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盗汗战汗绝汗头汗偏汗的辨证治疗

​从传统中医学角度对一些常见出汗现象的解释:

1、自汗: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服用发汗药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经常出汗称“自汗”。自汗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畏寒等阳气虚损的症状。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

2、盗汗: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多因阴虚而致,阴虚则阳亢,阴不御阳,津随液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口咽干燥等症状。常见于肺结核浸润期患者者。

3、战汗:即全身战栗后汗出,是热性病过程中正邪抗争的一种表现。如战汗后热退,脉静身凉,表示邪去正安,元气恢复,是一种好现象。若汗出后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表示正不胜邪,正气随着虚弱下去,则是危重症候。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中期。

4、绝汗: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象微弱,时有时无等危症,是阳气将绝之象,多见于心衰、虚脱的病人。

5、头汗:出汗仅限头部。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郁蒸所致,多见于阳明热症和湿热症。若见于大病之后,或老年人气喘而头额汗出,则多为虚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额汗大出,是属虚阴上越,阴虚不能附阳,阴津随气而脱的危象。但小孩睡觉时也常常头部出汗,若无其他症状,则不属病象。

6、偏汗:俗称“半身汗”。它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周,或气血不和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此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过于紧张;胸口出汗是思虑过度;经常稍一动就出汗者,不是过于肥胖就是体质过于虚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带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带有一种特殊的肝腥味。

异常出汗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汗证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失调,腠理不固,或内热蒸腾,津液外泄引起的以汗出异常为主症的病证。根据汗出异常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等。其中,自汗、盗汗临床较为多见。现代医学的植物神经紊乱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更年期综合征、结核病、风湿病等多种疾病,临床表现为异常汗出者,皆可参考本病证进行诊治。

【沿革】

早在就对汗出的生理病理有系统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肺生皮毛”,《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谓“心为汗”,《素问·阴阳论篇》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明确指出肺主皮毛,而汗为心液,为心所主,是阳气蒸化阴液而成。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则论及“无汗”、“自汗”、“战汗”、“脱汗”等,并应用桂枝汤及其类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附子汤、小建中汤以及小柴胡汤、白虎汤、承气汤、四逆汤等治疗异常汗出,《金匮要略》更在“水气病篇”分列“黄汗”,并主张用芪芍桂酒汤治疗。元代李东垣《兰室秘藏》收载当归六黄汤,被称为治疗阴虚盗汗之圣药。朱震亨《丹溪心法》在继承前人“阳虚自汗,阴虚盗汗”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的观点。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汗证》则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更指出血瘀也可以导致自汗、盗汗,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汗证,首先创立活血化瘀治法。

【病因、病机及其演变】

汗证的病因与体质因素、外邪留恋、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以及久病失治误治、妇女天癸将竭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①体质因素,太阳卫阳不足者,最容易发生自汗,平素腠理疏松,容易感冒;太阴脾虚,少阴阳虚体质者以及阳明胃热体质者,也可以发生自汗。少阴阴虚体质,最容易发生盗汗。

②外邪留恋,尤其是太阳卫阳不足,容易损伤卫阳,或曾经咳喘,损伤肺气,导致营卫失和,表气不固,导致自汗等。而汗出如水中,衣里冷湿,水气内郁,营卫失和,则为黄汗。

③饮食失节,辛辣、醇酒厚味,内生湿热,湿热熏蒸,津液外出,也可分为自汗、盗汗。

④情志失调,气郁化热,郁热蒸腾津液外出,也可引发汗证。

⑤劳倦内伤,烦劳过度,思虑太过,或消渴病等,久病失治误治,过用辛散宣透发汗之药,伤阴耗气,或损阳伤血,阴虚火旺,血虚阳浮,或气虚、阳虚,卫阳不足,表气不固,可致盗汗、自汗。另外,妇女七七,天癸竭,肾虚,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也可发生汗出异常,常表现为烘热汗出等。

汗证的病位在卫表肌腠,其发病与肺、心以及肝、肾多脏腑相关。核心病机是人体阴阳失调,营卫失调,表气不足,腠理不固,或内热蒸腾,津液外泄。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端。实证,可表现为郁热、湿热等,蒸腾津液外泄者;虚证可为肺气亏虚、阳气虚衰,表气不固。而外邪留恋在表,营卫失和;阴虚火旺,热迫阴津外泄;水湿外侵,水气内逼,表气郁闭,营卫失和;妇女绝经前后,肝郁肾虚,阴阳失调,营卫不和等。均为虚实夹杂之证。更有外感急病,邪正交争,表现为寒战汗出者,是为“战汗”。而久病重病或危急重症,脏气虚衰,阳气过耗,不能敛阴,卫外不固而汗液外泄,则为“脱汗”,失治误治,则有大汗亡阳厥脱之变,可危及患者生命。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以汗出异常为主要表现。其中,清醒状态下,异常多汗,动则益甚者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者为盗汗;汗出色黄,染衣着色者为黄汗;外感急病过程中,全身战栗而汗出者为战汗;危急重病,出现全身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并伴亡阴、亡阳等表现者为脱汗。

