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乡村记忆:老一辈的婚姻,就是从山这头到山那头 2024-04-15 14:11:57 如今,不管在城里还是乡下,结婚迎亲都是差不多的套路:五六辆小车组成车队,前面一辆好车打头,坐着新郎与新娘;后面的车要么载着贵客,要么盛着嫁妆,浩浩荡荡,从女方家开到男方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种迎亲方式的内涵或许脱胎于古代的喜轿,但具体流程形成定式只不过几十年的工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乡村婚礼的迎亲工具还主要是大头车、拖拉机和自行车,而在更早之前,不少老一辈人其实都是“步行结婚”。(注:有的朋友说在他们那里老辈有新娘“脚不沾地”的讲究,但百里不同俗,步行结婚在的情况在笔者老家的确存在过,尤其集中在“破四旧”之后、七十年代之前。本文的重点不在于步行,而在于邻村之间的联姻。如果风俗不同,步行的片段可以忽略。) (本文配图均为胶东乡村婚礼场景)所谓“步行结婚”,就是新娘从娘家步行走到新郎家里。如果按照现代年轻人的眼光来看,以这样的方式结婚,新娘子恐怕早就雷霆大怒了。但在老辈的胶东农村,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方式,大家都安之若素,鲜有怨言。“步行结婚”之所以曾在胶东农村比较普遍,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就是条件所限。老辈的生活普遍不太富裕,除了少数豪门大户可以花车花轿、大吹大擂地办喜事之后,普通人家只不过是告知亲朋好友“多一双碗筷吃饭”而已,婚礼通常都很简单。第二就是距离所致。过去的交通、通讯手段有限,人们活动的空间范围也比较小。普通人家的嫁娶半径,很少会超过二十里,一般以十里以内居多。说得直白一些,通常就是在异姓的邻村找对象(过去有“同姓不婚”的讲究)。而找对象的方式,也并非自由恋爱,而是靠媒人牵线。古代有“媳妇熬成婆”之说,而乡村亦有“闺女熬成媒人”的现象。因为居中做媒的人,通常都是早些年从一个村庄嫁到另一个村庄的闺女。她们在步入中年之后,都喜欢再把娘家村的其他闺女说和过来,或是把本村的闺女说和到娘家村去。长年累月之后,两个邻村之间,就会形成世代联姻关系,有如春秋时期的“甥舅之国”。 正因为相邻村庄彼此的嫁娶情况较多,再加上胶东半岛以丘陵地形为主,邻村之间多有大山阻隔,走大路相对绕远,在这种背景下,“步行结婚”才成为一种常见的方式。 笔者老家所在的村庄旁边,就有一个“世代联姻”的邻村,两村之间有七里的山路,山脊线上的一个垭口算是分界线。听老人讲,过去从这个邻村娶亲的话,双方之间就会通过媒人提前约好日期和时辰。届时,新娘就会在女方送客队伍的陪同下,步行来到交界处的垭口。而男方的迎宾队伍需要提前在那里等候。双方碰面之后,进行一些礼节上的交接,然后女方的大队人马返回,留下几个代表作为“送客”的贵宾,跟着男方的迎亲队伍一起走回村里,然后行礼、入席。礼毕、散席之后,再步行原路返回。由此可见,对于当时的新人来说,婚姻其实就是从山这头到山那头。 山两边的联姻有多普遍?平时可能看不出来,因为不同的人家结婚会选不同的吉日。但正月出门回娘家,可都是在同一天,这个时候就能看出联姻的频繁。退回几十年之前,正月初三在老家的山路上,那叫一个热闹。我们村的人拖家带口往那边走,邻村的人也拐着篓子包袱向这边来。东来西往的人们在路上如果碰面的话,就会依照亲属和辈分关系,各自问候。 这种情况大概延续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了后来,两村之间山路上的人就逐渐少了。一来是因为有了走大路的交通工具,二来也是彼此联姻的数量降低。随着年轻一代的陆续进城,自由恋爱已经取代了说媒,成为联姻的主要方式。而联姻的距离也不断扩大,过去“跨乡镇”就算是远嫁,而如今跨县、跨市乃至跨省都屡见不鲜。可以说看,从山这头到山那头的世代联姻现象,已经成为了历史——但这段历史仍承载了很多的记忆。 赞 (0) 相关推荐 海南乡村结婚迎亲曲 听了都欢喜!