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将:功高却不盖主,他是真正的仁者无敌
曹彬,真定灵寿(今河北灵寿)人,北宋开国名将。曹彬是后周太祖郭威妃子张氏的外甥,后汉时,曾任成德军牙将。后周世宗时,他奉诏出使吴越,累官至引进使。
曹彬严于治军,尤重军纪,受到宋太祖赵匡胤信任,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参与攻灭后蜀,以不滥杀著称,升宣徽南院使。开宝七年(公元974年)率水陆军十万,攻灭南唐,次年克金陵。又决策伐北汉和攻辽,以功擢枢密使。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太宗分兵三路攻辽,曹彬为东路军主将。他因孤军冒进、兵疲粮乏撤军,于岐沟关之战大败,致使宋军全线溃退,被降为右骁卫上将军。后复起为侍中、武宁节度使。宋真宗即位后,曹彬复任枢密使。
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曹彬逝世,年六十九。追赠中书令、济阳郡王,谥号“武惠”。因其孙女为宋仁宗皇后(慈圣光献皇后),故累赠为太师、尚书令、鲁王。
曹彬的父亲曹芸,任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曹彬出生周岁时,他的父母把各种玩具摆放在桌子上,看他取什么。曹彬左手拿干戈,右手抓俎豆,过一会儿,又拿一方印,其他的不屑一顾,人们都感到惊异。曹彬年长后,禀性淳厚。
关于曹彬的大节和操守,早在后周时已经广为人知,显德五年(公元958年),曹彬出使吴越,斡旋完外交事宜回国时,吴越王遣人轻舟追赶馈赠财物,曹彬一再拒绝,后来想了想,过于生份有娇情的嫌疑,于是大方收下。回国后,将财物全部上交国库,柴世宗看不过眼了,强行赐给他,曹彬无奈拜谢收下,后把财物全部送给亲友故交,自己分文不沾,武将不爱财,给曹彬赚取了多大的名声。
还在后周时期,有一年,赵匡胤镇守檀州,曹彬是国家酒业专卖局长,赵匤胤酒瘾犯了,找上门来向曹彬讨要官酒,曹彬却公事公办,一点没给这位军区司令面子,还冠冕堂皇地给赵匡胤上课:“严禁公款吃喝,这是国家的官酒,我怎敢私下赠与?”不过,曹彬会来事,自掏腰包给赵匤胤买了酒。赵匡胤当了皇帝后,想起了这件往事,就把曹彬树立为标杆。赵匡胤曾经对后周旧臣坦明心迹“能够坚持原则,不负旧主的,只有曹彬一人。”
皇帝的赏识和器重,是曹彬成为北宋名将的先决条件。其次,曹彬的军功在开国元勋中无人可比,平灭后蜀、征讨北汉、攻破南唐,多次抗击契丹,为北宋统一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一生鲜有败绩,唯一遗憾的,是后来与辽人作战因粮草短缺而吃了败仗,但瑕不掩瑜,曹彬仍无愧于北宋开国名将。曹彬之所以被后世称之为北宋第一良将,在于除了战功之外,他的言行举止具有名臣风范,是为将者之典范。
曹彬与王全斌征讨西蜀时,势如破竹,王全斌攻破城池后,杀降三千人,曹彬再三劝阻不听。诸将尽取蜀中子女衣帛,财物珍宝,唯独曹彬只取图书文案。班师回朝后,因民愤极大,宋太祖殿内责问“谁让你们滥杀无辜的?”转头又对曹彬说“不关你的事,你且退下。”曹彬坚持不退,跪地叩首道“这件事情全斌是同我商量过的,我愿同罪当诛。”太祖见曹彬主动担责,也就不好再行怪罪了,尽皆放过。
过了不久,宋太祖下诏令曹彬、潘美征讨南唐,太祖正色对曹彬说“这一次,再不能像讨蜀一样胡乱杀人了。”曹彬长叹一声道“我若不奏,只怕陛下不知,昔日西蜀杀降,我是坚决不同意的,现有当日文案为证,我并未署名。”太祖令呈上文案仔细看后,对曹彬说“你既然当初不同意,又为何要同担罪名?”曹彬对道“我与全斌同领诏令,如果全斌获罪,而我幸免,不太妥当。”太祖不乐意了“你又想同担罪责,又保留文案,是何居心?”曹彬坦承“我想着陛下因罪责罚,可能活不了了,独留此文字令老母进呈,乞求陛下放过我母亲。”太祖听后,觉得曹彬宽厚仁义,因此而更加器重曹彬了。
