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作家季栋梁纪实文学新作《西海固笔记》全景式再现西海固脱贫攻坚史!


“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业,不仅仅是经济上摆脱贫困,也是广袤乡村的社会变革与精神洗礼,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人的变化和成长。在《西海固笔记》中,作家季栋梁以自己的独特观察和细腻笔触,全景式、多方位抒写西海固一隅的沧桑巨变,以及巨变背后的时代缩影和精神嬗变,抵达历史和人心深处。”

——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


“每年都要深入西海固地区数趟,熟悉西海固就像熟悉自己的掌纹。”一位朋友这样评价季栋梁。

季栋梁,现为宁夏作协副主席,出版长篇小说《奔命》《胭脂巷》《上庄记》《野麦垛的春好》《海原书》《苍声》《深风景》,中短篇小说集《先人种树》《黑夜长于白天》《我与世界的距离》《吼夜》,散文集《和木头说话》《人口手》等。获《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北京文学》《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刊奖项,以及首届朔方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2014年中国好书奖等。作品被翻译国外和改编成电影、电视剧。

“在西海固,水是一个永远的梦魇,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也并不像“外人”臆造渲染的夸张,在有关西海固的所有文字里,关于水的故事真假混杂,持久的重复夸张,和眼下许多人笔下的乡愁含了太多伪成分。”



在季栋梁的新作《西海固笔记》中,季栋梁这样写道。西海固,多年以前,是贫困的代名词。

的确如此,季栋梁在《西海固笔记》里写道:“西海固”以贫困驰名。西海固属于黄土丘陵区,山大沟深,十年九旱,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10倍。部队给水团曾为西海固找过水,也没有解决西海固缺水的问题,因为地下水也极稀缺。逢大旱年,连续两三百余天滴水不降乃常事。又没有石油、煤炭之类的资源可依托,人们只能靠天吃饭,其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谚语有形象的总结:“种了一茬子,割了一抱子,装了一筐子,打了一帽子。”“种一坡,拉一车,收一簸箕煮一锅。”还有一句更为形象:“猫儿吃浆子,总在嘴上抓挖。”意思是总在为吃而忙活,其贫穷程度可想而知。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80年代,西海固地区相继出现并形成了一批中青年作家队伍,90年代中期,西海固作家群引起全国文坛的广泛关注,作家队伍达四五百人。文学让人们对西海固的贫穷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在创作《西海固笔记》之前,季栋梁的笔触已经探触到西海固的脱贫攻坚,他先后创作出长篇小说《上庄记》和《锦绣史》,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关注。

《上庄记》是季栋梁多次下乡蹲点调研时创作的,是中国偏远落后乡村的全景式写照,以朴实的叙述和细密的细节,在描写了大山里的上庄一没资源、二又地处山大沟深,想要脱贫非常困难的现实的同时,也写了一群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的孩子,这是上庄的希望,也是农村的未来。《上庄记》2014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二届中国读友读品节特别推荐书单/给官员推荐的10本书;并先后被中央国家机关和陕西、河北等省推荐为“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2015年推荐书目和全民阅读推荐书目,还被美国、日本等一些大学图书馆收藏。

《锦绣记 》则是《上庄记》的姊妹篇,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2017年荣登中国文学好书榜,2019年吕梁文学季大奖提名。

“如果说季栋梁的《上庄记》反映的是中国偏远落后乡村的贫困与破败,坚守在那里的人举步维艰的困境,那么,《锦绣记》则把关注的目光移了出来,它关注的是那些走出‘上庄’,试图寻找新生活可能性的人的困境。从上庄到锦绣,从坚守到出走,季栋梁只是改换了关注的视角,其关注点依然是那些他熟悉的乡村人。作品用两条既平行又交织的线索讲述了两代人的进城故事,两个故事在时间上相互嵌合,既巧妙地勾勒出了锦绣的过往与现在,又串联起众多的人物,描绘出锦绣的庞大繁杂。”一位评论家说。