这才是海南婚礼的精髓! 海南乡村结婚迎亲曲 听了都欢喜!这才是海南婚礼的精髓! 【中州作家】索成安:乡村轶事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13] 乡村轶事 河南洛阳 索成安 以豫西为代表的河洛地区,是我的故乡.以洛阳为中心,向东西南北绵延幅射二三百里,口音基本上完全相似,一些众说周知的方言俚 ... 过年谈习俗,胶东乡村大年初二的三要做三要忌,好日子红红火火 时间真快,两天前人们还在为过年忙碌着,这不眼一眨,今天已经是大年初二了.过大年放鞭炮:大年初二祝福到:人团圆喜气闹:家安乐福气报:新的一年,农嫂祝大家万事顺意,事业有成! 在中国,最隆重的节日就是春节 ... 【阅读悦读丨散文】赵永培《我的追车梦》 阅读悦读丨赵永培<七月半的豆腐>(散文) 文/赵永培 [作者简介]赵永培,光辉学校.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我的家乡在 ... 海南乡村梅府迎亲,这婚礼既浪漫又有农村习俗,值得观看 海南乡村梅府迎亲,这婚礼既浪漫又有农村习俗,值得观看 乡村如此凋敝 乡村凋敝不堪,有所耳闻,未见实地.乙未清明前一周,随<烽火丹青>摄制组至原晋绥边区政府所在地兴县调研,感同身受,眼见为真. 残垣断壁,十室九空,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荒草侵道,杂树封门, ... 胶东经典美食——菜片片,老一辈的记忆,现代人舌尖上的美食 外表色泽金黄.吃起来外焦里嫩.香酥可口的美食,想不想吃?到底是什么只有胶东才有呢?还被奉为经典? 一道胶东名菜!菜片片,就没有烟台人不知道的,这个"幸福"的味道,贯穿了老一辈人的记 ... 六十九年前中国南方乡村录像,老辈的童年,课前要按铃鞠躬? 六十九年前中国南方乡村录像,老辈的童年,课前要按铃鞠躬? 胶东乡村记忆:儿时有种快乐,叫做“走五子” 前段时间,笔者来到烟台一处乡村,准备参观当地的老房子. 在街巷里转了一圈儿之后,一条石块斑驳的胡同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条胡同两侧的房子不仅"老",而且"空".路 ... 胶东乡村记忆:生产队时期用镰刀割麦子的一段往事 民谚曰:"三春不如一秋忙,秋忙不及麦上场."麦收,是北方农事的重头戏.而如今,随着端午节的到来,胶东半岛的麦收又要陆续开始了. (端午之前,莱阳莱西交界处已可见到收麦子的场景) 现 ... 胶东乡村记忆:往年农家用织布机织土布的点滴往事 我的童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母亲的织布机旁度过的.那时,母亲经常给我做"椤梭袄"和"椤梭裤子"穿. 所谓"椤梭",就是把织好的布匹头剪下来( ... 胶东乡村记忆:元宵节之前,重温正月“出门”的点滴往事 今天已经是正月十三,距离元宵节只有两天的时间.按照民俗,过了正月十五,就算"出了年".不管城市还是乡村,过年的气氛就会就此淡化,新一年的征程也将正式开启. 元宵节前后的气氛差别,在 ... 胶东乡村记忆:正月初二思祖父 今天是正月初二,按照胶东民俗,是拜姑姑或者拜舅舅的日子.我的父辈,就是姑家表弟的舅舅.表弟今日登门,我作为表哥,自然也要陪着张罗一番. 觥筹交错之间,不知不觉已有醉意.待到清醒之际,已是夜半时分.此时 ... 胶东乡村记忆:栖霞招远莱阳莱西交界地带的过年讲究 "孩子盼过年,大人怕过年."这是多年前流行的一句话. 旧时候的年关,对贫穷人家和年老者来说比较"难过",因为过年不仅需要花钱,也意味着又老了一岁,总有一种五味杂 ... 胶东乡村记忆:当年蒸饽饽时剩下的枣核,吃起来也很甜 此前发过一篇介绍胶东大枣饽饽"枣眼"数量差异的图文,吸引了不少朋友讨论.在留言当中,多数朋友都在讲述自己家乡的枣饽饽做法,不过也有朋友把重点放到了"童年糗事"上 ... 胶东乡村记忆:过年之前,那些埋在雪堆里的肉和鱼 年关将近,很多人家的年货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在胶东地区,常见的年货就是大鱼大肉.各种海鲜产品以及大枣饽饽等. 年货的数量,需要根据家里的人口以及可预见的来客数量进行准备.今年为了配合防疫,正月走亲戚 ... 胶东乡村记忆:老辈过年之前要“糊墙”,这算是个技术活 "二十四,扫房子."正如这句民谚所说,年关将至,不少人家也开始打扫卫生,准备辞旧迎新.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家里都有了装修,所谓"扫房子" ...