2.发病特点:常有外感病后体虚、烦劳过度、情志不舒、嗜食辛辣醇酒、劳倦内伤以及久病失治误治等病史。

3.血常规、血生化、X线胸部摄片,痰涂片找抗酸杆菌以及行抗链球菌溶血素“O”、血沉、免疫学、甲状腺功能、性激素检查等,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类证鉴别】

汗证的诊断,首先应该排除生理性汗出。生理性汗出,主要是指因气温高、着衣加被、剧烈运动、进食过快、情绪激动等因素影响,引起出汗的情况,属正常汗出,所以无其他不适。另外,外感病患者,还需要应用辛散宣透之药,发汗退热,也与病理性出汗有别。

异常出汗作为一个症状,可见于肺痨、瘿气、消渴病久病等多种病证,所以汗证诊断还需要与以上具有汗出异常症状的多种疾病相鉴别。肺痨常见盗汗,同时可见咳嗽、咳血、潮热等,是一种常见的有传染性的肺系疾病。瘿气常见自汗,同时可见颈前瘿肿,多食易饥,烦热易怒,心悸,肢体颤抖,体力减退,甚至消瘦,突眼等。消渴病久病也可见自汗、盗汗,同时可见口渴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或体重减轻以及心悸、视物模糊、肢体麻痛等。

汗证包括自汗、盗汗、黄汗、战汗、脱汗等,临床各有特点,所以需要鉴别。自汗是指自然清醒状态下,不因天热衣厚、激动、劳作,异常多汗,动则汗出益甚,可见气虚,表气不固,或营卫失和,或泄热内郁者。盗汗是指睡眠后多汗,醒后汗止,常见于阴虚火旺,气血亏虚者。黄汗,常有汗出入水中浴,衣里冷湿病史,临床表现为汗出色黄如柏汁,沾衣色黄,常伴有肢体肿胀、沉重、疼痛等,为水湿郁闭,营卫失和所致。战汗,多发生于急性外感病过程中,突然恶寒战栗,身汗出,为邪正交争之象。常伴有热,口渴,烦躁不安。若汗出之后,热退脉静,气息调畅,为正气拒邪,则病趋好转。但邪盛正衰,也有一汗而亡者。脱汗,多发生于危急重症,临床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又称绝汗,病势危急之象。常伴见声低息短,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多阳气欲脱,多预后不良。

【辨证要点】

1.辨体质太阳卫阳不足体质,多体弱,腠理疏松,平素汗出较多,容易感冒,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较差;太阴脾虚体质,多体弱,食少,有腹满、腹泻倾向;少阴阴虚体质者,体形多瘦长,精力充沛,思维敏捷,不怕冷,有失眠倾向;少阴阳虚体质者,神疲多睡,平素畏寒,性功能差;阳明胃热体质者,身体壮实,体力好,精力充沛,平素怕热,食欲好,有大便干倾向;少阳气郁体质,性喜抑郁,爱生闷气;厥阴肝旺体质者,性格急躁易怒。

2.辨标本虚实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但因郁热、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自汗、盗汗,则属实证。病程久者,更常表现为阴阳虚实错杂,本虚标实。自汗久则伤阴,盗汗久则伤阳,常可表现为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邪热郁蒸,病久伤阴,也可见虚实兼夹之证。

【治则治法】

汗证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调和气血阴阳、调和营卫、敛阴固表。临床上应根据具体证候特点,或疏风散邪、调和营卫,或补气益肺、固表止汗,或清泄里热,抑阳敛阴,或调补阴阳,敛肝止汗,或滋阴降火,敛阴止汗,或益气养血、敛阳止汗,或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等法。黄汗,治当宣通湿邪、固表和营;战汗,治当扶正祛邪、因势利导;脱汗,治当回阳救逆、固脱止汗。

