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时代(六)

回忆我的学生时代

我的求学生涯

第四部

《我的大学时代》

(六)

程党会

46、周边游玩

上学期间,我们班好像只在大一第一学期举行过一次集体出游,那就是全班去参观了位于临潼的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俑的兵马布阵确实很令人震撼,简直就像现在的阅兵式一样的整齐壮观,只是看完一眼就再没有多大看头了。后来因为一班的张连响在华山出事,就再没有举行过全班性的集体出游了。

       临近毕业时,我们一帮同学又去大雁塔及其旁边的盆景园那里转了大半天,并留下了不少的照片,这应该是我大学期间留下照片最多的地方了。
      平常的时间里我还转过兴庆公园、动物园、钟楼、小雁塔以及位于长安县的杨虎城烈士陵园,因为我们师大的东墙外隔一条翠华路就是西安植物园,所以我们也经常去植物园游玩,并在那里见到了诸如罂粟等许多珍稀的植物,记得罂粟结的花骨朵与刺金草的花骨朵很像,每到六月底接近期末考试的时候我们就三五成群地去植物园的树荫下复习功课。

47、教学实习

大四的第一学期,我们开设了《中学化学教学教法》,担任我们中教课的老师先是王志琪老师,后来又换成了石康培老师,石老师大毕业后先分在他的家乡长安县的一所中学任教了几年,后来才调回到师大担任中教课的教学任务。

      2002年我在西安航天中学任教时,石老师又带领我们化学系的一帮大四学生来这里实习,时隔二十多年后在航天中学我又一次见到了敬爱的石老师,他给我说前几年学校还安排他去陕南的一个县当了几年的科技副县长,我说你咋不留在哪里呢?他说“我觉得我还是当教师感觉舒服一点,政界的勾心斗角我实在受不了。”
       学习一段时间的《中学化学教学教法》以后,系里就安排我们奔赴各地的实习地点去正式学习如何教学了,我们班分为三个组,我们第一组被分在了距离最近的师大附中实习,实习期间我们依然食宿在师大校园,每天在师大和附中两边来回穿梭。其他两个组一个组分在了富平美原中学,一个组分在了高陵县第一中学。

  当时师大附中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是我们的系友曲直,他在西安教育界算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师,经常去给其他学校作报告,他带领附中化学组的老师们接见了我们,并给我们发表了重要的讲话,然后把我们分在了不同老师的名下,记得我和王志德是分在了同一个指导老师的名下的,这位老师是一位思路清晰、教学沉稳的中年女老师。两个月的实习结束以后,我们初步学到了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技巧,不但得把知识钻研透,而且得把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才行。

48、毕业纪念册

大学毕业前,我们班也和别的班一样,设计和制作了毕业纪念册,记得我们班毕业纪念册的封面图案是由我们宿舍的冯彦诣同学设计的。

       纪念册共有六十多页,每个同学占据一页,内容有姓名、籍贯、出生年月、照片、工作单位等栏目,下面有一块较大的留言区,用于每个同学给你写下离别时的留言。
       留言五花八门,有写四年来你给他们所留下的印象,比如性格开朗啦,活波可爱啦,助人为乐啦;有写你们之间的情谊的,比如情同手足啦,亲如姐妹啦;有写对你未来的寄语的,比如祝你成为名师啦,希望我们以后常联系啦,等等。
       我们班只有五十四人毕业,但却把纪念册设计成了六十多页,为的是给部分老师和一班的同学也备下写留言的地方。我的毕业纪念册里就有好几位一班的同学以及我们大学的两位辅导员老师及经常和我打球的薛少安老师等给我写下的留言。

49、迎接毕业

1983年12月底,我们化学系80级二班举行了一个迎接毕业的联欢晚会,地点就在教学五楼的一个教室里,西安籍的温瑜琳同学提前数天就让他的父亲采购了新鲜的猪肝做成了7份五香卤猪肝,自己则回学校投入到了紧锣密鼓地筹划工作。

  温瑜琳先和陈丽萍买了瓜子和花生,又用陈丽萍家的蜂窝煤炉子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把瓜子炒熟,王建宁借来了两台春雷牌的录音机,温瑜林和陈秀贤花了一天的功夫从四盘录音带中挑选了一些好的歌曲重新录音编辑为晚会备用。