如今,不管在城里还是乡下,结婚迎亲都是差不多的套路:五六辆小车组成车队,前面一辆好车打头,坐着新郎与新娘;后面的车要么载着贵客,要么盛着嫁妆,浩浩荡荡,从女方家开到男方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种迎亲方式的内涵或许脱胎于古代的喜轿,但具体流程形成定式只不过几十年的工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乡村婚礼的迎亲工具还主要是大头车、拖拉机和自行车,而在更早之前,不少老一辈人其实都是“步行结婚”。(注:有的朋友说在他们那里老辈有新娘“脚不沾地”的讲究,但百里不同俗,步行结婚在的情况在笔者老家的确存在过,尤其集中在“破四旧”之后、七十年代之前。本文的重点不在于步行,而在于邻村之间的联姻。如果风俗不同,步行的片段可以忽略。) (本文配图均为胶东乡村婚礼场景)所谓“步行结婚”,就是新娘从娘家步行走到新郎家里。如果按照现代年轻人的眼光来看,以这样的方式结婚,新娘子恐怕早就雷霆大怒了。但在老辈的胶东农村,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方式,大家都安之若素,鲜有怨言。“步行结婚”之所以曾在胶东农村比较普遍,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就是条件所限。老辈的生活普遍不太富裕,除了少数豪门大户可以花车花轿、大吹大擂地办喜事之后,普通人家只不过是告知亲朋好友“多一双碗筷吃饭”而已,婚礼通常都很简单。第二就是距离所致。过去的交通、通讯手段有限,人们活动的空间范围也比较小。普通人家的嫁娶半径,很少会超过二十里,一般以十里以内居多。说得直白一些,通常就是在异姓的邻村找对象(过去有“同姓不婚”的讲究)。而找对象的方式,也并非自由恋爱,而是靠媒人牵线。古代有“媳妇熬成婆”之说,而乡村亦有“闺女熬成媒人”的现象。因为居中做媒的人,通常都是早些年从一个村庄嫁到另一个村庄的闺女。她们在步入中年之后,都喜欢再把娘家村的其他闺女说和过来,或是把本村的闺女说和到娘家村去。长年累月之后,两个邻村之间,就会形成世代联姻关系,有如春秋时期的“甥舅之国”。 正因为相邻村庄彼此的嫁娶情况较多,再加上胶东半岛以丘陵地形为主,邻村之间多有大山阻隔,走大路相对绕远,在这种背景下,“步行结婚”才成为一种常见的方式。 笔者老家所在的村庄旁边,就有一个“世代联姻”的邻村,两村之间有七里的山路,山脊线上的一个垭口算是分界线。听老人讲,过去从这个邻村娶亲的话,双方之间就会通过媒人提前约好日期和时辰。届时,新娘就会在女方送客队伍的陪同下,步行来到交界处的垭口。而男方的迎宾队伍需要提前在那里等候。双方碰面之后,进行一些礼节上的交接,然后女方的大队人马返回,留下几个代表作为“送客”的贵宾,跟着男方的迎亲队伍一起走回村里,然后行礼、入席。礼毕、散席之后,再步行原路返回。由此可见,对于当时的新人来说,婚姻其实就是从山这头到山那头。 山两边的联姻有多普遍?平时可能看不出来,因为不同的人家结婚会选不同的吉日。但正月出门回娘家,可都是在同一天,这个时候就能看出联姻的频繁。退回几十年之前,正月初三在老家的山路上,那叫一个热闹。我们村的人拖家带口往那边走,邻村的人也拐着篓子包袱向这边来。东来西往的人们在路上如果碰面的话,就会依照亲属和辈分关系,各自问候。 这种情况大概延续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了后来,两村之间山路上的人就逐渐少了。一来是因为有了走大路的交通工具,二来也是彼此联姻的数量降低。随着年轻一代的陆续进城,自由恋爱已经取代了说媒,成为联姻的主要方式。而联姻的距离也不断扩大,过去“跨乡镇”就算是远嫁,而如今跨县、跨市乃至跨省都屡见不鲜。可以说看,从山这头到山那头的世代联姻现象,已经成为了历史——但这段历史仍承载了很多的记忆。