汗证的治疗,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可随方加入收敛固涩止汗之药。

【分证论治】

一、自汗

1.营卫不和:外感未愈,自汗恶风,周身酸楚。或表现为半身,或某些局部出汗,或有头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或浮弱。治法:疏风散邪,调和营卫。方药可用桂枝汤加减。参考处方:桂枝9-15g、白芍9-15g、生姜9-12g、大枣6-12枚(擘开)、炙甘草6-9g,煅龙牡各30g(先煎)。该方适合于太阳卫阳不足体质,或外感病后,外邪留恋未尽者。兼气虚,表气不固者,可加用黄芪、党参;兼阳虚,表阳不足者,可加附子、人参,或用桂枝附子汤。若时时汗出,心悸失眠者,可加用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浮小麦等。注意服桂枝汤后,应服热稀粥借谷气助药力,首次服药应该微微取汗为宜。

2.肺气不足:汗出畏风,动则加重。呼吸气短,咳喘乏力或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舌质淡,脉弱。治法:补气益肺,固表止汗。方药可用玉屏风散。参考处方:黄芪12-30g、炒白术12-15g、防风6g、乌梅9-12g、五味子9-15g、浮小麦15-30g、煅龙牡各30g(先煎)、白芍12-30g、炙甘草6g。适合于太阳卫阳不足以及太阴脾虚体质,或咳喘伤肺,气虚卫表不固者。若自汗易感,恶风寒,鼻塞,喷嚏频频,流清涕者,可加桂枝、白芷、辛夷花等。兼阴虚,咽干干咳者,可加沙参、麦冬、五味子等。若脾胃虚弱突出,纳呆,腹满,便溏者,可加炒谷芽、炒麦芽、陈皮、鸡内金等。

3.里热郁蒸:蒸蒸汗出,或头额汗出,或手足汗出,面赤气粗,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或苔糙,脉滑数。治法:清泄里热,抑阳敛阴。方药可用白虎汤加味。可随方加用麦冬、五味子等。如果湿热蕴结,症见但头汗出,齐颈而还,心烦,腹满,大便干,小便黄,可用茵陈蒿汤加味。若少阳郁热,症见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舌苔边多浊沫,可用小柴胡汤加味。若胃肠结热,症见手足濈然汗出,腹满,大便干结,舌苔黄厚,脉滑数而实者,可用小承气汤加味。若胃热盛,肾阴虚,症见烦热汗出,咽干口渴,牙龈肿痛,舌红苔薄者,可用玉女煎加味。

4.阴阳俱虚:阵发汗出,面部烘热,与情绪波动有关,伴见头晕耳鸣,心烦失眠,胸胁满闷,腰膝酸冷,性功能减退,妇女月经量少,甚或经闭,舌胖,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治法:调补阴阳,敛肝止汗。方药可用二仙汤加味。参考处方:淫羊藿9-15g、仙茅9-12g、当归9-12g、巴戟天9-12g、知母9-15g、黄柏9-12g、浮小麦15-30g、煅龙牡各30g(先煎)、白芍12-30g、炙甘草6g。适合于少阴阴阳俱虚体质以及妇女绝经前后,天癸将竭,阴阳俱虚,阴阳失和、气血不和者。若肾虚肝郁,气郁痰热扰心,症见头晕目眩,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者,可加用柴胡、黄芩、陈皮、清半夏、茯苓,或配合小柴胡汤方。若兼有脾虚,兼有食少,腹满,大便稀,或颜面、下肢浮肿者,可加用苍术、白术、猪苓、茯苓、车前子等,或配合五苓散。

二、盗汗

1.阴虚火旺:睡则汗出,醒则自止,伴有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腰膝酸软,干咳,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敛阴止汗。方可用当归六黄汤。临床常用加味当归六黄汤,处方组成:生黄芪15-30g、当归9-12g、黄柏6-9g、黄连6-9g、生地12-15g、熟地12-15g、黄芩9g、浮小麦15-30g、生龙牡各30g(先煎)。适合于少阴阴虚体质,或内热伤阴者。若肾阴虚突出,症见头晕眼花,咽干,腰膝酸软,尿频者,可加用山茱萸、桑叶、芡实、金樱子等。若痰热扰心,症见心烦失眠,多梦,舌苔腻略黄,脉细滑数者,可加用陈皮、清半夏、茯苓、甘草,或配合黄连温胆汤。若郁热、痰火内结,症见咽干咽堵,心胸烦闷,性急易怒,脉弦数者,可加用玄参、连翘、浙贝、夏枯草,或配合消瘰丸。若阴虚肺热,症见午后低热,咳嗽、咳血者,可加用地骨皮、鳖甲、知母、百部、夏枯草、生白芍、藕节、仙鹤草等。