       晚会的先一天下午陈秀贤和王占玲按照菜单上街采购,先天下午晚会筹备组的同学们碰头商议了第二天晚会的具体议程并做了具体的分工。

  晚会的当天下午温瑜琳从家里提来了父亲所做的卤猪肝,然后就和陈丽萍、陈秀贤、王懿萍、王建宁等同学去临时做厨房的实验室里挽起袖子大干了起来,三个女生光切菜就切了整整两个小时,她们共为大家准备了麻辣豆腐干、油炸虾片、油炸花生米、糖拌白菜、五香卤猪肝、炝莲菜、豆芽拌粉条七道菜,其中麻辣豆腐干是温瑜琳做的拿手菜。

       晚上七点半左右,全班同学齐聚到了灯火通明的晚会教室里,灯管上缠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纸,为晚会增添了不少的喜庆气氛,全班共安排了七桌,我们班毕业时有54人,刚好和每副扑克牌的数目一样多,所以就提前准备了两幅扑克牌,一副提前分发到每个桌子上,除两个桌子发七张以外其余五桌各发八张,另一幅扑克用于同学们抽签,抽哪张牌就去坐那张牌的座位,比如你抽到的是梅花五你就去找桌子上放着梅花五的那个座位。

50、班级联欢

晚会一开始,团支部书记景文波同学先念了祝酒词,然后大家一起举杯干了第一杯,然后就各尽所能自由发挥了,期间穿插着击鼓传花表演节目的活动。温瑜琳用一根细线提起两个橘子悬空吃掉,叫大家打两个成语,王占玲猜出谜底为“一举两得,脍炙人口”,温瑜琳说谜底为“一举两得,自食其果。”王建宁开玩笑说“你不会是提前把谜底告诉占玲了吧。”温瑜琳反驳道咋可能呢?

  后面又进行了充满神秘感的抽牌交换礼物游戏,梁燕萍抽到了温瑜琳,送给了温瑜琳一副印有“只生一个好”的1984年挂历,把温瑜琳羞得满面通红。温瑜琳则抽到了与他一起上街买礼物的陈丽萍,她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小天使造型的芭比娃娃,当时就对陈丽萍说希望到时候能抽到你,结果还真的如愿了。赵安抽到了丁雯,送了一个黄色的琥珀,里面装着一只螃蟹,他对丁雯说:“我听人说谁收到了这个礼物,谁的后代就要横着走的。”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气得丁雯扭头就走,赵安赔礼道歉了半天,丁雯才算收下了。

  整个晚会只见人头攒动,你来我往,眼神里充满了不舍之情,碰杯的声音不断地提醒着我们离别将近。后面大家又趁着酒兴痛痛快快地扭起了秧歌跳起了舞,丁雯等同学还表演了动态十足的新疆舞,那天晚上我们一直持续到了晚上三点半才不舍地散场了。

51、毕业典礼

毕业前夕的1984年6月6日,所有课程都已学习结业,当天晚上化学系为我们80级举办了毕业典礼暨毕业欢送晚会,我们先向我们的任课老师们送了表达我们感恩之情的纪念品,然后又给系里送了一面写有“慈恩难忘”的锦旗。

       系领导和低年级的同学代表分别发言向我们圆满毕业表示祝贺,一班的金美玲同学代表我们80级发了言表示感谢。晚会上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为我们表演了合唱、舞蹈、武术等精彩纷呈的喜庆节目,我们班大一大二的同学、后来留级到81级的赵怡然同学上台表演了如痴如醉的二胡独奏,我们的心情也和他的心情一样五味杂陈。

  一班和我们二班也上台分别表演了两个节目,一班的一个节目是男女声二重唱《送别》,这支歌把我们带到了离别在即的伤感氛围中,二班是两个节目一个是以陕北籍同学赵建中、张小玲、景文波为首的陕北秧歌,特别欢快。

       另一个是张冀萍、王懿萍、丁雯、赵建中、高峰等同学主演的独幕剧《五个无名顾客》作为本场晚会的压轴戏,整部剧以幽默、诙谐、夸赞的手法把晚会推向了高潮,特别是丁雯同学在剧中扮演的是一个漂亮轻佻的摩登女郎,真是盖了帽啦,她一出场立即引爆全场,赢得满堂喝彩,好一个标致又风流的蛮女子呀。随着剧情地不断展开,全场不断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整个场面几乎到了失控的程度。