“虽然离开故乡已经多年年,但那里依然是心中最亲切最温暖的地带,时常惦念着白苍苍的故乡,如同惦念着血浓于水的亲人。”季栋梁说。

而在他的笔下,也流淌着这份难以割舍的巨大情感。

于是就有了这一部纪实文学《西海固笔记》。



7月14日,北京日报对季栋梁即将出版的新书《西海固笔记》进行了报道,以下是报道节选:

作家季栋梁写就《西海固笔记》,全景式再现西海固脱贫攻坚史

记者  路艳霞

2020年,西海固成为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结束了贫困数千年的历史,与全国同步步入小康。

作家季栋梁的故乡在西海固,他曾在这块土地生活20多年,其新作《西海固笔记》目前正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紧张编辑中。季栋梁以亲身经历见证了故乡的巨变,以文字全景式再现故乡的脱贫攻坚史。对故乡,他致以庄重的敬意和爱意。

从2018年4月开始,季栋梁之子季正开车载着他重走西海固,从银川到西海固各县有400公里,季栋梁曲指一算,他的回乡有三四十次之多,而季正也拍下了无数照片。

季栋梁说,西海固所涵盖的宁夏西吉县、海原县、原州区(老固原县)等9个国家级贫困县区,因为千山万壑、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导致生态脆弱,经济凋敝,社会闭塞。清朝大臣左宗棠经过这片土地,曾在奏章中写出“苦瘠甲天下”的评语。可以说,一度一提贫穷,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宁夏西海固。

西海固扶贫攻坚中呈现出很多打动人心的故事,有扶贫的、支教的、第一书记等等。季栋梁说,要得到细节,必须踩进生活的泥土里,贴近现实生活的人物,去发现细节、感受细节、思考细节,才能写出好东西。“扎根于深厚的西海固大地,深入最基层的社会组织,捕捉最卑微的社会细胞,才能让作品保持泥土的气息与活力,诗意的厚重与提升。所以,我不用过多的修辞,完全采取原生态的手段,原汁原味的讲述。”

采访没有一次是事先安排的,也没有当地政府、宣传部的推荐、安排,都是季栋梁随时随地进行的,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农户家中……季栋梁甚至记不起采了多少人、聊了多少话。季栋梁至今对固原中庄水库边的一位老汉最是难忘,那一天季栋梁在水库边随意走走,只见一位老汉蹲在水库边眯着眼睛看了几个小时,“你在这儿干嘛”“看水嘛”,原来老人家为了看水赶了几十里路。他经历过极度缺水的过去,而中庄水库解决了140万人口的吃水问题,老汉意味深长地感叹道:“死水怕个勺勺舀。”

吊庄移民陆续进行了20多年,搬迁移民123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西部地区集中迁徒人数最多、组织程度最高的一次农村人口大迁移。季栋梁在广场上和几个下棋的老汉攀谈,通过他们生动的讲述,来呈现这段大历史,来再现生活的变迁。“我这部书,从始至终都是以普通人视角切入主题。”


关于历史、文化等描述的随时切入、穿插,也是季栋梁写作《西海固笔记》的一个特别角度。“这是因为西海固这片土地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一个极不起眼的村庄,可能跟一段改朝换代的历史紧密联系,你走进一个村庄,就有可能走进一段久远的历史,听到久远的回声。”季栋梁补充道,但久远、深厚、丰富的历史,却并没有为解决西海固贫困问题带来机遇,以至几千年来人们的生活被插上了“苦瘠甲天下”的标签。

“这是季栋梁一次全景式的写作,让我们对西海固历史、文化,对西海固的脱贫攻坚史都有全面了解”,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总结道。

“走到六盘山深处,它的美不亚于九寨沟。”写完这部书,季栋梁对自己的家乡充满强烈的自豪感。而对西海固的记忆,随着其贫困身份彻底转换之后,这片大地的色彩变得明丽、蓬勃,在季栋梁的视野里也愈发显得生机勃勃,诗意盎然。