2.心脾两虚:睡则汗出,醒则自止,伴有心悸眠差,气短神倦乏力,面色无华,纳差,舌质淡,脉细弱。治法:益气养血,敛阳止汗。方药可用归脾汤加减。可随方加用五味子、浮小麦、煅龙牡等。若兼阴虚,症见咽干心烦、舌红少津者,可加麦冬、五味子。若兼阳虚,症见畏寒肢冷,腰膝酸冷者,可加肉桂、附子、山茱萸、五味子、煅龙牡等。

3.血瘀阻滞:睡中汗出,醒后自止,或日间自汗,伴见夜间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或心悸眠差,或胸闷胸痛,颜面瘀斑,肌肤甲错,舌质暗有瘀斑,脉细弦。治法:活血化瘀,调和气血。方药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可随方加用浮小麦、煅龙牡等。若兼阴虚,症见咽干心烦、舌暗红者,可加沙参、麦冬、五味子。若气郁突出,症见胸胁苦满,烦闷失眠,善太息,嗳气,舌边多浊沫,脉弦者,可加用香附、苏梗、合欢花、夜交藤等。

三、黄汗:汗出而粘,色黄如柏汁,染衣着色。伴见发热,恶风,肢体肿胀,沉重酸痛,渴不欲饮,或脘痞纳呆,舌质暗,舌苔腻或水滑,脉沉。治法:宣通湿邪、固表和营。方药可用芪芍桂酒汤加味。苦酒实为食醋。若湿邪阻滞,食少,脘腹痞闷者,可加用苍术、白术、苏梗等。若湿邪化热,湿热下注,阴囊汗出,瘙痒者,可加用苍术、黄柏,或配合二妙丸、四妙丸等。若腰以上烦热汗出,腰以下无汗,双小腿冷凉,身体痛重,烦躁,不能食,小便不利者,可用桂枝加黄芪汤治疗。

四、战汗:急性外感病过程中,突然全身恶寒,战栗,而后汗出,可伴有发热口渴,烦躁,舌苔薄白,薄黄,脉紧,或数,或沉伏。治法:扶正祛邪,因势利导。若外受风寒,能战栗恶寒而汗出顺利者,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可适当进食热汤、稀粥之品,得汗则解。若恶寒战栗而无汗者,此属正气亏虚,用人参、生姜煎汤服之,以扶正祛邪;若汗出过多,症见精神疲惫,四肢厥冷,治宜益气回阳,可用参附汤、生脉散煎汤频服。若战汗之后,病未解,表证仍在,症见恶风发热,头身痛,脉浮者,可用麻黄汤,或荆防败毒散解表;若已无表证,里热内结,症见烦热,口渴,腹满,大便干结者,可用增液承气汤加减。若表里同病,郁热不解,症见头晕目眩,恶寒发热,口苦咽干,心烦喜呕者,可用小柴胡汤加减。若外有风热,内有热结,症见发热,咽痛,心胸烦热,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者,可用凉膈散加减。

五、脱汗:突然大汗淋漓,汗出如油。见于多种急危重证,精神疲惫,四肢厥冷,气短息微。舌卷少津。脉微欲绝,或脉大无力。治法:益气回阳,救逆固脱。方药可用参附汤龙牡汤加味。随方加用大剂量山茱萸30g以上,固脱止汗。或急予参附注射液静脉输注。若阴阳俱虚,气脱液竭者,可以配合生脉散,或急予生脉注射液静脉输注。

【其他疗法】

针灸疗法:自汗,可选穴:曲池、合谷、复溜、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盗汗,可选穴:心俞、肾俞、太溪、劳宫、神门、复溜。针刺用补法。另外,也可行耳针疗法。取穴:肺、交感、肾、心、内分泌、肾上腺、三焦、神门、耳迷根。王不留行籽敷贴穴位。每次3-4次,中等刺激按压。

中药外敷:五倍子、桂枝、白芍,按2:1:1比例共为细末,外敷神阙穴,上贴伤湿止痛膏等,配合中药辨证论治,治疗盗汗有效。

【预防调护】

汗证的预防,重点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而对于汗证患者,则适寒温、调情志、节饮食、规律生活,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汗出多者,应及时用干毛巾将汗擦干,或用滑石粉外敷。应当经常更换内衣,并注意保持衣服、床单、被褥的干燥清洁。而对于战汗、脱汗者,则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时刻提防厥脱之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