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陈何芳:硕士生“师生匹配”的困境与出路

关键词:硕士生;师生匹配;困境;出路

摘 要:硕士生的“师生匹配”并非易事,现实中存在着双重困境。一方面是新生未做信息搜寻或信息分析失策而有碍师生匹配,另一方面是院系招生和导师分配环节的“信息黑箱”有碍师生匹配。为了促进“师生匹配”,高校需要认识其重要意义,愿意开展更长时间的观察试验;同时要精准补缺,以构建和完善公平公正的师生互选制度。

在大学生活中,我们常常耳闻研究生抱怨导师,或者导师抱怨研究生的状况,这背后反映的是“师生匹配”问题。硕士生如何选择导师,导师如何选择硕士生,二者的“双向选择”是否实现了预期质量,外界往往不得而知。

一、新生未做信息搜寻或信息分析失策而有碍师生匹配

在当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研究生在入学之前和刚入学未选导师时,往往并不了解各位导师的学术倾向和性格特点。很多本科生习惯于高中式的封闭式备考,“两耳不闻窗外事”,在选学校、选导师方面不愿或者不会做信息搜寻和策略分析,因而未能重视和做好跟自身相关的资源匹配问题。此外,很多新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进行真正有效的选择,往往根据零星信息就轻易确定了心仪导师。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做好信息搜寻和信息分析,尤其是那些怀有继续深造梦想的学生,会搜集本专业导师的科研项目、专著出版、论文发表等信息,选择学术能力强的人作为心仪导师。但是,信息不对称其实还是存在,毕竟学生很难提前了解该导师的指导方式及为人处事方式,这也可能导致做出错误选择,产生不匹配的师生关系。

二、院系招生和导师分配环节的“信息黑箱”有碍师生匹配

当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并未保障导师对学生的充分选择。在统一的考试录取制度下,导师“招生”实际上是“招分”,某专业最终录取的学生,是考试大战中的获胜者。导师们虽然在前期的面试环节见过他们,但当时并不知道录取结果,不可能充分关注。而在“考研热”之下,很多本科生考研时也不会提前选择出一位导师,专门发送简历进行自荐。所以,导师们至多通过回忆面试情形,来选择是否接受学生的导师意愿。更为普遍的状况是,导师们对于招收哪个学生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往往委托给硕士点负责人酌情分配。这种“分配”除了考虑学生意愿,也会考虑本专业在人事和科研任务方面的照顾和妥协,更追求导师间的“和谐”而不是“师生匹配”。比如针对新导师或“双肩挑”的导师,会分配给他们分数高、素质强的学生,以弥补新导师的经验不足,以及“领导”的时间精力不足。而且这种操作属于“暗箱”,导师最终是因为什么具体原因而录取了谁、拒绝了谁,学生并不知情,更没有问责权。

三、师生匹配因意义重大而值得开展更长时间的观察试验

师生类型是否匹配,却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师生之间很多不愉快事情的发生,大多是“师生匹配”的起点环节没有得到重视,或者被草率解决所致。师生互相不匹配,势必会造成学生宝贵青春和导师发展精力的双重浪费。为了避免因资源浪费而导致“双输”,高校应建立起导师延迟选择制度,为师生双方的选择奠定信息基础。比如不再是学院录取后就分配导师,而推迟到新生开学后数周再选导师。还可以在半个学期甚至一个学期之后,通过自由上课及一定形式和频率的“师生见面交流会”,来促进师生双方的了解,提高师生“双向选择”的学术趋同度和风格匹配度。

四、高校应精准补缺以构建和完善公平公正的师生互选制度

高校也要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更加公平公正的师生互选制度。首先是坚持“入学成绩高分者先选”,借鉴“平行志愿”的“绩优为先”原则。其次是用表格集中呈现导师们的学术研究专长与领域,以及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本科知识基础,将“信息服务”制度化。再次要保留一定的例外状况:除了参考入学分数和学术兴趣,还要根据各种特殊情况,设计一些小众的参考标准,防止“一刀切”造成弊端。最后是开展精准补缺。比如对于诟病较多的新任导师问题,既要提高青年导师的准入门槛,也要加强对青年导师的培养。可以建立“老导师指导新导师”的制度,或者新导师先担任一年“副导师”,等等。无论怎样的制度创新,都要保证制度的信服力,切实发挥制度管理对“师生匹配”的促进作用。