“多年来,我每年都会来西海固好几趟。以前,回家乡土地撂荒,几乎见不着人。”季栋梁还曾经拍过一张照片,一户人家院里的窑洞塌了,院里的花却开得正艳,透着特别的凄凉。

季栋梁在故乡生活20余年,对贫困的感受浸入骨髓。他回忆说,多年前,因为西海固太穷了,没有人敢说自己是西海固人。当年,他当老师上讲台,一开口还因西海固口音而遭人笑话,人们管他们叫“山狼”“山汉”。

在季栋梁的记忆中,贫困是与生俱来的。“一个孩子呱呱坠地,母亲的奶水还未下来,村庄里正奶着孩子的母亲就会来给奶着,有的一奶半年甚至一年。那时候根本不可能有买奶粉一类食品的想法。”他至今记得,能两人盖一条被子就享福了,多的是一个老羊皮袄,白天穿,晚上盖。而形容生活的艰难,西海固有一句俗话“猫儿吃浆子——总在嘴上抓挖”,季栋梁永远不会忘掉。



季栋梁近些年再回故乡,一年一度固原六盘山山花节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游人,田埂上、院子里、山顶上、山坡处,到处绽放着一束束花。更美丽的景致在于,牡丹、藜麦、万寿菊、文冠果、油菜籽等特色种植以及旅游扶贫示范区、供港蔬菜基地、农家乐、绿色企业……让家乡彻底变了样。“曾经外出打工的人们都回来了。”

写西海固的纪实文学《西海固笔记》,则是通过实地走访、文化溯源、历史梳理等方式,表达中国扶贫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

这次写作给季栋梁带来的启示意义是多重的。在季栋梁看来,不屈不挠的长征精神,在脱贫攻坚战中依然是西海固人的精神支撑。他说, 西海固是红军长征三大主力大会师的地方。长征路上,红军翻越了18座高山,最后一座是西海固的六盘山,毛泽东正是在登临六盘山写下了《清平乐·六盘山》。他认为,脱贫路上,中国攻克了无数“高山”,在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最后一座“高山”里就有西海固,西海固扶贫的壮举所拥有的正是走好新的长征路的革命精神。

现场采访和资料寻找,也不断给季栋梁带来启示。他认为,西海固的贫困倘若不是历经“三西”农业建设、“双百”扶贫攻坚、千村扶贫整村推进、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国家扶贫战略大力推进,西海固要与全国其它地区同步迈入小康社会那是没有可能的。

对于季栋梁而言,回归故土的写作,给他的文学创作同样带来新的启示。“回归与离开一样,都涌动着一种激情,然而,要在还乡的过程中写出东西来,那就需要保持一种冷静的清醒的状态,这样才能让你的讲述更加准确,更加深厚。”

季栋梁说:“故乡是用来回的。乡愁在任何一个年龄段都有,只不过在别的年龄段,乡愁呈现出模糊朦胧的状态,而随着年龄增长,乡愁就呈现得非常清晰。”他说,自己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清晰地意识到,“归去”甚至更急迫了。


《西海固笔记》节选:

小管从北京过来,第一次到宁夏,我准备陪他去沙坡头、沙湖、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西部影城。小管却说不去,就去你们的西海固,我们往深里走,往西海固的褶皱里走,去纯粹的基层民间……

上了一道山岭,才发现岭下是一条刀砍斧劈一样的大沟,路上断的。大沟就像倒下去的一棵树,生出许多沟沟岔岔就像树的纷乱的枝桠,龙蛇一样在大地上游走。小管站在沟沿上,放开声嗓嗷嗷啊啊的吼叫,声音在枝枝桠桠的沟岔里游走,回声就像有无数个人跟着他吼叫。