史载,曹彬攻南唐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来到金陵城下,为了免于金陵古城毁于兵祸之中,也为了保全合城军民,便采取了长期围困的策略,期待南唐后主投降,他曾写给李煜一封信,劝告李煜事已至此,要多替城中百姓着想,归降乃是上策。就在城池即将被攻陷时,曹彬忽然称病不出,诸将都很奇怪,纷纷前来探望,曹彬对这些期待破城后大肆掳掠的骄兵悍将说:“我的病不是用药所能治好的,只要你们能够约法三章,诚心立誓,破城后不滥杀一人,我即可痊愈。”众将盟誓后,曹彬才下令破城,果然宋兵军纪严明,一城百姓得以保全。
曹彬所为一如古代良将所为,虽然处于你死我活的战争之中,仍然以仁者自居,自古降人易降心难,曹彬真正做到了仁者无敌。非独如此,曹彬对人性和时局时刻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这种境界比他同时代的名将有着天壤之别。金陵城破后,李煜白衣白帽来降,曹彬请李煜舟上喝茶,然后放归。潘美说,你就不担心放虎归山或者李煜一时想不开自杀身亡,果真如此,我们该怎样向皇帝交待?曹彬笑了笑说,你看他上船时的战战兢兢,深怕掉进水中,我让兵士搀扶他才勉强上船,如此一个爱惜生命,贪生怕死的人,他怎么会自寻死路?
早在南征李煜之时,宋太祖就给曹彬许下愿,等你攻克金陵班师回朝后,便封你为宰相。至此,李煜白衣以降,副帅潘美预先向曹彬恭贺,曹彬却谦虚的说“此次剿灭李煜,上靠天威,下靠军将,我又怎敢贪天之功,何况我未必就能当上宰相?”潘美说“此又为何呢?”曹彬拈须微笑“太原还未平定。”回朝后,献俘时,太祖对曹彬说“本来要封你为使相,奈何刘继元没有攻灭,还是暂缓一段,等到天下平定之日吧。”潘美听了此话,忍不住发笑,太祖问潘美为何发笑,潘美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禀告,宋太祖亦哈哈大笑,赏赐曹彬二十万元辛苦费。
曹彬低调、内敛,从不居功自傲,而且颇有政治智慧,知道怎样自保,为人臣者不可有着过高的权力欲,这是为人臣者的大忌,亦是皇帝对拥兵自重的武将最大的心病,曹彬这方面做得极其到位,在收到皇帝的二十万打赏钱后,曹彬退朝时颇有心机地说“人生何必做使相,就应该尽享荣华富贵,多得些银两罢了”估计这话是专门给宋太祖说的,也一定会传到太祖耳中,太祖果然非常满意曹彬的这番表态。
曹彬的仁义宽厚不是作秀,而是以一贯之,曹彬曾经私下里对人说“我这一辈子呀,杀人如麻,但是从来没有因为个人喜怒哀乐而乱杀一人。”曹彬在朝中为官时,有一个下级犯了罪,曹彬判决应为杖刑,但缓期一年执行。别人不解,曹彬解释道,此人刚刚娶妻,如果现在处罚,其母必然认为,刚进门的儿媳不吉利,一定会厌恶并责罚,甚至会因此而休妻,这就是缓刑的原因。一个经常为别人设身处地考虑的人,自然会得到大家的尊重和爱戴。
曹公馆因年久失修,一派颓废朽败状况,曹氏子弟请求修缮,曹彬却说“时至寒冬季节,墙壁为百虫蜇伏藏身之处,不能伤害这些小动物,还是来年春天再修吧。”就连当初名震天下,攻克金陵,立下不世功勋时,曹彬请旨求见皇帝时,奏章上都只写上“臣奉令江南办事归来”,低调恭谨让满朝文武为之动容。
正因为曹彬具有这些优秀的品质,所以太祖、太宗两朝皇帝才如此器重他,在曹彬仕宦生涯中,一次被人构陷丢官,一次因兵败契丹罢官,旋贬旋复,太祖、太宗喜欢这样的人,也愿意用这样的人,既不会对皇权构成威胁,又不怕他祸乱朝廷,更重要的是曹彬这样的人,与当初陈桥兵变后那些被杯酒释兵权的铁哥们,高下立分,那些人是枭雄,随时可以皇袍加身,而曹彬却知进退,识大体,绝对忠心。
曹彬一生得以善终,与赵普一起配享太祖庙庭,后来,他的孙女还嫁给了宋仁宗,成为非常贤良的大宋国母。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