52、怡然同学

赵怡然同学,来自宁夏中卫县,出身于音乐世家,其父是他们县剧团的大编剧,其母是剧团的台柱子(著名旦角演员)。怡然同学从小就在剧团的院里长大,耳濡目染加之遗传基因的缘故使他先天性地拥有超长的音乐天赋,他的二胡演奏水平接近专业水平,他组织和指挥大合唱的能力也非同一般。他本应该去上音乐学院或其它的艺术类院校,但不知什么原因却阴差阳错地上了陕西师大。他穿着过于时髦,喇叭裤,卷发头与当时的师大氛围有点格格不入,他上化学系也挺痛苦的,他主要的精力用在了文艺演出或者追逐时髦方面了,导致他多门专业课出现不及格而被留级。我就是大一大二期间在赵怡然同学的指导下,用他的二胡慢慢学会拉二胡的。

       我们是1984年毕业的,赵怡然同学则是1985年随81级一起毕业的,听说他毕业后分到了某个学校去当老师,但他没上几天班就出去闯世界去了,先后在南方和北京等多地投入到了摇滚乐的行列之中,他也把名字改成了赵牧牛,与他的弟弟赵牧阳一起最后落脚在了北京,他曾制作了不少的个人专辑,代表作有专辑《活在1988》。
       他是北京老一代的摇滚鼓手,在走穴风潮和摇滚运动中逐渐成长,他在北京摇滚界名气很大,被称为赵老大,他弟赵牧阳后来还登上了央视舞台,作为评委的刘欢都很吃惊地走上舞台与他弟握手并称他弟为前辈赵老师,他弟的绰号是“西北鼓王”,以打鼓而出名。听说赵怡然同学后来不慎染上了毒瘾,导致他的事业连同他的身体一起走了下坡路,前两年听说他因病回宁夏老家养病去了,衷心祝愿赵怡然同学早日康复、早日重振雄风。

53、毕业分配

1984年七月初,我们的分配问题已经基本确定,那时的人事制度非常死板,完全按照上级下达的分配指标来进行分配,你想自己去找单位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你想去偏远地区,也不一定能去的。

  大的原则就是哪里来就哪里去,城里娃基本都分回到了城里的单位,农村娃基本都分回了农村工作,当然也有部分农村娃分到了城里,但这样的人数非常稀少。我们班当时还有张小玲、王占玲、李路等三四位同学没有参与当年的毕业分配,而是考上了研究生继续深造。

  记得我们县上没有指标,就把我和王志银、焦正军、余建民、胡水利以及一班的樊中科共六位同学一起分到了汉中,当时老师征求我意见时,问我想去汉中中学还是汉中地区教育局,我就说我想去汉中中学。

  老师说教育局可能会更好一些,我则认为汉中中学好,原因有二,一是我当时非常喜欢教书,不喜欢在机关,二是我怕到了教育局再来个二次分配还不知道会把我分到那里去呢,所以我最终就被分配了当时陕西省十七所重点中学之一的汉中中学。

       胡水利同学就被分在了教育局,报完到以后果然来了个二次分配,要把他分到西乡县去,后来他回师大找老师才把他分在了汉中市第三中学,后来我们都因为不习惯陕南的生活习惯和气候,而陆续调回了自己的家乡。

54、结束语

读大学的日子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简单而不是单调,机械而富有激情,入学时我们盼着早点毕业,毕业时我们又留恋上学的日子,真是好纠结、好矛盾呀!顺眼间我们毕业快四十年了,每个同学的人生轨迹也出现了极大的差别,有当官了的,有当大款了的,有在普普通通的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干了大半辈子的。

       不管现在的地位多么悬殊,也不管各自的经济差别多大,但我们之间的同学情却始终如一。毕业后的这三十六七年里,我们大大小小地了举行过很多次的同学聚会,每次大家相聚都还是那么的亲切,情况好的同学会主动地帮助情况不太好的同学办一些具体的实事,不求任何回报。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愿我们的身体健康长寿,愿我们的家庭幸福吉祥!

特别感谢

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张小玲等很多同学的大力帮助,他们陆续提供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和一些珍藏已久的老照片,特别是温瑜琳同学根据她当年的日记所写的几篇怀旧美篇,更是为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特此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作者简介

程党会,武功县河道乡上河道村人,1963年出生,1984毕业于陕西师大化学系并获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在陕西汉中中学、武功薛固中学、武功长宁高中、河南新欣学校、北京华诚中学、北京京华学校、西安航天中学、杨凌高新中学任教,现任教于西农附中。
        电话 13060394871
        微信 cdh13060394871
         QQ 361033464

回忆我的学生时代
4642篇内容 11.9万人参与
更新于 2020-10-28

来自作品集读书生涯
打开美篇,查看更多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