小时候我们经常站在沟沿上这样嗷嗷啊啊的吼叫,听自己的声音在沟沟岔岔中游走,那沟岔就是立体声扩声筒,你的声音会被放大无数倍,每条沟都会重复你的声音,传得极远极远,你一遍一遍嗷嗷啊啊的吼叫,声音就接续上了,枝枝桠桠的沟岔里便全是你的声音了,那可真是惬意。

沟壑的崖壁上潜伏一种叫“崖(nai)娃娃”的小精灵,传说这崖娃娃是生活在天堂的小仙女,王母娘娘让她们一年一度轮流下到凡间来观看世相百态。王母娘娘怕小仙女定力不足,留恋凡间红尘中男耕女织生活而私配姻缘,只许仙女呆在千山万壑的崖缝里。她们在崖缝里会学人说话,人们却见不到她们。倘若被人无意中发现——挖崖取土或遇山洪她们就会暴露——她们就会变成拳头大小的圆圆土球,颜色比黄土要白,但坚硬如石,中间是空的,拿在手里对着喊,听不到任何回声,埋到土里对着喊,沟岔里立时就有了回声。这不是传说,崖娃娃确实存在,我是见过的,想来应该是一种回音石吧,但至今没有人研究过。

小管站在沟沿上一遍一遍的吼,听着自己的声音在沟里游走,忽然沟里冒上来一个老汉,说叫我?小管忙说没、没叫您呀。老汉说那你叫谁,这山野里还有人?小管给问住了,说我没叫谁。老汉说不叫人你乱吼个啥么,害得人从沟里爬上来,你当爬沟松活呀,人睡得好好的。小管嘿嘿一笑,给他一瓶矿泉水。老汉说找不着路了?小管说找得着。老汉说没事别这么乱吼,心慌了你就唱,唱起来解心慌。小管说你会唱吗?老汉却不回答,又下沟去了。

一个姑娘抱着孩子走着,鲜红的夹克衫,浅蓝色牛仔裤,白色的旅游鞋,听到车声,她回头看看,往路边躲去。小管早早就放慢了车速,这样到了姑娘身边,土尘就落差不多了。小管停下车问你去哪里?姑娘说大山,前面就拐弯了。小管说上来我送你去。姑娘说你们也去大山,你们是谁家的亲戚?我说没亲戚。小姑娘说不麻烦你们咧,走着能去,也不远。小管说这么热的天,上来吧。我拉开车门,姑娘上了车,小管问抱的弟弟。姑娘一笑说是儿子。小管说你有儿子了,几岁了?姑娘说7个月。小管说你多大了?姑娘说18了。小管说这么小就结婚了?姑娘说我们这里十六七嫁人的多哩。我说咋没进城打工?姑娘说回来生娃了,我男人在城里打工,油漆工,搞粉刷的。小孩子哭起来,姑娘给小孩喂水,小孩子不喝,小管说我看娃是饿了,你给喂点奶。姑娘说隔奶哩。小管说才七个月,你就断奶?姑娘说我给他泡点馍吃,小管说冲点奶粉喝吧。姑娘笑笑说他哪有吃奶粉的命,吃上饭了,没事。小管说,你就自己多奶上些天,孩子才7个月呢。姑娘说那误光阴哩,人家都在城里揽钱哩。

到了小姑娘家,一位搭着黑色盖头的女子端坐在那门洞里,眯着眼睛在做针线,从发间划过的针在阳光中发出一道亮光。大门门楼子两边有两方四方四正的砖雕,房屋面墙上有青灰色的砖雕古朴的图案,一块是“耕读人家”,一块是“书香门第”。