总之,“师生匹配”制度的创新需要“重视匹配度”理念的指引。高校、导师和学生,都应当重视师生匹配问题。这样才能注重和实现师生在学习类型上的匹配,以及在指导方式上的匹配,实现更和谐更有效的师生交往,提高师生合作的质量。

(0)

相关推荐

  • 性格即命运

    <辞海>解释: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个性的核心部分,最能表现个体差异.大体包括: (1)对现实和自己的态度的特征,如诚实或虚伪.谦逊或骄傲等. (2)意 ...

  • 学校安全工作计划

    安全工作始终是我们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 20xx年秋季学校的安全工作将从细微处着眼,从最小事做起,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加强教育,严格检查和监督,重点做好交通.防溺水.消防.食品卫生等安全工作,切实推进 ...

  • 通知|山东中医药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师生互选方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师生互选方案 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已开展,为保证研究生教育培养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现拟定2021级统招硕士研究生(含推免生)和2016级长学制研究生选择导师 ...

  • 405陈何芳:教育学硕士生“新生适应”的困境与出路

    关键词:教育学硕士生:新生适应:困境:出路 摘 要:教育学硕士生的"新生适应"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是教育学入学考试的浅层过度记诵有碍新生适应,另一方面是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由度造 ...

  • 379陈何芳:硕士生综合测评制度的“冷遇”

    关键词:硕士生:综合测评制度:冷遇(效果:教师:学生 摘 要:硕士生综合测评制度通常会遭遇三个方面的"冷遇".首先是效果适得其反,现实中的制度异化因奖惩滥用而导致行为扭曲:其次是教 ...

  • 382陈何芳:教育学硕士生缘何会有“学科自卑感”

    关键词:教育学硕士生:学科自卑感 摘   要:教育学硕士生在求学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种源于自身体验的"学科自卑感".首先是招生过于随意和宽泛,缺乏规范感:其次是学习内容过于西化和理 ...

  • 383陈何芳:教育学硕士生的“难以自持感”

    关键词:教育学硕士生:难以自持 摘 要:教育学硕士生面临"学科清浅且实践性不强"的双重逆境,容易产生"难以自持感",无法彰显成长的自律自主性.首先是时间的难以自 ...

  • 384陈何芳:教育学硕士生学习投入研究的针对性

    关键词:教育学:硕士生:学习投入:研究的针对性 摘 要:教育学硕士生的学习投入,具有不同于其他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首先需要突出"学习投入"的特殊性,它既是广泛存在的"问题& ...

  • 385陈何芳:​教育学硕士生学习体验研究的诉求

    关键词:教育学硕士生:学习体验研究:诉求 摘 要:教育学硕士生学习体验的研究,希望达到改进现实的目的.首先是对于教学的的诉求,呼吁课堂学习从教师本位到学生本位.其次是对于办学的诉求,呼吁关注重点从院校 ...

  • 386陈何芳:高等教育学硕士生的求职困境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硕士生:求职困境 摘 要:高等教育学硕士生的培养规模较大,现实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就业难"问题.高等教育学硕士生的从业方向较为宽泛,个人能力突出者有多种职业选择空 ...

  • 387陈何芳:教育学硕士生学习中的消极感受

    关键词:教育学硕士生:学习感受:消极 摘 要:教育学硕士生的学习感受存在一些消极状态.首先是"趋异",学前教育学专业和其他专业差异悬殊:其次是"递减",入学后大 ...

  • 389陈何芳:教育学硕士生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关键词:教育学硕士生:学习动机 摘 要:教育学硕士生的学习动机激励需要多方面的保障.首先是个体理解"认知-动机-行为"的生成逻辑,以建立"认知动机":其次是高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