率和失误率,文章在发表之前,就要去做好修改方面的工作。还况且,现在的写作软件,往往都是自带有语音读音软件的,就算没有,也可以从网络上去下载一个这样的软件,当文章撰写完毕以后,既不想去产生差错率和失误率,又不想去看已经写好的文章,或一时间看不进去时,可以通过语音读音软件,来朗读自己所撰写的文章。如若说,从中是有差错和失误的,顺手就能去修改过来,是极好的一件事情哩,无非就是要比别人多去花一点时间与功夫罢了,从而还能去提升文章的质量,面对着如此的好事情,又何乐而不为之啊?!既然文章都已经去撰写了,就没必要去在意时间花的多与少了!

伴随着网络、科技和智能手机的大力发展与广泛普及,笔者得以在网络上有幸结识了一些文学与写作方面的爱好者,也会相互间去交流写作方面的心得与体会,相互间还会去讨论某篇作品的好与坏。不过,笔者和大家都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些文学和写作方面的爱好者,多少是有点甩手掌柜的味道在内,当某篇文章撰写完毕并发给大家传阅时,既出现了不少的错别字,也有语句使用不怎么通顺的地方,有些文章还是错别字连天、有多处的错别字。文章撰写的好与坏,是没有关系的,保证文章不出现错别字、不去出现语句不通顺的地方,这也是最最起码的一个要求啊,这应该是做得到的吧,可偏偏有人会接二连三的出现这样的问题,自认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去把好最后一道关卡,最后未曾去朗读并修改撰写好的各类文章!

不是说笔者在撰写文章时,就不会出现上述这样的问题,而是本人也同样是存有这样的问题的,还因本人深知自己也有粗心大意的坏毛病,等文章撰写好了以后,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的问题,就比别人多去花了一点点时间,用语音读音软件,去朗读自己已撰写好的文章,至少要去朗读两三遍。在有些时候,本人不是等文章全都撰写好了以后,再去拿来朗读修改的,而是撰写好几段文字以后,就用语音读音软件去朗读一下,还有可能会多次去朗读,凡觉得有不好与不对的地方,顺便、顺手修改过来,从而大大的减少了差错率与失误率。

文末,笔者只想去说,写作并非是草草了事就行了,既要下一番“磨洋工”的功夫,还要一遍又一遍的朗读、打磨与修改,往往一篇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由朗读、打磨、修改出来的……

(0)

相关推荐

  • 广告百货公众号回复糟糕?一件事情想得越深,你越有可能成为专家!

    作者是一个摸鱼上班.准时下班的打工人. --杨柳杰 这是职场案例第329篇文章 如在文中找到错别字指正者 一字三元先到先得 把一件事情想得越深,你才越有成为一个专家的可能. 专家是什么?专家是上市公司 ...

  • 为什么好多人第一次写作都有些无从下笔的感觉?

    好多人第一次写作都有些无从下笔的感觉,不知道从哪里写起,于是半天都写不出一个字,产生这种现象有两个原因,其一就是许久未动笔,写作水平难免疏忽了. 其二就是不敢写或者说是不知道写些什么. 你千万不要把写 ...

  • 周朝阳:2016年和2021年两次写作的境遇不一样,写作方式也不相同

    2016年和2021年都是决定重拾写作,但开始的境遇不一样,这也决定了写作方式也不一样. 2016年辞职后不知道做什么,没饭吃,后面才决定搞公众账号,强迫自己一天一篇纯原创,硬性输出,目的就是找饭吃, ...

  • 如何才能避免犯下低级错误?|072

    如何才能避免犯下低级错误?|072

  • 书海札记之——七谈关于写作这件事情

    (一). 何谓"札记"?!笔者查阅到这个出处是源自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一文当中,它是一种文体名,它的意思是说:读书时所摘记的某些要点与心得,或随时随地记录所见所闻以 ...

  • 书海札记之——四谈关于写作这件事情

    笔者从1995年开始欢喜上写作以后,写作的热情可以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一直写到了现在,屈指一算已走过了26年春秋. 关于写作这件事情,或者说这个话题,个人窃以为,永远也是说不尽.写不完的,之前本人已经 ...

  • 书海札记之——八谈关于写作这件事情

    自己有着诸多的爱好,其中的一项爱好便是写作这件事情.如若说,从初中临近毕业之前的两三个月里,逐渐地欢喜上写作以后,粗略的去计算一下,文章撰写到现如今的话,达二十六七年之久! 本人也看到过这样一件事情, ...

  • 书海札记之——六谈关于写作这件事情

    笔者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在上海的方言俚语词语当中,有一个词语叫做"炒冷饭",它原本的含义是指:将凉饭在锅中加温炒热,上海人引申的含义是说:重复已经说过的话语.做过的人事物情,而且像 ...

  • 书海札记之——三谈阅读如择友

    来自话题 #读万卷书,读书心得 2206篇 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托尔斯泰说过一段关于朋友方面的话语,曰:"财富并非永久的朋友,朋友却是永久的财富." 处在不同阶层里面的人 ...

  • 书海札记之——对“日更”写作的一点看法

    笔者从各类写作APP软件中看到,有一些欢喜写作的爱好者们,不单单嘴上是这样去说说的,而且他或她还坚持去做到日更哩! 不管是那些专业的作家,还是只是个业余的写作爱好者,有空闲时间了,不但会去写点自己较欢 ...

  • 你们问我的关于写作这件事情

           最近收到很多的小伙伴微信我来咨询关于写作过程中他们面临的很多问题,问题大致的分类如下,第一:写不出来东西? 第二:写不快,太慢?第三:没有办法坚持?请教我,也就是希望在这些问题上能够一一 ...

  • 书海札记之——写作旅程中的有和无

    处在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年龄阶段里的人,对于幸福的认知度是不一样的.譬如说,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一句有关于幸福的话语,曰:"幸福在于为别人生活."又譬如说,美国的卡耐基也说:&q ...

  • 书海札记之——好文出自勤写作

    不管文章撰写的好坏与否,掐指去算算自己的写作历程,走到现如今,已有二十六七年,且全都是由自己一点点的摸索出来的. 自己在二十六七年的写作历程中,全都是由自己一点点摸索出来的,从未参加过任何写作辅导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