峁顶上有红旗高高飘扬,那无疑是一所学校了,校园倒挺大,有四排教室,很安静,只是院墙倒塌了,只留下几堵残墙。山野很清静,很远的就听到咿呀读书声。到了学校门口,见校门外卧着好几只狗,它们并不扑向我们,就那么卧着,我们向着校园里走,它们纷纷起身,夹着尾巴向远处散去,丢下几声吠叫。我知道它们都是随着学生而来的狗,学生放学它们将跟随学生回家。它们就像一个送学生上学接学生回家的家长。远离了村庄,它们就失势了,因此才这样的低调。倘若它们是在本村,这么多狗聚在一起,那可不是好惹的,我们只能坐在车上不敢下来的。

走进校园,一位老师走出来,冲我们笑笑说你们是记者?我摇摇头说不是。我问他有多少学生?他说19个,问我们是不是来扶贫济困资助学生的,我们的学生都让人资助了。

小管说从规模上看这所学校学生应该在百名左右。校长说学生最多的时候有200多哩,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跟随父母进城了,估摸再过两三年学校就撤了,没学生了。

出了校园门,小管说学校还是建的挺漂亮的。

我说西海固乡村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和清真寺。

村子有六七户人家,多数门都闭着。经过一家开着的大门,扑出一只狗来,扑得挺凶。一个女人扑出来挥着一截树枝拦狗,说屋里没人,都在城里哩。女人说这狗么以前也不这么凶,人都走光了,见个生人稀欠的亲热噻。

女人说喝水吗?我说车上带着水。女人噢了一声。我说没进城打工?女人说开春应时应节地下了几场雨,想着旱了几年了,该给一年好收成了,谁知老天爷把人谎下了,一把薄庄稼把人绊住了,不是的话也在城里哩。

一老婆婆倚门望着我们,说进屋喝口水吧。

院心一棵树下,有一块磨盘大的红砂石,上面有一堆磨得光滑的野桃胡胡,全是圆丢丢的。红砂石已经磨出了一个大坑,我想到滴水穿石。有串成手链,项链,脚链和门帘,在景区常见的那种。我拿了一串手链问多少钱,婆婆说五毛钱。在景区一副要价十块,搞价几块也能买到。我说能卖出去吗?她说有人专门来门上收,两个孙子放假了,也拿到须弥山上去卖,卖几个算几个。旁边堆着一堆更小胡胡,婆婆说那是沙枣胡胡,不用打磨,但难串,费手。

婆婆冲窑里喊:你给我偷懒,得啾,得啾。

就听得窑里訇訇訇的声音闷闷的传来。我往窑洞里看看,婆婆说磨面哩,石头磨。以前庄子上有电磨子哩,现在人走光了,电磨子就卖了。电磨子磨的面白,镇上有电磨子,可老了么,人背驴驮的去一趟难怅得,这磨多少年没用了,磨齿老了么,现在连石匠也没了,得多磨几遍。

婆婆说我给你们端水喝。我说刚喝过。

出门的时候,婆婆各样送我们几串,怕我们不要,婆婆嘻嘻一笑说不值钱,日子也不靠这,打发光阴哩,日子长拖拖的,改(解)心慌。

坡上一个女人正从窖里上打水。我们走过去。女人说喝水吗?女人打水用的是汽车轮胎做成的橡皮桶,叫篼子。她打上一篼子水,把水篼子递给我们说喝吧。水上漂着羊粪豆儿,女人一把捞起甩了。窖里收的是雨水,水从山洼里流下来,哪能没羊粪豆,牛粪驴粪都有的。小管说我们不渴,车上带水哩。女人笑笑,把水灌进驴背上两个大铁桶里。我说今年收上水了吗?女人说前些日子下过一场雨,收满了,再不给水拉长工了。

(0)

相关推荐

  • 师耀彩 || 元宵节逢全国脱贫攻坚总结大会感怀(新韵.外五首)

    元宵节逢全国脱贫攻坚总结大会感怀(新韵.外五首) 艳阳天 冰轮十五耀苍穹,火树银花不夜城. 盏盏红灯迎笑脸,条条彩带表豪情. 脱贫致富传捷报,聚会英模展喜功. 万众同欢歌盛世,党恩浩荡幸福浓. 看全国 ...