如今,不管在城里还是乡下,结婚迎亲都是差不多的套路:五六辆小车组成车队,前面一辆好车打头,坐着新郎与新娘;后面的车要么载着贵客,要么盛着嫁妆,浩浩荡荡,从女方家开到男方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种迎亲方式的内涵或许脱胎于古代的喜轿,但具体流程形成定式只不过几十年的工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乡村婚礼的迎亲工具还主要是大头车、拖拉机和自行车,而在更早之前,不少老一辈人其实都是“步行结婚”。(注:有的朋友说在他们那里老辈有新娘“脚不沾地”的讲究,但百里不同俗,步行结婚在的情况在笔者老家的确存在过,尤其集中在“破四旧”之后、七十年代之前。本文的重点不在于步行,而在于邻村之间的联姻。如果风俗不同,步行的片段可以忽略。) (本文配图均为胶东乡村婚礼场景)所谓“步行结婚”,就是新娘从娘家步行走到新郎家里。如果按照现代年轻人的眼光来看,以这样的方式结婚,新娘子恐怕早就雷霆大怒了。但在老辈的胶东农村,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方式,大家都安之若素,鲜有怨言。“步行结婚”之所以曾在胶东农村比较普遍,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就是条件所限。老辈的生活普遍不太富裕,除了少数豪门大户可以花车花轿、大吹大擂地办喜事之后,普通人家只不过是告知亲朋好友“多一双碗筷吃饭”而已,婚礼通常都很简单。第二就是距离所致。过去的交通、通讯手段有限,人们活动的空间范围也比较小。普通人家的嫁娶半径,很少会超过二十里,一般以十里以内居多。说得直白一些,通常就是在异姓的邻村找对象(过去有“同姓不婚”的讲究)。而找对象的方式,也并非自由恋爱,而是靠媒人牵线。古代有“媳妇熬成婆”之说,而乡村亦有“闺女熬成媒人”的现象。因为居中做媒的人,通常都是早些年从一个村庄嫁到另一个村庄的闺女。她们在步入中年之后,都喜欢再把娘家村的其他闺女说和过来,或是把本村的闺女说和到娘家村去。长年累月之后,两个邻村之间,就会形成世代联姻关系,有如春秋时期的“甥舅之国”。 正因为相邻村庄彼此的嫁娶情况较多,再加上胶东半岛以丘陵地形为主,邻村之间多有大山阻隔,走大路相对绕远,在这种背景下,“步行结婚”才成为一种常见的方式。 笔者老家所在的村庄旁边,就有一个“世代联姻”的邻村,两村之间有七里的山路,山脊线上的一个垭口算是分界线。听老人讲,过去从这个邻村娶亲的话,双方之间就会通过媒人提前约好日期和时辰。届时,新娘就会在女方送客队伍的陪同下,步行来到交界处的垭口。而男方的迎宾队伍需要提前在那里等候。双方碰面之后,进行一些礼节上的交接,然后女方的大队人马返回,留下几个代表作为“送客”的贵宾,跟着男方的迎亲队伍一起走回村里,然后行礼、入席。礼毕、散席之后,再步行原路返回。由此可见,对于当时的新人来说,婚姻其实就是从山这头到山那头。 山两边的联姻有多普遍?平时可能看不出来,因为不同的人家结婚会选不同的吉日。但正月出门回娘家,可都是在同一天,这个时候就能看出联姻的频繁。退回几十年之前,正月初三在老家的山路上,那叫一个热闹。我们村的人拖家带口往那边走,邻村的人也拐着篓子包袱向这边来。东来西往的人们在路上如果碰面的话,就会依照亲属和辈分关系,各自问候。 这种情况大概延续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了后来,两村之间山路上的人就逐渐少了。一来是因为有了走大路的交通工具,二来也是彼此联姻的数量降低。随着年轻一代的陆续进城,自由恋爱已经取代了说媒,成为联姻的主要方式。而联姻的距离也不断扩大,过去“跨乡镇”就算是远嫁,而如今跨县、跨市乃至跨省都屡见不鲜。可以说看,从山这头到山那头的世代联姻现象,已经成为了历史——但这段历史仍承载了很多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