  • 【图说扶贫故事--淅川脱贫档案18】凤凰追梦脱贫路

    本文节选自<石榴红了-淅川脱贫档案>,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摄影/赵新敏 ,文/田野. 2010年4月4日,河南省淅川县大石桥乡横沟村五组村容村貌,村里只有一条3,5米宽,1,8公里的水泥 ...

  • 【河南·叶县】兰振杰丨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   作者/兰振杰     坚 攻坚 补短板 干群共参 责任大如天 精扶贫莫嫌偏 脱贫攻坚千均担 勿忘初心奋勇争先 扶弱脱贫千家送温暖 党旗蓝天飘红日照心间 勤劳致富求实有理念 硝烟远去还需奋 ...

  • 联赞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十大楷模

    赞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黑龙江肇源 邵兵 赞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同志 相互支持,翻越崇山,脱贫奋力开天路: 共同发展,追求远梦,擎帜向前奔小康. 赞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白晶莹同志 志在兴安,汗水晶 ...

  • 《山海情》带火的脱贫示范镇

    p01 p02 p03 <山海情>带火的脱贫示范镇 图文/华希良 一部热播的电视"扶贫剧"--<山海情>,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引导下, ...

  • 致劳模---观看电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一 劳模齐聚大会堂 人人爱戴受表彰 脱贫致富国昌盛 中华扬帆乘风破浪 二 胸前红花闪闪亮 劳模美德传四方 中华儿女奋起追梦 劳模为我们树榜样 王衍福  农历2021年正月十五日稿

  • 这个令人瞩目的奇迹,发生在中国!

    人民资讯   发布时间:02-2509:39   人民网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历时8年, 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我国决战脱贫攻 ...

  • 【图说扶贫故事--淅川脱贫档案14】银杏树沟的脱贫之路

    本文节选自<石榴红了-淅川脱贫档案>,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摄影/耿亚伟.王洪连 文/田野.耿亚伟.今天以文字为主,详细图说故事,请关注明天公众号. 2018年8月10日.银杏树沟村就像一 ...

  • 10人当选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致敬!

    10人当选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致敬! 环球网 (来源:@央视新闻) 02-25 11:02 据@央视新闻:10人当选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致敬!

  • 【诗词】贺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央视网消息: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11月23日,贵州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不仅标志着贵州省66个贫困县实现整体脱贫,这也标志 ...

  •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现场,这一幕感人!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现场,这一幕感人!

  • 扶贫﹃定制﹄甩﹃穷帽﹄

    西峡县西坪镇牧牛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小楼林立,设施完善.靳义学摄□本报记者张学文孟向东刘红涛刁良梓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连接了贫困群众的致富梦:一排排新建的房屋让贫困户告别往日危房,脸上 ...

  • 脱贫,一个都不能少

    (央视财经<对话>)2020年是国家脱贫攻坚战的决战之年和收官之年,10月17日迎来了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就在这一天,全国脱贫攻坚奖隆重揭晓. 本期<对话>节目的现场,请到了几位 ...

  • ​辉煌时刻——观看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有感

    辉煌时刻 --观看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有感 李逍 脱贫攻坚若许年,多少男儿冲一线? 吃住在村同甘苦,出谋划策改容颜. 雨横风狂何所惧,关山难越奋力越. 更喜巾帼胜须眉,走贫问苦山水间. 白日不畏脏 ...

  • ​这个令人瞩目的奇迹,发生在中国

    历时8年, 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占世界近1/5人口的大国,彻底摆脱绝对贫困, 这在人类 ...

  • 王宝发丨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赞

    出品:桃花源间文学社 约稿:七秒 编辑:林淞月

  • 8月扶贫宣传材料

    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是党中央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有力抓手."扶贫先扶智"是新时期对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论断之一,让贫困地区的孩 ...